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的低温等离子体试验装置及反应器,进行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柴油机排气中颗粒物的模拟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可有效分解柴油机排气中的颗粒物.并且相关的化学反应主要集中在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通道之中,颗粒物的分解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介质阻挡放电所生成的低温等离子体使排气中的NO转化为NO2,但不能减少排气中NOx的总量.在同等能量密度下,排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增加使低温等离子体转化排气中HC、NO的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处理柴油机氮氧化物和颗粒的低温等离子体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娟娟  蔡忆昔  孙平 《农机化研究》2004,(4):231-232,235
柴油机氮氧化物和碳烟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涌现,为解决柴油机NOx和碳烟排放问题指出了一条新路。为此,重点阐述了运用于柴油机上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原理;比较分析了几种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主要是电极的布置;提出了两种新的电极布置方法;设计了无声放电运用于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处理的实验流程。  相似文献   

3.
La2Cu1-xFexO4催化去除柴油机NOx和PM排放台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采取后处理技术同时去除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2Cu1-xFexO4系列催化剂,运用XRD、NO-TPD及H2-TP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对催化剂进行模拟活性评价,结果表明La2Cu0.7Fe0.3O4具有同时去除PM-NO的反应活性。将La2Cu0.7Fe0.3O4制备成催化器进行发动机稳态工况的台架试验,并采取后喷的燃油喷射方式,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工况时能去除NOx和氧化再生PM,当主喷与后喷间隔角为70°CA时后喷燃油能生成大量具有还原性的HC,提高了对NOx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在低温条件下辅助SCR降低柴油机NO_X排放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设计搭建了NTP-NH_3-SCR复合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3个气体分析仪对NTP,NH_3-SCR系统、NTP-NH_3-SCR复合系统的净化效率进行独立测算,得到了3种净化系统对NO_X净化效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结果显示,在低于250℃的低温条件下,SCR对NO_X的净化效率较低,但在NTP的辅助下,能把NO_X净化效率从不高于40%提高到60%以上,且温度越低,NTP的加入对SCR降低柴油机NO_X的净化效率提高越明显。根据电晕放电理论,分析了NO_X流经NTP时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工况下,NTP预氧化NO对SCR减少柴油机NO_X排放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转化柴油机NOX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排气中的气体成分以及等离子体的放电能量,放电过程直接影响气体分子的电子冲击分裂.为此,分析了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柴油机NOX排放可能发生的转化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研究了放电电压、放电频率与放电功率、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处理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功率是等离子体处理氮氧化物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S195柴油机排放试验辽宁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安鸿远内燃机排出的废气,含有一定量的CO、CO2、HC和N0:,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制定内燃机排放方面的法规,对内燃机排放进行监测、控制,势在必行。我国目前限制柴油机排放的指标是比排放量。因...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台架试验中综合指标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正交试验中多指标分析法,建立了柴油机综合性能指标并阐述了其在试验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以深入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Ox排放过程中的反应机理。文中以Matlab软件作为辅助工具求解微分方程组,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在试验系统上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由此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基本可靠,最后还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柴油机的排放物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净化柴油机尾气,效果良好。通过实验得出结果的趋势与机理实验基本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0.
11.
柴油机SCR后处理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Ⅳ/Ⅴ柴油机采用SCR后处理技术相比其它技术有更多优势。为开发NH3-SCR后处理系统控制策略,采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应用状态机理论设计SCR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并在Matlab平台中进行仿真测试,然后通过台架试验对建立的原机排放预估模型、催化器内部氨氮反应当量比计算模型和NH3目标覆盖度预估模型进行测试和标定,最后完成催化器载体瞬态温变滞后修正算法和瞬态工况NH3泄漏控制策略。设计的SCR控制系统瞬态工况的鲁棒性好,NOx转化率控制在60%左右,NH3泄漏平均值控制在1.0×10 -5 以下。将基于本系统控制策略的计量控制单元(DCU)应用到目标发动机,ESC和ETC试验测试的NOx比排放分别为3.01g/(kW·h)和3.15g/(kW·h),满足国Ⅳ标准。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的四效催化技术被认为是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结构设计和催化剂开发两方面介绍了四效催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在四效催化净化上提出新的方案,最后,分析了四效催化器技术的难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柴油机电子泵喷嘴的实验装置及微机控制系统,并分别对电子泵喷嘴系统及喷油泵-油管-喷嘴系统的喷油压力及喷油规律进行了测量及对比,实验结果证实电子泵喷嘴与泵油管-喷嘴系统相比,在提高喷油压力及优化喷油规律等方面具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低温放电处理的微粒热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试验为基础,对低温放电处理后柴油机微粒的热重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静电学理论设计了用来捕集柴油机微粒的低温放电反应器,并搭建了对比分析的试验台架。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柴油机微粒中可溶性有机物质和固体碳颗粒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低温放电反应可使微粒上可溶性有机成分发生不完全的化学反应。低温放电电压的变化是影响柴油机微粒中各成分含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低温放电反应器对微粒的捕集效率有所提高,柴油机微粒中可溶性有机成分的含量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制开发了新一代强化集成型微车用XTD469Q型电控四气门汽油机,阐述了该机型设计的结构特点和研发技术,并对样机进行了台架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XTD469Q型汽油机总体结构的集成强化型设计技术,以及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正时传动系统的研发技术,保证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而对换气系统和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采用机外净化技术,使该机的排放指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和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硬件系统,进行了台架测试,总结剖析了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所有问题得以解决,达到了测试目的,也为以后的变速器台架测试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作为我国农村主要动力的195型柴油机(涡流室式,缸径×冲程=95mm×115mm)直喷化改造过程中应用浅W型燃烧系统的研究结果,并以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寻求出油、气、室三要素的优化匹配方案,从而为同类型的小缸径柴油机直喷化改造奠定了基础。该研究目前已达到231g/kW·h的国家节能级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