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全国各地农村积极开展环境治理。通过对江苏省 96个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存在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人才短缺等问题。从环境治理模式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治理模式并未得到有效实践,政府和村干部仍是农村社区环境治理的主要主体,社会力量、村民和企业参与度不高。因此,应加大对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社区的政策支持,同时通过重塑农村社区共同体、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农村环境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协会主导型3种基本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及其特征,精选出汉中纤毫、越乡龙井、阳澄湖大闸蟹3个代表性案例,从"过程-结构"视角出发,阶段性分析了模式结构、运行机理及其优势和局限。结果表明:既定的政策制度、组织结构、主体诉求决定了模式的选择;结构要素影响了模式的动力机制并呈现差异化特征;各模式均存在功能性和局限性,对模式优劣的评价不能脱离特定的情境和场域。基于此,针对政府"元治理"、企业市场私有化、行业协会号召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政府须摒弃单一主体的建设模式、企业间形成互信契约规则及条件、行业协会加强推进组织联动和协同的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信息服务不同提供主体(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的博弈模型基础上,分析不同组合的信息服务成本,提出政府应成为科技兴贸信息服务提供的核心主体,行业组织要配合政府来加强信息提供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佳雨  贾伟强 《江西农业学报》2021,33(3):119-125,132
梳理了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协会主导型3种基本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及其特征,精选出汉中纤毫、越乡龙井、阳澄湖大闸蟹3个代表性案例,从"过程-结构"视角出发,阶段性分析了模式结构、运行机理及其优势和局限.结果表明:既定的政策制度、组织结构、主体诉求决定了模式的选择;结构要素影响了模式的动力机制并呈现差异化特征;各模式均存在功能性和局限性,对模式优劣的评价不能脱离特定的情境和场域.基于此,针对政府"元治理"、企业市场私有化、行业协会号召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政府须摒弃单一主体的建设模式、企业间形成互信契约规则及条件、行业协会加强推进组织联动和协同的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否是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的关键.作者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入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强政府”和“弱农民”的问题,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应以农民为主体,并提出了保证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厘清目前城市生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鲜产品冷链配送平台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DBO模式的城市生鲜产品冷链配送平台建设、基于BOO模式的社区电子菜箱服务,并探讨了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研究表明,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鲜产品冷链配送平台建设和服务,可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减轻政府投资压力,缓解城市交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以期为城市农产品冷链配送中政府与企业、第三方组织的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丁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5):3112-3114,3117
论述了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分别作为新农村道德建设的领导主体、辅助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特征,表明3类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责权划分和承担的道德建设责任必须以尊重和挖掘各自的特性为前提,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整体协同,保障新农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或者农民等某一个主体的力量去推动,是不现实的,需要构建多元主体互动的协同机制。既有农村内源性主体的打造和开发,也离不开外援性主体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引导主体的正确引领,形成内外联动、协同并进的格局。各主体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良好的互动,也需要构造一定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经济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构建环境经济的协同机制,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分析了环境经济协同的主体和作用领域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系统论、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视域,构建了五个相互依存的机制体系:"环境优先"的协同目标与综合性的协同手段体系之间的双向反馈调节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社会组织服务"的协同主体作用机制;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不同主体间、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农村城镇化、重点地区、关键产业和农村空间等协同重点领域的互推共促机制;以及达到协同目标、协同手段、协同主体和协同领域共同促进的组织管理机制。对新农村建设而言,研究阐明了环境经济协同机制具有理论的多维性和实践的适用性,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动态和有序协同。  相似文献   

10.
政府、企业、农户等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湘西州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必然和可行的选择.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提出了湘西州农产品区域品牌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模式框架,厘清了多元主体协同共建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责任,构建了促进多元主体有效协同共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机制,以期实现湘西州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目前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合理布局森林康养基地,充分利用及开发森林康养资源,实现供需有效对接,促进森林康养产业有序高效发展提供指导。  方法  以浙江省“中国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森林氧吧”“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和“浙江省森林氧吧”共计134处森林康养品牌资源为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布局的自然及社会人文因素。  结果  浙江省内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整体为凝聚型,集聚趋势明显;市域层面来看,湖州市、丽水市、台州市及温州市为均匀型,杭州市、衢州市、金华市及绍兴市为凝聚型。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在各地级市内的分布并不均衡,根据各地级市所拥有的数量不同可划分为4个梯队,各梯队间存在较大差异。核密度分析发现:不同区域内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以湖州市安吉县为主的大核区,湖州市长兴县、杭州市桐庐县、丽水市龙泉市为主的次核区以及以衢州市江山市、金华市义乌市、绍兴市新昌县为主的小核区;森林康养品牌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受地形、森林覆盖率、水系、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中心城市关联度综合作用影响。  结论  受到自然及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浙江省森林康养品牌资源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各地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异。森林康养资源及产业在开发与建设中,地形、森林覆盖率、水系影响其景观基底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及与中心城市的关联度关乎其经济支撑、市场潜力及可达性。日后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要基于地区资源条件及优势,进一步结合政策支持、市场调查、合理规划、资源整合等,从而实现“全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图5表1参23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缺位和政府越位的问题十分普遍;我国提出的“政府主导”建设口号具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压制了“农民主体”的真正发挥。韩国的经验告知我们,只有真正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当前,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坚持教育农民、发展农民组织,来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体;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转居”居民管理与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市顺义区双丰街道“农转居”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农转居”社区建设经验相对缺乏;二是村、居委会双轨运行时间较长;三是农民在生活理念上真正融入城市需要艰辛历程;四是就业服务是“农转居”社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五是“农转居”拆迁过程等历史问题易引发矛盾,影响“农转居”社区的稳定。今后在村委会、居委会并行期间,应通过成立社区党支部的方式,统一“农转居”社区建设的思想载体;条件成熟后,严格依法选举,及时成立居委会,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促进“农转居”社区居民快速融入城市;积极促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众多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各主体的自身发展、行为实践及相互协作程度,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和力度。本文基于陕西、甘肃、河北等8省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总结归纳我国农技推广各主体的行为实践和经验,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供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得到全面履行,引导和规范了社会化服务、建设了类型多样试验示范基地、探索了效率优先的工作新机制、实现了对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我国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主体探索了延伸式服务、合作式服务、引导式服务、农技综合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技术示范带动服务和托管式技术服务7种模式,教学科研机构创新了科技小院、试验示范站、四体融合、三位一体和技术总承包等5种模式。然而,不同主体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主体活力不足、经营性服务组织能力不强、教学科研主体创新不够、多元化主体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扶持经营性主体发展壮大、推进农科教推一体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协同推广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网站是农业部和国务院其他农产品加工相关部门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和龙头站点,是政府上网工程中有关农产品加工的门户性、标志性网站。网站的宗旨主要是“及时发布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政策法规、国外行业动态和市场信息,提供技术咨询、数据查询和企业名录,通过专家论坛、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等栏目来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为各级政府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为加快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定量评估海南省的康养气候条件并明确其在全国的地位,从气候环境康养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气候条件、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等与气候康养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采用加权指数求和的方法构建气候康养指数,并统计分析了2016—2019年海南省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及长春、北京、杭州、西双版纳等国内23个城市,共41个城市的逐月和四季气候康养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省18个市县1?12月的气候康养指数均排在全国41个城市的前列,尤其是11月到翌年4月,康养气候条件优势明显;(2)春、夏、秋3季:气候康养条件以中部地区的五指山、白沙和琼中最优;冬季:除五指山、白沙外,南部的保亭和三亚康养气候条件最优;(3)总体而言,中部地区的五指山、白沙、琼中康养气候条件最优。  相似文献   

17.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举措,森林康养是国储林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重庆“储备林+森林康养”项目建设现状、资源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活用森林康养土地政策、推进森林康养配套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储备林+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健康中国”重要战略的背景下,森林康养产业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高度战略意义,必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在全新自贸区体系下,促进森林康养产业与自贸区协同发展是实现森林康养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森林康养产业现阶段已有成果,结合自贸区发展新格局,阐释森林康养产业与自贸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康养产业涉及多方位企业矩阵,可以促进多部门协同发展,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通过分析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康养产业,以期为县域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永泰县康养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永泰县的宏观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利于发展康养产业,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对康养产业理解片面、康养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康养配套设施不完善、康养项目缺乏特色、康业产业融合度低、康养人才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正确理解康养内涵、制定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康养配套设施、丰富康养产品组合、促进“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培养康养服务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推进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是深化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赋能型治理视角分析安徽省X村“1+N”互助养老服务站的实践运行特征及路径,加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赋权社会组织为主体、以老年人能力建设为中心,形成政府引领凝聚互助养老建设合力、发挥社会组织外部助力、调动老年人内部活力的方式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协同建构,培养老年人的自助和互助意识,以进一步完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为破解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