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融资方式,并成为一种更加多样化以及更具包容性和可靠性的融资方式。基于2011—2021年农业上市公司数据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异质性检验,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农业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农业上市公司信贷可得性作为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内生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具有改善作用的结果较为稳健。另外,数字金融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存在异质性,即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越显著。最后,提出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其融资难困境也日益凸显。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着手,分析造成融资困境的内因和外因,最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这对真正释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新型农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但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山东省莒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难、金融服务供求不匹配、融资渠道狭窄、普惠性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莒县应拓宽抵质押物和担保范围、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和信贷产品、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普惠性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简化政策性担保贷款手续等。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力量是以家庭农场、 农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国家出台了系列惠农政策,目的是促进新型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然而,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整个金融市场的最末端,且现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成熟稳固等原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仍然较为严重.互联网融资的新模式与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5.
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风险大及稳定性低等难题,基于全国9省(自治区)1 02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新农主体经济韧性,并对数字金融的普惠效应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新农主体经济韧性普遍较弱,不同类型新农主体经济韧性存在显著差异。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纵向多元化经营和融资稳定性赋能新农主体经济韧性的同时,也会提升横向多元化经营水平,负能新农主体经济韧性。3)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经营类型新农主体经济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新农主体经营规模跨越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农主体经济韧性的“赋能”作用将明显降低。因此,在提升新农主体经济韧性过程中,本研究建议应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准确定位数字普惠金融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6.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成为贵州省发展现代化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主力军。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表现出的新融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融资约束成为制约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因而,从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出发,立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层面,对融资存在的诸如融资信用资源禀赋不足、贷款门槛相对较高、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探讨。基于上述问题,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涉农金融机构构建服务体系、政府营造良好环境3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缓解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约束问题,助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发展,我国新型农业主体也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造成了较大的困难。而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本文将以广西为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融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而产生,在现代农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数量少等外部条件,以及其自身发展规模小、效益不佳、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尤其在融资方面,已陷入困境,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该研究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金融支持困境.通过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是关键动力.目前,浙江省出台了相关金融政策、金融服务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但存在金融支持政策不完善、融资贷款缺乏足值抵押物、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农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要从完善金融支农政策、创新农村金融、提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人才、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建立农业金融综合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入手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身、金融机构及政府3方面分析当前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提出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与体系构建,有效发挥政府、金融、民间3方面力量,建立政策金融、商业金融以及合作金融3个部门分工协作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使得充裕民资供给能与农业发展融资需求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根本上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合肥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72-137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客观需要,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则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所在。从合肥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金融支持模式的实践状况及其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水平、加大金融信贷支撑力度、加快金融支持服务方式及产品创新、倡导多元融资路径、优化农村金融支撑环境、理顺金融支撑保障机制等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其他城市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存在着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资源需求结构性不匹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和正规信贷支农力度不够2个方面;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特征,提出了“保险+期货”和“产业链贷款+信用村建设”2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新模式;其中,“保险+期货”模式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十分依赖(尤其是成熟期的主体依赖程度最高)的金融支持模式,而“产业链贷款+信用村建设”模式对于初创及成长时期的主体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各地精准扶贫的实践已经证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重要载体,对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信用不足是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制约扶贫带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模式的梳理和比较,客观分析了以政府主导的融资增信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通不同融资增信模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增信统筹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焦作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新型职业农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匮乏、经营利润低下等问题,必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固土地承包经营权,因地制宜构建符合焦作农业自身特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