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指导发展实践的科学思想。面临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天然产物产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从而实现天然产物产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然产物分离》2004,2(6):21-22
天然产物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现阶段主要是对天然绿色植物有效成份的提取,并将提取物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发展天然产物产业,既可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又可出口创汇、拓展国际市场,还可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有力地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迎来2006年的时候,《天然产物分离》杂志与您一起进入了发刊的第四年。在此,我们向编委、作者、读者和为天然产物产业发展共同奋斗的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况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展“十一五”天然产物产业发展宏图。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的国情出发、介绍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茶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天然产物分离》2003,1(1):25-25
为进一步推动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促进天然产物产业的发展,成都市政府2003年8月7日在蒲江县召开成都天然产物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赫康理副市长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蒲江县、金堂县、彭州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有关高校、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关注的是资源减量,循环及再利用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指出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角下县域循环经济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在空间上,就是要转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本文在分析国外三大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域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大力发展区域中循环经济模式,即县域循环经济模式,并指出产业协同是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核心,最后探讨了政府在县域循环经济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是基础性的产业,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三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能够使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化的经济发展形式,能够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有机结合,对于工业、农业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崔冬梅  肖春梅 《北京农业》2011,(15):236-237
在界定循环经济模式和县域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以呼图壁县作为新疆农业县的典型,通过分析该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呼图壁县的产业特点,构建了县域循环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设计了以棉花种植加工和以生物质能源开发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且提出了实现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粪尿污染。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福建省一些养殖企业,尤其是大型养殖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畜牧业利用循环经济的有效 模式,这些模式充分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点粪成金,变废为宝。这些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使企业成为领头羊,也推进了畜禽产业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之前,福建省生猪不能自给,2000年调入生猪300万头,  相似文献   

11.
在天然产物分离工程中,蒸馏过程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的基本单元。由于天然产物中活性物质的特殊性,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温及较长时间加热易导致目标成分活性的降低和变异等,分离技术必须要满足产物的收率、纯度、有效性和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传统的常规蒸馏技术在部分天然产物分离中已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 MD)技术作为一种对高沸点、热敏性物料进行有效分离的手段,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Hickman博士发明,在60年代为浓缩鱼肝油中维生素A的需要而采用这一技术,得到了规模化的工业应用;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天然产品的风行,天然产物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推动了分子蒸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新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并成为现代天然产物分离工程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2.
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农业循环经济构建思路和方法,依据农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通过研究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农业现状,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县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林牧渔复合生态模式、花卉生产-加工-流通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和旅游业、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释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以及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共生组合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因条件差异,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显著不同,只有在观念更新、制度完善、科技水平提高、生产方式改革、消费方式转变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寻找到适合各农村地区自身发展要求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研,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分为农业副产物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复合型模式、农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链模式、农村生态家园模式和多产业结合循环农业园区模式5种类型,共包括14种模式。并根据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农业资源投入条件和资源循环利用条件4类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湖北省划分为4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武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平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东西边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在不同的区块内,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不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期分区指导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撑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传统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和转换。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的全局统筹,整体协调的规划。随着十八大的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让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的方向,农业生产走向了现代化、生态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本文从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出发,具体的分析了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为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我国农业的综合发展实力,更好的发挥基础产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首先通过对四川省水果产业的循环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出现阶段全省最主要的4种循环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水果产业循环模式;以畜牧业为核心的水果种养循环模式;以林果种植为中心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其次,基于629份水果种植农户样本数据,运用组间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四川省水果产业在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农户对循环经济的认知不足,政府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循环农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建议:加强循环经济模式的宣传和培训,加大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农业循环技术转化与推广,完善农业循环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以建设循环型农牧业产业为核心,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开展并加强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市场体系建设。总结和借鉴区内外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归纳出农牧业循环经济研究方向及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水乳交融,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条件.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的实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主要有农家乐型、乡村休闲园型、观光农园型、采摘果园型、产品加工型、景区依托型、综合型等.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模式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胤  王征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41-4441,4443
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型产业,没有良好的景区环境就没有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就景区环境受污染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在景区中实现循环经济管理,阐述循环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第一产业,农业有着良好的 发展前景,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正在逐步改善农业的发展条件,特别是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为区域 农业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文章就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区域农业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提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