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越冬是高寒地区养鱼的中心工作,因此,要确保养殖鱼类的安全越冬,首先就要掌握冬季水体的水质变化规律,人为的改善鱼类越冬不良环境,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以满足鱼类越冬的需要,才能获得满意的越冬效果。在冰封期间一般不再投饵喂鱼,水质管理就成为日常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鱼类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 一、冰封期与明水期水质的区别 在水面封冰后,由于水体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2014,(10):56-56
<正>10月辽宁气温下降,水温也降低,各种养殖品种开始收获期和进入越冬期,疾病相对较少,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养殖鱼类缺氧、泛塘。养殖户要注意对越冬的种和苗的强化培育,多投喂精饲料,同时还要根据越冬池塘和养殖生物情况,对越冬池塘进行消毒,同时杀灭越冬生物体上携带的病菌、寄生虫。  相似文献   

3.
正池塘底层微孔增氧技术是全国渔业主推技术之一,在南方养殖虾、蟹的池塘被广泛应用,近两年,吉林省把微孔增氧技术应用在北方冰下鱼类越冬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氧效果,不仅提高了鱼类越冬成活率,而且降低了越冬鱼类病害的发生率。通过试验和实际应用,确定了在北方冰下应用微孔增氧技术的技术特点和管理措施。吉林省每年鱼类在冰下越冬时间长达150d左右,鱼类越冬期间由于水质、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缺氧现象时有发生,加之部分养殖户增氧手段  相似文献   

4.
北方越冬鱼塘水中溶解氧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养鱼池塘每年都有一段冰封期,冰封期在大部分地区都有4个~5个月时间,养殖鱼类能否渡过漫长的冬季,关系到一年养殖生产效益能否实现。随着养殖渔业生产的发展,各种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都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旅游休闲渔业的兴起和商品鱼的全年均衡上市,改变了养殖鱼类秋季集中捕捞销售的单一经营模式。近几年北方地区养殖鱼类池塘越冬面积和越冬密度都有大幅增加。池塘处于冰封期,鱼的密度大,水中的溶解氧降低,鱼类长期生活在低溶解氧环境下,体重和体质严重下降甚至大批死亡现象经常发生,缺氧是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鱼池越冬期间,鱼种往往因缺氧而造成鱼种大量死亡。因此,加强鱼池越冬期间缺氧测定与增氧管理,是提高鱼类养殖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造成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氧,二是低温。越冬期,越冬鱼类会受到水体环境、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采用越冬前水质调控技术、越冬期间生物增氧技术、水质监测技术、机械增氧技术、化学增氧技术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者综合的方法进行救治。  相似文献   

7.
<正>炎热夏天,骄阳似火。8月仍是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高发期及缺氧泛塘等事故多发期,对于大多数养殖鱼类也是吃食生长旺盛期,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期。因此水质管理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从培养鱼类体质、对水质的管理及越冬期的综合饲养三个方面浅谈鱼类安全越冬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越冬期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时期的鱼种养殖管理,对于下一年水产养殖顺利进行有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越冬期间必须尊重科学、依靠技术,以水为基础,以氧为前提,创造满足鱼类越冬所需的环境条件,确保鱼类安全越冬。1越冬的水域条件越冬池背风向阳,靠近电源,交通方便;不渗漏或轻微渗漏,水源充足,注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越冬期间冰下水深1.5-2m。2越冬前的准备2.1越冬池的清整消毒越冬前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淤泥,晾晒池底。用生石灰100-150kg∕亩,用水化开,全池泼洒。如带水用生石灰150-250kg∕亩。  相似文献   

10.
赵冬期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推广成功的越冬管理经验,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精养池塘越冬期关键技术措施,具有方法简单、可操性强的特点,能够保证亩产1500公斤池塘的鱼类安全越冬,越冬成活率达到100%。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调节水质 北方地区一般10月中旬停止投饵,经过6个月的养殖期,池水水色深、透明度低、pH值下降,溶解氧含量低。水中存在着大量残饵、鱼类粪便、水生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池底淤泥增厚、耗氧增大并积累有毒或有害物质,如NH3、H2…  相似文献   

11.
越冬鱼池的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各地方对越冬期的水层管理,水质调节,扫雪保冰等工作作为避免鱼池缺氧的主要措施来抓,但尽管这样,许多地方仍有大批鱼类因缺氧死亡。特别是化冰前的一段时间尤为突出。通过测定分析,这时期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鱼池中耗氧因子迅速增加化冰前期这段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时由于北方的气温逐渐回升,鱼池水中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开始复活衍繁。水中鱼类也开始由“眠”到醒活动。所以水中的耗氧者急剧增  相似文献   

12.
正水产养殖动物能否安全越冬,直接关系到水产经营从业者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如果疏忽了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期间养殖动物死亡率上升,经济效益不尽人意,因此做好鱼类越冬期科学管理的意义重大。以湖北为例,鱼类要持续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的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不但关系到当年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来年生产计划的落实。但多年来许多养殖单位把越冬中死鱼的原因都统归为缺氧,所以在管理上多以增氧措施为主,很少重视鱼病的流行,而多年来造成越冬鱼大批死亡的  相似文献   

14.
倪立珠 《水产养殖》2012,33(3):51-52
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洪泽县当地鱼种越冬的经验,对提高鱼种越冬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1.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塘缺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鱼类在越冬期经常出现死亡事故,影响鱼种生产及成鱼养殖。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并提出防止措施。1.缺氧造成的鱼类死亡及防止措施冰下溶氧缺乏是渔场冬季鱼类死亡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越冬鱼生长期健康养殖技术、越冬鱼类安全检查、越冬鱼病害防控于增强免疫、越冬鱼栖息环境修复与养护、封冰期管理、解冻期和解冻后处理和技术示范展示这几方面,来介绍越冬技术。北方池塘封冰期最长可达150天以上,影响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越冬鱼的健康状况。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池塘放养密度和产量越来越高,个别渔区单产水平已经突破了3500kg,饲料营养保健需求和饲料成本矛盾、养殖病害与越冬鱼健康矛盾越加突出,养殖鱼  相似文献   

17.
<正>北方地区随地理纬度的增高,养殖鱼类的越冬期也逐渐延长。尤其是黑龙江省,大部分是静水池塘,封冰期从11月初开始至翌年4月末,冰厚最高可达120厘米。长达半年之久的全封闭环境对越冬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冰下水体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普遍原因。近些年利用光照透过冰层使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氧的生物增氧技术被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郑亚平 《内陆水产》2004,29(1):34-34
一些中小型水域和池塘中,越冬鱼种死亡率高达15%-25%。不但使鱼种数量减少,而且影响来年成鱼的养殖,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就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1鱼种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水体会严重缺氧。一是因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氧的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消耗量;二是水体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代谢废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气;三是水中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四是池塘保水性差,水位严重下降,造成缺氧。鱼种规格较小越冬期间,多数鱼类基本不摄食,不大活动,新陈代谢缓慢。…  相似文献   

19.
正鱼类越冬是淡水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当年的经济效益。但多年来许多养殖户把越冬中死鱼的原因都统归为缺氧造成的,所以在管理上多以增氧措施为主,很少注重鱼病的防治。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减少,基本不摄食。同时适宜低温的致病菌大量繁殖,而这个时期鱼类基本上是密集活动,致病菌较易传播,鱼类得病后感染快。多年来造成越冬鱼大批死亡的原因有许多是鱼病的流行所致,对养殖生产影响较大。所以鱼类越冬管理中,不但要重视溶氧的变化,也应注重鱼病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 由于春放鱼种模式和成鱼市场两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鱼种、成鱼需要自然越冬。因此,越冬管理是池塘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高度重视并推广成功的越冬经验,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精养池塘越冬前和越冬期主要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措施,能够保证单产1500kg池塘鱼类安全越冬,越冬成活率达到100%。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