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态混养模式。结果显示,日本对虾精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63,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投入产出比1∶1.87,两品种生态混养模式较日本对虾精养模式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61.1%,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生态混养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2年开始,辽宁省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地区实施。项目中推广了网箱保苗技术、参礁改造技术、虾、参混养技术等技术措施。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每年完成面积66.7hm~2,对虾产值1 000多万元,增加效益100多万元。1对虾的养殖1.1虾苗选择虾苗选择黄海1号、2号抗病毒虾苗。1.2放苗时间和密度规格1cm,投放密度7.5万~15万尾/hm~2。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们开展了斑节对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山东日照沿海池塘养殖主要以梭子蟹、中国明对虾、日本对虾为主,近年来由于病害多发,产量不稳定,养殖业户效益难以保障。笔者于2008年3~11月在日照两城引进斑节对虾,开展半滑舌鳎与斑节对虾的池塘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10亩池塘的养殖试验中共收获半滑舌鳎1221千克、斑节对虾1350千克,亩均收益9400元。  相似文献   

5.
池塘条件:利用现有的对虾养殖池,建在沿海潮上带,机械纳水。海水盐度25~28,池塘进排水分设两端,每口池塘分别设置闸门,池深2.0m,坡比1:2.5,底质为砂质,池底平坦并向排水口倾斜,池中配备增氧机。为避免虾、蟹相互残食,池塘底部设置适量隐蔽物(如瓦片、石块、空心砖等),以减少相互遭遇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正斑节对虾的池塘养殖主要有单养与鱼虾混养两种方式。鱼虾混养是当前较多养殖户采取的养殖方式,好的鱼虾混养模式可控制有害病原体的快速繁殖和传播,有效防止对虾疾病的发生。适合与斑节对虾混养的鱼类众多,其原理是利用凶猛的抢食性鱼类吃掉养殖群体的病弱虾,隔断传染源,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虾与海参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充分挖掘虾池本身生产潜力,彻底改变单一养虾模式,科学开发利用虾池养殖海珍品,从而提高虾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999年,我们在辽宁省杨树房近海养殖开发公司进行150亩对虾与海参混养试验,为了证明混养优越性,同时进行150亩单养对虾对比试验,现将整个养殖过程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池塘选择及整修 本试验项目混养池选择在虾场的12号池,对比养殖池选择在13号  相似文献   

8.
<正>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黑虎虾、花虾、竹节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它们外壳较厚,体表光滑,通常体色为墨绿色、深棕色和土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步足、腹肢外侧呈桃红色或浅黄色,是对虾属中体型最大的种。近十年来,斑节对虾养殖技术难度较高,白斑  相似文献   

9.
正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又名金鼓鱼,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重要的高端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斑节对虾又名草虾,是世界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亚洲为该品种的主产区,产量占全世界的91%。本团队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金钱鱼与斑节对虾混养技术:通过提前放养斑节对虾幼苗,可有效降低金钱鱼对幼虾攻击造成的损失。运用此模式,平均每亩收益可提高30%~40%,在实现增产增收的同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浙江省慈溪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实施了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资助项目青蟹与斑节对虾咸淡水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试验与推广课题,试验总面积为386×667 m2,进行了青蟹和斑节对虾的不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和不同搭配比例的试验,整个试验过程运用生态、健康的养殖方法,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果,完成了项目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指标。现将一年来的项目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斑节对虾是目前我国南方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黄鳍鲷是海南、广东、福建等沿海常见的一种经济鱼类,黄鳍鲷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食性杂、生长快、适应力强、经济价值高,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海水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由于养殖水环境不良,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以及死亡率高而困扰着一些养殖户。为寻找养殖新途径,一些养殖户开始尝试斑节对虾与黄鳍鲷混养。这里介绍该混养方法,旨在给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3年在我所鼓浪屿实验场进行斑节对虾混养鲻鱼,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2.5亩,底质泥沙,有些地方偏泥,池内有进排水闸门各一个,大小潮均能进水,闸前设有拦网。 二、苗种放养 1.消毒:在苗种放养前,首先进行虾池彻底消毒,排干池水,每亩用25kg的漂白粉搅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后的池子经过滤水浸泡,池水浸泡3天后排干,然后重新滤水。 2.培育基础饵料:虾池重新注水50厘米后,进行施肥培养基础饵料,施尿素5ppm,过磷酸  相似文献   

13.
斑节对虾混养细江蓠的二元养殖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加倍提高池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新途径。实验证明,效果很好,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方法。我们在面积5亩,池低比较平坦,底泥较厚的池塘进行了试验。在1985年11月20日~12月30日将规格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慈溪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实施了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资助项目"青蟹与斑节对虾半咸水池塘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试验与推广"课题,试验总面积为386亩,进行了青蟹和斑节对虾的不同放养密度、放养时间和不同搭配比例的试验,整个试验过程运用生态、健康的养殖方法,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果,完成了项目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指标。现将一年来的项目技术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锯缘青蟹与斑节对虾在沿海或河口咸淡水混养效益高。近年来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下,病害不断发生。通过探索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些好经验,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特谈谈这些新技术要点,供养殖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海产大型蟹类,其肉质鲜美,煮熟后色泽艳红,深受欢迎。但由于近年来海洋捕捞过度,近岸海区污染严重,梭子蟹的天然产量逐年下降。三疣梭子蟹与斑节对虾生活习性相似,只要掌握好各自的放苗时间、投饵时间、捕获的技巧,就能实现梭子蟹和对虾的双丰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混养技术要点如下。1混养池塘的改进混养池面积一般为2~2.67hm2。首先清除底部淤泥,再在池底设置30~40cm深的环形沟,投放一些隐蔽物,如石块、瓦砾、沙堆等。2苗种放养斑节对虾放苗时间4月25日-5月5日,水温达到15℃以上,为第一茬放苗时间。放养密度6万~7.5万尾/hm2,3~5d天后,就可投放蟹苗。蟹苗为稚蟹(IV—V),运输方法采用网袋充氧干运,投放时把它浸入水中,再取出放置2~3min后,再放入,如此反复3~4次,待蟹苗对养殖水质、水温基本适应后,就可在背风岸边或中央打开网袋,由蟹苗自由爬出,肢体不全或死亡者,可直接计数,以确定运输成活率和放苗密度。放养密度一般1.5万~1.8万只/hm2,条件允许可增加放养量。3饲养与管理3.1投饵梭子蟹与对虾前期饵料主要以卤虫为主,投喂时间傍晚为最佳。待虾体达到3~4cm,蟹体达到4~5c...  相似文献   

17.
蓝子鱼与斑节对虾的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卓坤  陈赛 《水产养殖》2003,24(6):12-13
蓝子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蓝子鱼科(Siganidae),蓝子鱼属(Siganus),俗称泥猛,共有二十多种,我国主要养殖黄斑蓝子鱼[S.oramin(Blochet Schneider)] 和褐蓝子鱼 [S.fuscescens(Houttuyn)]。蓝子鱼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市场价格稳定,而大规格斑节对虾市场货少价高。目前,在我国池塘中以蓝子鱼为主养品种较为少见,主要养殖模式是在网箱和池塘中作为混养品种,产量低。本试验是以蓝子鱼为主养品种,混养较少量的斑节对虾,最终获得大规格的产品,使产品质优价高,取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2年3月到2005年5月,从对虾病害综合防治入手,结合本市中低盐度(4~15)虾池的特点,进行了斑节对虾与锯缘青蟹混养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混养技术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混养池条件一般对虾养殖池塘均可用于混养,面积5~20亩之间为宜,平均水深1.2米以上,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仿刺参在我国北方沿海的人工池塘养殖面积及产量逐年增加,成为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品种。在仿刺参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在池塘中混养对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原来的混养单一品种的日本囊对虾或中国明对虾,增加了混养斑节对虾。仿刺参在水温超过20℃时进入夏眠期,而日本囊对虾(俗称车虾)和斑节对虾(俗称草虾)在水温20℃以上时进入最佳生长期,刺参养殖池塘中  相似文献   

20.
正斑节对虾因个体巨大,对水域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应盐度范围广,在我国海水养殖区域以及咸淡水区域均可以养殖,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养殖品种~([1])。而"南海1号"斑节对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从野生种群中经多年连续选育而得到的优良品种,其生长速度比普通斑节对虾平均高20%以上,养殖成活率高10%以上,具有生长速度快、不易患病、适应能力强、养殖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