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螯螯虾的室内人工育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顾志敏 《水产学报》2003,27(1):32-37
于1996-1998年,在浙北地区,对澳大利亚引进的红螯螯是进行亲虾培育、人工越冬,怀卵孵化,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研究表明,在浙北地区,2.8-4.9g的幼虾经5个月左右的饲养可以达到性成熟并部分怀卵,利用电厂余热水水泥池人工越冬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越冬后亲是在水温20℃以上即开始交配怀卵,怀卵盛期4-6月。红螯螯虾一年可产卵4次,但只有第一、二次怀卵可用于育苗生产,个体一次怀卵量较少,一般为400-500粒,但群体怀卵比率较高。试验还表明,红螯螯虾出膜幼体即呈幼虾状,需依附母体7-10d后才营独立生活并开口摄食外源性饵料,所研制的幼虾Ⅰ号饲料为红螯螯虾室内人工育苗较好的开口饲料。室内人工育苗成活率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2.
陈晓  姜绍贤 《齐鲁渔业》2004,21(6):58-59
淡水红螯螯虾在身体的外形和分节等方面类似于海水龙虾,故称淡水龙虾,成虾体重在50~500克之间。淡水红螯螯虾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部热带地区,适宜生存水温4~32℃,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0~28℃,短期内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l~4℃。生长期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红螯螯虾在厦门地区可以生长繁殖,其繁殖期为5-10月份,盛期出现在6-8月份。每年自然水温上升至26.3-29.3℃时,受精卵孵化至稚虾需42-47天。用塑料编织网作为幼苗隐蔽栖息材料,投喂对虾苗用1-2号配合饲料育效果理想。平均水温为28℃时,由离开母体的稚虾(体长8mm)培育至体长为2-2.5cm的规格种苗,约需25天。在正常情况下,每平方米育苗池,可生产出种苗1,234-1,910尾。  相似文献   

4.
红螯螯虾在厦门地区可以生长繁殖,其繁殖期为5-10月份,盛期出现在6-8月份。每年自然水温上升至26.3-29.3℃时,受精卵孵化至稚虾需42-47天。用塑料编织网作为幼苗隐蔽栖息材料,投喂对虾苗在用1-2号配合饲料育效果理想。平均水温为28℃时,由离开母体的稚虾(体长8mm)培育至体长为2-2.5cm的规格种苗,约需25天。在正常情况下,每平方米育苗池,可生产出种苗1234-1910尾。  相似文献   

5.
红螯螯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成功进行了红螯螯虾的人工繁育生产,掌握了红螯螯虾的亲虾培育、抱卵虾孵化和幼虾培育关键技术.红螯螯虾亲虾适宜在土池中进行稀养方式培育,繁殖亲虾规格宜在60 g/尾以上;水温达20℃以上,红螯螯虾可交配产卵;红螯螯虾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胚胎发育适宜温度20~32℃,孵化时间4~13周,在22~30℃温度...  相似文献   

6.
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其外形似海水中的龙虾,雄性成虾2螯足的前端有一鲜红的膜质斑块,故称红螯螯虾。该虾生存水温为5~42℃.水温20℃以下基本不生长,常见个体50~150g。为摸索红螯螯虾的生长规律,我们于2003年在吴兴区东林镇东明村进行了池塘主养澳洲红螯螯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红螯螯虾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属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地澳大利亚,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易饲养等养殖优势;同时,因其肉味鲜美、富含低胆固醇蛋白质,是目前世界上较名贵的淡水经济虾之一.目前,美国、拉丁美洲、西班牙、南非、东南亚、中国等许多国家引进了此虾,进行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我国于1992年引入该种,先后在广东、湖北、福建、江苏、山东、北京等地试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在繁殖生物学、自然水温育苗、室内工厂化育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随着红螯螯虾养殖业的发展,疾病也逐渐增多.笔者就国内外近几年对红螯螯虾病害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淡水红螯螯虾在身体的外形和分节等方面类似于海水龙虾,故称淡水龙虾,成虾体重在50~500克之间。 淡水红螯螯虾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部热带地区,适宜生存水温4~32℃,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0~28℃,短期内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1~4℃。生  相似文献   

9.
将体质量(70±2.52)g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饲养在60 cm×50 cm×40cm聚乙烯养殖箱中,通过控制降温缓急和改善饲料成分来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初期在21℃~23℃水温中增强体质30 d后,从室温匀速升温至25℃适应8 d,然后进入中温胁迫期和急降组(CJ、GJ),3 d内降温至18℃,此后20 d维持18℃不变;缓降组(CH、GH)7 d内降温至18℃,此后16 d维持18℃不变;最后为低温胁迫期,急降组3 d内由18℃降温至低温6℃,此后7 d维持温度不变;缓降组7 d内由18℃降温至室外低温6℃,此后3 d维持温度不变。常规急降组、常规缓降组增强期(30 d)内投喂常规饲料;强化急降组、强化缓降组在体制增强期投喂抗低温饲料,研究不同降温方式和投喂不同饲料对红螯螯虾在低温胁迫下的摄食、行为及存活率,以寻求有效措施降低养殖生产中低温或寒灾的危害。结果表明,水温低于10℃时,红螯螯虾断螯、卷曲、侧翻;水温低于7℃僵硬、昏迷,水温降至6℃时大规模死亡,6℃为红螯螯虾临界致死低温。死亡时,身体的头胸甲和腹部连接处脱离、水肿,身体...  相似文献   

10.
1991~1992年对澳大利亚北方的热带大型虾红螯螯虾cheraxquadrinarinatus在室内进行了孵化实验。6个玻璃钢水槽放养40~190g的性成熟红螯螯虾10只/m2,雄雌比率1:2,水温保持在28±1℃。1991年采用自然光照,1992年控制光照。采用自然光照,每日光照不是12小时.月产卵率为15%;每日光照有12小时以上,月产卵率在35%以上。由于产卵高峰期在5~7月,故春季放养为时过晚。翌年,将光照由12月的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调节至2月的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且一直持续至7月。红螯螯虾产卵率随光照期的延长而提高,且产卵高峰期提前在3~5月,月产卵率高达50%。5月份以后,即使水温和光照期一直不变,产卵率将直线下降。所产卵数与雌虾个体规格呈正相关。40~190g的雌虾平均产仔虾7.3只/克体重,卵色用于预测卵的发育期。  相似文献   

11.
红螫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venmartens)属拟螯虾科,光壳虾属,俗称淡水龙虾。原生长于澳大利亚北部,为热带淡水虾类。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其有别于其它螫虾的最大特征是头胸甲前部有4条隆脊,2条位于额剑突侧沿,2条位于左右眼眶后缘。1繁殖技术1.1繁殖习性红螯螯虾个体在30g左右即达性成熟,水温在20℃以上就开始交配产卵,在繁殖季节内可多次抱卵孵化。体重50g亲虾抱卵量约300粒。卵粒形似粟,位于腹肢基部,共8束,每束约40粒。随着卵粒的胚胎发育,其颜色从奶黄色…  相似文献   

12.
红螯螯虾繁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红螯螯虾自1992年引进我国以来,在国内开展多次的养殖和繁育试验,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该虾在国内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原因是规模化育苗技术的局限性。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水产种苗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技术探索,总结出该虾的成功繁育技术要点,提高育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现将该虾的繁育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为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地区,最佳生长温度为22~30℃,年可产卵3~5次,6个月即可长至50~80g,达到上市规格。生长快、易驯养是其特点。由于红螯螯虾原产于热带区域,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因此,成虾和稚虾必须在室内越冬。产卵主要受水温和日照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澳大利亚直接引起红螯螯虾1万尾,放入1.5亩土池,进行鱼虾混养,池底投放隐蔽物,定期测定水质和生长情况,投喂颗粒饵料,螺蛳,小杂鱼虾,豆渣,使用塑料薄膜防逃,经过118天饲养,出池对虾165.92kg,平均尾重30.9g成活率64.98%,试验证明,红螯螯虾最适生长水温22~32℃放养密度20尾/m^2不影响生长,混养品种以中上层滤食性鱼类为宜,北方地区因适温期短,应放养尾重2g以上的苗种。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对水中氨氮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澳大利亚螯螯虾氨氮急性中毒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1-22℃,pH6.7-7.2时,该虾对水中氨氮浓度的耐受性为:48小时的LC50为118.0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饵料蛋白质含量对红螯螯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6~30℃水温条件下,经60d饲养,以增重率、成活率及饵料系数为指标衡量,红螯螯虾配合饵料蛋白质适宜含量为30%~35%。  相似文献   

17.
郑威 《科学养鱼》1992,(5):15-15
生活习性螯虾适应性强,在江、湖、沟渠及池塘、稻田中均能生长繁殖,尤喜栖息于浅水域,常攀缘在水草、石块和其他固着物上。白天多隐蔽,觅食、蜕壳,交配,产卵多在夜间进行。水温15~33℃生活正常:15℃以下活动减弱;10℃以下很少觅食;8℃以下进入越冬期,不摄食,生长停滞;3℃以下部分体弱虾死亡。食性螯虾的食性随各发育阶段而异,刚孵出的蚤状幼体以其自身卵黄为营养;第一次蜕壳后开始摄食浮游植物及小型枝角类  相似文献   

18.
以体质量0.02 g红螯螯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温度(22、25、28、31、34℃)对红螯螯虾虾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螯螯虾虾苗的成活率不断降低,22℃时成活率最高,为48.21%±8.50%,34℃时成活率最低,为21.55%±3.09%,31℃时虾苗特定生长率最高,为7.50%±0.41%。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温度和氨氮浓度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耗氧率(RO)与排氨率(RN)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和密闭流水法分析了不同温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3种规格红螯螯虾(小规格为S组、中规格为M组和大规格为L组) RO和RN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温度对红螯螯虾RO和RN影响显著(P<0.05),在温度为15℃~35℃时,RO随温度升高而增加,35℃时,红螯螯虾的RO达到最大值;其中,S组的RO为0.777 mg/(g·h),显著大于其他2个组(P<0.05)。红螯螯虾RN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时达到最大值;其中,S组的RN为0.061 mg/(g·h),显著大于其他2个组(P<0.05)。温度对红螯螯虾的氧氮比(O/N)值有显著影响(P<0.05)。氨氮浓度对红螯螯虾的RO和RN影响显著(P<0.05),在氨氮浓度为0~16 mg/L时,二者均随氨氮浓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氨氮浓度为8 mg/L时,红螯螯虾的RO达到最大值,S、M和L组RO值分别为0.663、0.332和0.195 mg/(g·h);当氨氮浓度为12 mg/L时,RN达到最大值,S、M和L组RN值分别为0.123、0.049和0.034 mg/(g·h),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氨氮浓度对3种规格红螯螯虾的O/N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温度条件下,红螯螯虾RO和RN的Q10变化范围分别为1.102~3.361和0.346~3.417,且分别在25℃~30℃和30℃~35℃时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20.
红螯螯虾的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螯螯虾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大型经济虾类,经引种养殖试验证明很有推广价值。为推广该虾在我国的养殖,我们经几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其繁殖习性和苗种培育技术。1 红螯螯虾的繁殖技术1.1繁殖习性 红螯螯虾雌雄异体,在正常情况下幼虾经180~240天饲养,达到性成熟,成熟后水温在20℃左右即可交配产卵,卵粒粘着在腹肢上进行孵化,抱卵孵化时间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红螯螯虾卵粒较大,怀卵量与亲虾体重呈正相关,据报道,对体重为13~112g范围的个体,其线性关系方程为C=106 6.5W(R2=0.46)(C为抱卵数,W为体重)。孵化过程中有一部分卵不能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