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天鹏 《内陆水产》2005,30(12):14-15
冬季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避开了对虾集中起捕上市销售价格低迷时段.在春节前后或清明前对虾货源较少、价格较高的紧俏时期分批上市,可获取较好的养殖收益。但冬季温棚养虾,气温较低,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延长.技术要求较高;养殖过程稍有疏忽极易引发对虾不适应.严重时造成对虾死亡。笔者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的体会.就冬季温棚养虾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利用温棚暂养南美白对虾人为创造40天的时间。西青区南美白对虾温棚、池塘两茬养殖模式是南美白对虾通过每年4月份20天的温棚暂养,选择出抗病力强、免疫力高的对虾投入到外塘养殖,经过45~60天外塘养殖,达到上市规格,6月10~15日温棚的池塘继续投放第二批暂养虾苗进行标粗暂养20~30天,7月上旬投放到外塘,继续养殖45~60天陆续出虾。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养殖已遍及大江南北、内陆沿海。由于其适应性强,故普及率高,是优良的水产品种之一,但由于大面积养殖,加上集中上市这一因素,使得其价格日趋下降,利润空间在缩小。利用地热资源反季节养殖,可使商品虾在淡季上市,并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最好的上市时间是在元旦、春节及3月份。所以,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温度可控、养殖过程可控性高、错峰上市价格好、全年两季养殖效益高等特点,养殖规模发展异常迅速,截至2014年春季,养殖温棚养殖面积5.5万余棚。在大面积推广的过程中,温棚养殖病害发生逐步加剧,2014年春季虾的养殖过程中尤为严重。笔者通过在如东地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早上市,填补市场空缺,增加经济效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较多的养殖户由于不太熟悉冬棚的养殖管理技术,在冬棚养殖过程中,常常由于苗种、水质、投料、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养殖失败。本文对此作了大量走访调查,现作简单总结,旨在提高广大虾农的冬棚养虾技术,以确保顺利生产,提高经济效益。1养殖池塘和温棚的建造池塘条件搭建冬棚的虾塘面积以0.33~0.67公顷为宜,长方形,长度70~100米,宽度50~70米,水深1.6~2.2米。温棚建造采用棚木为柱,拉钢丝绳建人字棚,上面覆盖透光度和韧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的养殖因为受到温度的限制,致使上市集中,在上市高峰出售,价格较低;提前上市,价格虽高可因养殖周期短,单产较低,也同样影响经济效益。所以有些单位采用温室水泥池培养虾苗的办法尽量延长养殖周期,从而使单产提高并能提前上市。然而对于广大养虾户而言,能有条件采用温室水泥池培育的毕竟不多,根据本人养殖实践,介绍一种投资不高,简单易行的土池塑料大棚培育虾苗的技术,供养虾户参考。 一、虾苗培育池建造和消毒: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是一种热带虾类,不耐寒冷,在江苏扬州地区常规养殖时间为5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生产周期155~160天。近年来,杨州地区的虾农采用“双茬轮养技术”养殖罗氏沼虾,使罗氏沼虾有效养殖期延长60天以上,不仅缓解了商品虾集中上市的矛盾,而且大大提高了虾产量和经济效益。1 池塘条件幼虾培育池选择水源清新、供电方便、阳光充足、保水性强的地点建池,池一般东西向,长度60~120米,宽10~18米,净水面积600~1 000米2,蓄水深度1.2米以上,坡比1∶2。池上架设钢质框架塑料薄膜棚。电泵吸水,气泵、气泡石增氧,每1 000米2设气泵2.…  相似文献   

8.
每年9-10月,随着海水养殖池塘虾贝的收获上市,矛尾复虾虎鱼也集中上市,由于数量大且规格较小,此时价格不高,而通过收购集中暂养一段时间,待水冷草枯的冬季上市,重量和价格几乎翻一番,经济效益大幅增长。2009-2010年两年通过养殖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方法1.池塘条件及设施为便于管理,池塘大小以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黑龙港流域的主要养殖模式还是以大宗淡水鱼为主,经济效益普遍较低.2015-2016年在南美白对虾室外成功养殖的基础上,在衡水饶阳、武邑、景县三个地区开展了温棚内设施养虾技术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技术路线该技术采用温棚内标粗虾苗养殖30d,然后分苗到室外露天养殖40d,共计70d养殖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模式,简称"3040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养成周期短、经济效益使、市场前景好。但由于成本高、技术高、风险也高。不少养殖户盲目上马,损失惨重。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亩产在150干克以上的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各养殖环节分述如下。一、幼虾培育根据调查,目前养殖沼虾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淡化苗直接下塘,造成成活率低下和幼虾培育技术不过关引起的。所以幼虾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并且,利用温室和塑料大棚适当提早进苗,可以提前上市,获得较高的价格,同时也避免了集中上市,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1.
温棚养虾是在水温较低已无法进行养殖的季节、进行温棚全封闭养虾的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关键性措施,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温棚养殖,肥水是关键温棚肥水是一个关键。肥水应用氨基酸活藻素、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初,冬棚虾上市价格超过达60元/公斤,创历史新高的虾价,让许多养殖户对冬棚养殖产生了极大兴趣。据统计,广东中山市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面积已达12万亩,其中温棚养殖达4万亩。按照以往的经验,越冬虾的售价一般为30~50元/公斤,比普通养殖对虾高出15~25元/公斤,除去温棚搭建成本,其利润仍就可观。  相似文献   

13.
<正>罗氏沼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面积最大的三大虾种之一。全国养殖面积曾高达40 000 hm~2,里下河地区养殖面积近20 000 hm~2,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养殖品种。江苏地区养殖罗氏沼虾主要采用在五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20℃以上后放苗,也有采用在池塘中修建小温棚,在3—4月放苗,5月水温稳定后撤去温棚,提升水位大塘养殖。罗氏沼虾环境适应能力强,投喂大量饲料后,水质变差,水色变得很浓,养殖后期常常爆发蓝藻。10月以后虾全部上市后,池塘常常闲置较长时间,而且在饲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天长市多种经营管理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该市新华乡开始二级式罗氏沼虾的精养试验:一级养殖是指虾苗在塑料温棚内培育成幼虾;二级养殖是指幼虾在大塘内养成成虾的过程。现将我市罗氏沼虾的二级式精养试验报告如下:   一、温棚的构建和虾塘的清整   温棚上口宽 5.4米,下口宽 4.8米,深 1.2米,蓄水 0.80~ 1.0米,棚上覆盖一单层 8丝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池底布设双道增氧充气管,呈“ U”形排列,池中间设一跳板,供投饵、检查、巡池用。 3月 4日用 50公斤生石灰化浆趁热均匀泼洒, 3月 15日栽培轮叶黑藻,并施 30公斤腐熟…  相似文献   

15.
1罗氏沼虾是近几年养殖较多的淡水名特优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病害少等优点,特别是成虾个体大、味道鲜美,而受消费者的欢迎。但罗氏沼虾为热带虾类,放苗水温要稳定在20℃以上;同时成虾的最低临界水温为14℃,故常规养殖必须在寒潮来临前干池起捕,造成了上市时间相对集中,价格较低,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罗氏沼虾均衡上市问题,我们于近两年通过搭建大棚,利用电厂余热水资源,与常温池塘配套,每年4月上旬用大棚育苗,然后放入露天池中养成,提早40天左右供应市场;从10月份开始利用育苗大棚暂养成虾,推迟成虾上…  相似文献   

16.
正我省是克氏原螯虾养殖大省,2018年我省克氏原螯虾养殖面积达1.34×10~5 hm~2,产量1.668×10~5 t,规模性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量1万多t。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克氏原螯虾养殖病害频发,其中白斑综合征的发生影响最大,该病害严重影响成虾养殖成活率和虾苗运输投放成活率。稻田综合种养的小龙虾,在每年水稻种植前大量上市,造成短期内供过于求而价格低迷的现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是我县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名代养殖品种之一,它具有个大味美、养殖技术稳定、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但罗氏沼虾不耐低温,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放苗水温要求稳定在20℃以上,一股本地区放苗时间须在5月下旬以后:二是成虾的最低临界水温为14CC,故10月底(寒潮来临)前必须干池起捕,造成上市时间相对集中,价格较低,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97年我们在西塘镇库港村试验采用大棚加温培育罗氏沼虾早繁苗,通过提早放苗,提早上市,并再养一季青虾,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养殖试验情况如下:一、大棚暂养罗氏…  相似文献   

18.
冬棚养虾是在水温较低无法进行养殖的季节,进行温棚全封闭养虾的一种新型模式。近年来南方冬棚虾养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最早在广东珠江口地区兴起并逢勃发展,并逐渐在粤西、广西、海南北部等推广,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的稻田稻虾轮作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模式中存在的虾苗在规格、数量、质量上参差不齐,苗种间相互残杀死亡率极高,同时成虾上市时间晚、规格小、上市不集中、价格低等问题,通过改造新型田间工程和种养管理方法,提出一种克氏原螯虾稻虾轮作新模式,并与稻虾轮作传统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虾轮作新模式平均单产小龙虾2 010 kg/hm~2,单位产值106 530元/hm~2;稻虾轮作传统模式平均单产小龙虾约1 605 kg/hm~2,单位产值60 990元/hm~2。稻虾轮作新模式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较稻虾轮作传统模式分别提高了25.2%和74.67%,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20.
青虾高产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养殖青虾与养殖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相比,具有苗种投入少、养殖风险小、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随着青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日益提高,其近亲养殖情况日益严重,给健康生态养殖及高产高效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性早熟的青虾生长缓慢,营养积累到性腺发育上,商品虾规格偏小,上市价格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性早熟的青虾大量繁殖仔虾,使池塘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