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属鲤科、鳊亚科,鲂属,俗称三角鳊,为水体中下层的杂食性鱼类。笔者1989年从湖北金沙河水库引进三角鲂夏花鱼种,经池塘保种培育亲鱼,从1993年起进行规模人工繁殖,10年共培育苗种3200万尾,供应推广省内江河、水库、电站库区等大水域增殖效果良好。现将三角鲂人工繁殖育苗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角鲂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97-2001年三角鲂大批量生产结果,总结了三角鲂人工繁殖和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要点,关键环节,并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正>杂交鲂鲌“皖江1号”是由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培育的水产新品种,并于2020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通过,品种登记号:GS-02-001-2020。目前,杂交鲂鲌“皖江1号”已是安庆市重点推广的淡水养殖新品种。杂交鲂鲌“皖江1号”的苗种养殖,  相似文献   

4.
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尾/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8.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其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料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5.
三角鲂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6.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基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2月30日,河北省农业厅组织7名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5个项目(青虾规模化苗种繁育和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集成与示范;泥鳅苗种工厂化繁育与鱼种培育技术研究;七彩鲑引种、繁育研究及养殖技术推广;黑龙港流域大宗淡水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技术研究;硬头鳟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鉴定。与会专家分别听取  相似文献   

7.
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Herre et Myers)在珠江水系分布很广,其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颇高,是江河捕捞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广东鲂的驯化养殖研究过程中,对该鱼进行耗氧率、耗氧量与窒息点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广东鲂在池养条件下有无养殖豹前途.同时,探讨广东鲂的适宜供氧条件以及合理的放养密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广军  庞世勋 《内陆水产》2004,29(11):26-26
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属于鲤形目,鲤科,鳊鮊亚科,鲂属。俗称花鳊,海鳊,大眼鳊。它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系,是该水系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9.
广东鲂产卵场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 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地方名海鳊、花鳊。其肉质细嫩,味鲜美,是名贵的“河鲜”,它在珠江分布广,产最大,每年都有出口,是珠江的主要经济鱼类。广东鲂属半洄游性的江河鱼类,平常普遍分布于珠江及其支流的中、下游生长育肥,性成熟时,集群产卵。本文根据1982—1983年在珠江干流(广东境内)调查的结果,报道广东省封开县青皮塘和郁南县罗旁两个较大产卵场的情况,并对广东鲂的产卵条件,产卵亲鱼的群体和个体等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鲂属鱼类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鲂属鱼类种内及种间形态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广东鲂(M.hoffmanni)、鲂(M.skolkovii)和团头鲂(M.amblycephala)共382尾样本的23个可数性状和24个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4种鲂的可数性状(尾部脊椎数),可量比例性状(口宽/头长、眼径/头长、腹鳍棘长/头长、肠长/体长、尾柄高/体长、第一鳔室长/体长、第二鳔室长/第一鳔室长、尾柄长/尾柄高)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作为4种鲂的判别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可数性状(可量比例性状)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6.28%(26.01%)、19.92%(12.05%)和8.04%(10.18%),累计贡献率54.24%(48.24%)。主成分散点图显示,4种鲂聚为4簇,广东鲂、团头鲂区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杂交鲂(图见彩中插2)是以团头鲂作为母本、广东鲂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曾获潮州市科技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过蚕豆脆化养殖,肉质香脆、细糯、油润爽滑、味道鲜美,是火锅美食绝佳食材,个体大小适中,市场需求空间大,极具养殖前景。经过多年的养殖,本场已建立一套成熟、高效的脆化养殖技术。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我国著名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黄河、黑龙江及东部沿海诸水系,而以产自钱塘江的最为著名。三角鲂体型美观,头小背高,略呈三角形。现将其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鲂鱼(Megalobrama termina,is)原名三角鲂,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Rerinae),原产于长江以北的江河湖泊中。它肉味鲜美,生长速度比原产于珠江流域的广东鲂快,与团头鲂相当,病害少,食谱广泛,拉网起捕率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养殖品种。我们于1988年从湖北省引进亲鱼,次年进行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另文报导),  相似文献   

14.
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花(鱼边)、海(鱼边)、大眼(鱼边),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系,是该水系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它从肉质鲜美、细嫩丰腴,饮誉国内外市场。珠江渔谚称:“春(鱼边)、秋鲤、夏三犁”,意即在春季以(鱼边)鱼(广东鲂)、秋季以鲤鱼、夏季以三犁鱼(鲥鱼)为最美味可口。  相似文献   

15.
三倍体草鱼鲂杂种与双亲性腺发育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思阳 《淡水渔业》1988,(4):27-28,45,F003
本文比较了草鱼、三角鲂及其杂交一代(简称草鱼、鲂杂种)早期的性腺发育状况,认为作为三倍的草鱼、鲂杂种,其性腺发育受到严重障碍,是一种两性完全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以产自黑龙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为研究对象,对其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间进行观察和描述。将受精卵去膜,在Holtfreter氏液中培育,着重观察去膜卵在原肠胚及后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3.5±1.0)℃条件下,黑龙江三角鲂胚胎从受精到出膜历时30 h 10 min,历经7个主要发育阶段(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25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体长为(4.33±0.16)mm,在(25.5±1.0)℃条件下,经144 h,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7.73±0.20)mm。早期仔鱼可根据眼色素沉积、体色素沉积、鳔和卵黄囊的变化分为眼色素增多期、体色素增多期、鳔出现期、鳔充气期和卵黄囊完全吸收期5个时期。黑龙江三角鲂在鳔充气膨大(出膜后96 h)前无摄食行为。在出膜后96~144 h为混合营养期,此时适宜将仔鱼转入池塘进行夏花培育。本研究旨为黑龙江三角鲂的资源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12,(8):42-42
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在日照市海洋水产资源增殖站对该所承担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CARS-50)研究任务“星突江鲽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和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新养殖海水种类苗种繁育技术”子课题“星斑川鲽苗种繁育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课题组在集成鲆鲽类亲鱼生殖调控技术的基础上,于2012年春开展了星突江鲽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亲鱼优选、温光等综合调控亲鱼产卵、受精卵孵化环境控制和苗种规模化培育等配套技术工艺研究,实现了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杂交翘嘴鲂     
正杂交翘嘴鲂(品种登记号:GS-02-003-2014)由湖南师范大学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室选育。通过近十年的团头鲂与翘嘴红鲌的远缘杂交研究,科研团队首先成功研制出二倍体鲂鲌品系;然后通过大量的正反交研究,选定用该品系的F1雌性与雄性团头鲂回交,最终形成了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交翘嘴鲂。  相似文献   

19.
三角鲂(Megelobrama terminalis)隶属鲤形目、鲤科、鲂鳊亚科、鲂属。自1998年至2003年共催产亲鱼14批、1022组,平均催产率92%,受精率95。2%,孵化率88。3%,繁育出水花鱼苗1。6亿尾。现将本人几年来大批量开展人工繁殖总结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一、亲鱼培育与选择 1.亲鱼培育培育池面积2~5亩为宜,  相似文献   

20.
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鳞片、脊椎骨和背鳍条三种材料对肇庆自然保护区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的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龄三种材料鉴定结果较吻合,5~7龄用脊椎骨鉴定较合适;广东鲂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7龄,5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渔获物中3、4龄鱼居多,说明目前捕捞强度过大,需要加强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