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有虾蟹套养模式、稻虾共作养殖模式和池塘精养模式,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藕(芡实)虾养殖模式等,其中以稻虾共作养殖模式为主导。虾蟹套养、稻虾共作和池塘精养三种养殖模式效益对比见表1。  相似文献   

2.
曹鑫 《科学养鱼》2023,(1):32-34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夜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克氏原螯虾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每年养殖小龙虾的塘口都有上百万亩递增,全国各地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日益增长,目前已成为我国淡水虾养殖行业的主力军。其养殖模式主要分为3类:标准化的池塘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目前人工养殖已经形成了虾稻共作、虾稻连作和精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在我国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20多个省(区、市)都有人工养殖.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 929万亩,养殖总产量达208.96万吨,与2018年相比分别增长14.8%...  相似文献   

4.
正精养池塘一般以鱼类养殖为主,少数渔民为追求高收益,超容量养殖,超标准施药、投饵,导致养殖病害频发、水质环境恶化、养殖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近年来,泰州兴化市沙沟镇部分养殖户将传统的精养池塘改造为"藕—小龙虾综合种养",改造面积大约5000亩,亩产小龙虾150千克左右、藕1500千克,利润4000元/亩左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小龙虾在国内消费市场风靡,国际出口需求也同步激增,销路好、有市场需求,价格自然也像"开了外挂"一样蹭蹭上涨。从2014年开始,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在逐年增加,养殖效益和前景也同样可观。通过走访几个主要小龙虾养殖大省后不难发现,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主要分为虾稻连作、池塘精养和名特混养等,由于名特混养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前两种养殖模式成为大部分养殖户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罗非鱼养殖极具地域特色,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三种模式:南宁精养模式、钦防半精养模式和合浦立体养殖模式。罗非鱼养殖成本主要有饲料、池塘租金、鱼种、药物、水电、人工(拉网、干池成本)等,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指导养殖户准备养殖所需资金,做出合理的养殖规划。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对广西南宁地区罗非鱼池塘精养模式及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业者提高罗非鱼养殖技术水平提供借鉴。一、养殖条件1.池塘的选择选址池塘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养殖池塘共20口,为平均每口5亩左右的标准化池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在小龙虾销售火爆的背后,小龙虾的购买价格却悄然升高,而且还是一虾难求。这是因为天气原因,小龙虾的产量越来越低。每到6月份以后稻田养殖的虾基本上就退市了,造成虾的缺口过大;此外虾稻共作模式和池塘精养模式的农户目前养殖技术实际上还存在不足,所以造成了望天收的情况;2017年特别炎热,温度比较高,虾稻  相似文献   

8.
2012年我们围绕增大规格、主攻质量、提高效益,在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池塘主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试验,着重研究了池塘主养小龙虾放养密度与商品虾质量、规格、产量、效益的关系,初步总结出一个池塘主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虾壳附加利用值高,一直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小龙虾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小龙虾的自然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地方开展了对小龙虾的人工养殖。为提高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2008年在海安县南莫镇黄陈村小龙虾养殖专业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江苏省小龙虾池塘精养面积22.93万亩,产量3.06万吨,养殖户往往采用“一次放苗、多年养殖”的粗放模式。该模式存塘虾苗量难以控制,经常导致养殖商品虾规格小、大规格虾比例低、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针对此问题,笔者利用小龙虾生物学习性,充分挖掘小龙虾池塘养殖潜力,开展了小龙虾放养抱仔虾“高产错峰”模式试验,通过计数放养抱仔虾,在7-9月实现错峰高价上市,养殖效益得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一直以来,小龙虾产量的增长基本都是靠养殖面积的增加,单位产量并没有上升。据市场调查了解到,稻田轮作小龙虾年产量数据多在65~100千克/亩的水平,同样是稻田养得好的可达125~150千克/亩。池塘精养的多批次养殖一般只有200~250千克/亩水平,好的可以做到300~500千克/亩。这与许多养殖户对小龙虾的养殖存  相似文献   

12.
<正>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是我国重要的虾类经济品种,养殖户大多采用混养或套养的模式进行养殖,人工池塘主养或精养的面积仍较少。为解决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本项试验开展了利用底栖饵料生物增殖技术,并将所培养的底栖饵料生物作为克氏原螯虾和河蟹的饵料,提高克氏原螯虾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由于小龙虾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加工和餐饮刺激了养殖规模和产量,养殖区域从淮河以南发展到了黄河以北,养殖模式由池塘精养扩展到稻田、莲菜等混养,小龙虾的产业发展促进了地区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随着小龙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病害问题也日益突显起来,尤以病毒病的危害最为严重。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小龙虾病害也随之暴发。经过几年的病害防治研究,笔者于2021年成功治疗了一例小龙虾病毒病,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美食后,小龙虾以其个体丰满、味道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小龙虾在市场可算是火爆大卖,其巨大的消费群体让其市场售价居高不下,人工养殖前景一直被看好。人工饲养小龙虾是一条快速致富的好门路,现将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两种鱼鳖混养模式”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鳖的养殖方式主要足开展池塘小面积精养和池塘鱼鳖混养,池塘小面积精养虽然产量相对较高,但是水质容易恶化污染,养殖鳖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成活率低,产品口感和质量差,市场价格低。而池塘鱼鳖混养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养殖方式,鳖的品质好,产品价格高,可显著增加池塘养殖效益。课题组2008年开展了“两种鱼鳖混养模式”池塘健康养殖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本地区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为精养和半精养,在这种养殖模式下需大量投入饲料,那么水中残饵、碎屑及排泄的粪便就造成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必然对养殖水体造成直接、间接的威胁和破坏,从而降低水产品产量,影响池塘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于2009年初在本区泗村店镇部分池塘试验推广一种新的养  相似文献   

17.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地等水体中生长繁殖,而且能较长时间离水或穴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这是其他虾类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小龙虾苗种易繁育,可自繁自育,不需复杂的设备,技术简便,饲料易解决,适宜人工养殖。一般池塘精养每亩产量在400千克、利润在1600元以上。因此,近两年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模式多样化,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本文探讨小龙虾常规养殖关键技术。一、养殖前期工作1.池塘养殖小龙虾,在未放虾苗或亲虾的情况下可使用常规的清塘手段,可用生石灰或三氯异氰脲酸进行清塘消毒。对已有虾苗或抱卵亲虾的池塘,在早春时一般不消  相似文献   

19.
<正>虾鳝混养是采用时间和空间分隔技术,巧妙合理地利用网箱养鳝池塘,养殖一季黄鳝、收获两季小龙虾的一种高产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具有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生物资源、优化池塘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优点。网箱养鳝是湖北省潜江市水产养殖的重要模式,也是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途经,近几年受市场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养殖风险越来越大。为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结合网箱养鳝的特点,潜江市水产技术团队在潜江市积玉口镇直属村一农户的两口池塘,采用时间和空间分隔技术,进行虾鳝混养,即上半  相似文献   

20.
南通市通州区滨江临海,自然水域河水盐度在0.5~1.0,对幼虾生长蜕壳稍有影响[1].前些年也有养殖户尝试小龙虾养殖,但均以失败告终.2019年金沙街道智杰家庭农场,在区水产站“点对点服务”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优化养殖方案,更新养殖技术,进行小龙虾标准化养殖技术试验.对精养池塘水环境管理采用综合措施,通过种植水草、放养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