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内江地区栽培的朝天椒品种,对新引进的6个朝天椒品种开展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38单生朝天椒综合表现最好,鲜椒产量为1646.16 kg/667 m2,比紫色朝天椒(CK)增产6.64%;对病毒病、枯萎病抗性中等,抗倒性、抗旱性强,适宜在内江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7,(11):50-52
广西朝天椒栽培历史悠久,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孕育出优质的朝天椒,其中广西天等县指天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除鲜食以外,朝天椒产业链延长,朝天椒加工品发展迅速,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经济效益显著;加之易种好管、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能贮运,深受农民及种植户欢迎。为提高广西朝天椒栽培品质及产量,促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笔者介绍了朝天椒生长习性及标准化栽培的播期选择、育苗、定植、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为朝天椒的高效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柘城县朝天椒常年种植面积2.7万hm2(40.5万亩)以上,是全国朝天椒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朝天椒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椒农创造出许多间作套种栽培模式。2009年以来,随着无公害三樱椒产业化开发的项目实施,朝天椒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特别是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  相似文献   

4.
朝天椒与西甜瓜的间作套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柘城县朝天椒常年种植面积2.7 万hm2(40.5 万亩)以上,是全国朝天椒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朝天椒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椒农创造出许多间作套种栽培模式。2009 年以来,随着无公害三樱椒产业化开发的项目实施,朝天椒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特别是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每667 m2 西瓜产量3 000 kg(或甜瓜2 500 kg)、朝天椒产量350 kg,产值近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现代农业,降低连作障碍风险,提高朝天椒产量和品质,促进当地辣椒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对南阳当地朝天椒—紫云英生产栽培模式的栽培管理进行集成和总结,对朝天椒在河南乃至全国主产区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朝天椒在鱼台县栽培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农业部门的具体技术指导下,我县朝天椒在栽培面积、产量、种植效益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目前,我县的朝天椒作为色素提取的优良天然植物产品畅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但随着朝天椒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多年连作,朝天椒炭疽病危害日益加重,部分田块发病率达到42.8%,由于该病造成椒果显著减产,个别地块甚至提前拔园。为了进一步筛选出在本  相似文献   

7.
胡霞  刘素君 《长江蔬菜》2012,(15):13-15
四川大面积种植的朝天椒品种主要有七星椒、天宇三号、天宇五号、圣火朝天椒、三樱椒、柘椒一号。潜力品种有金香二号、朱嫣、天升、绿宝天仙、宛椒206和世农朝天椒。因四川地区早春温度低且不稳定,早播朝天椒应尽可能采用中小棚栽培。  相似文献   

8.
簇生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增加小麦、簇生朝天椒的产量及效益,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能,根据多年栽培和生产经验,通过对小麦、簇生朝天椒品种选择,套种模式,肥水科学调控,优化田间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集约化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一套"簇生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体系,以期解决农户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该项栽培技术适用于我国黄淮海小麦、辣椒栽培区。  相似文献   

9.
朝天椒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河南安阳、四川内江、贵州遵义等地区广泛栽培。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朝天椒的病虫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三个主要生长期,概述了朝天椒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为朝天椒的植保管理提供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朝天椒品种习性,利用品种选择、水肥管理、枝条修剪等技术,采用2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与手段,使得朝天椒在温室中能够进行多年生栽培,以提高辣椒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4个类型的8个辣椒品种为试材,分析了辣椒种子发芽期耐盐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均能区分不同辣椒品种的耐盐性,并且均与综合评价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不同辣椒品种种子发芽期的耐盐性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尖椒>朝天椒≈线椒>甜椒。  相似文献   

12.
河南地区朝天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河南地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以12个朝天椒品种为试材,对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辣椒素含量和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田千斤、红焰五号、尚椒536、天丽243、许神玫5个品种综合表现优于对照DM-6,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辣椒素含量较高,产量高。另外,尚椒536、大众910的辣椒素含量很高,在3.0 mg/g以上,比较适合作加工型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3.
路鑫 《蔬菜》2020,(1):73-76
为了筛选更适合三亚地区栽培的鲜食朝天椒品种,对7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经过综合分析,飞艳在生育期内适应性、抗性、植物学性状、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参试品种,产量表现极显著,667 m^2产量达2 014.3 kg,比艳红(CK)增产22.6%,为中晚熟鲜食大果朝天椒,适宜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大棚不同地膜栽培对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棚内进行不同地膜,研究了大棚内麻地膜覆盖对辣椒、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麻地膜覆盖栽培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辣椒、黄瓜产量。麻地膜覆盖栽培辣椒、黄瓜比聚乙烯农用黑膜增产5.2%、14.5%,比CK(不覆盖)增产24.7%、23.0%,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涂膜处理对青椒采后品质及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保鲜膜液浸涂青椒果实,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延缓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膜(2.0%海藻酸钠,0.15%魔芋精粉,0.70%CMC,0.10%CaCl2,1-MCP添加量0.0018%)配方涂膜处理青椒,在室温(20±5)℃贮藏,保鲜效果明显,在防腐、保质量、抑制呼吸作用和保护营养物质等方面作用明显,且能有效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水解酶(PE)活性,减缓不溶性果胶分解为水溶性果胶,不溶性果胶与水溶性果胶相交点比对照组延迟近7d,防止果实软化;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起到了防衰保绿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钟秋月  龙洪进  桂敏  杜磊  张芮豪 《园艺学报》2016,43(Z2):2749-2750
‘云朝天椒117’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33-6-15-4-G2A为母本,恢复系0314978为父本育成的单生朝天椒新品种。果实指形,果面光滑有光泽,青熟果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由橙红色转为鲜红色。果长8.5 cm,果宽0.9 cm,鲜红果单果质量3.5 g,总产量22.5 t ? hm-2。果实味辣、质脆,品质好,耐贮运。高抗病毒病,抗炭疽病,抗逆性较强。适宜露地栽培,宜采鲜红椒上市。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建立健全地膜回收体系,对春季设施栽培辣椒不同地膜覆盖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强化膜有明显的增温作用,可促进辣椒生长和增产,较普通地膜增产5%,且易于回收,研究结果为强化膜在镇江新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秋、冬茬日光温室栽培的辣椒品种“航椒5号”为试材,研究了EVA高保温温室膜、EVA多功能日光温室膜和EVA减雾流滴耐老化膜对北方秋、冬茬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VA减雾流滴耐老化膜较EVA多功能日光温室膜和EVA高保温温室膜气温和地温日变化幅度小,保湿性强,透光率高.总体看来EVA减雾流滴耐老化膜更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彩椒坐果率和降低畸形果率,以彩椒品种世季红为试材,研究3种配方保花保果剂对彩椒产量、坐果数和商品果率的影响,并在低温弱光照、亚适温弱光照和高温条件下比较最优配方在朝天椒、线椒和牛角椒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配方P_2(A液:复硝酚钠0.03 g·m L~(-1),B液:赤霉素0.10 g·m L~(-1)、2,4-D钠盐0.01 g·m L~(-1)、萘乙酸钠盐0.10g·m L~(-1))对彩椒保花保果效果最佳,小区产量、坐果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商品果率和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逆境条件下不同类型辣椒喷施配方P_2后,小区产量和坐果数均显著提高,商品果率和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上,配方P_2能解决甜(辣)椒畸形果率与坐果率的矛盾且稳定性好,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在不同逆境下均可应用配方P_2进行保花保果。  相似文献   

20.
博辣天玉是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和湖南兴蔬种业有限公司以朝1F2-3-2-3-1为母本,CJ13-9为父本配制的一代单生朝天椒杂交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果长8.5 cm左右,果宽1.1 cm左右,青果绿色,成熟果鲜红色。一般667 m^2产量1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