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以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JX0010为供试材料,开展播期(5月24日、6月3日)、播种深度(2、4 cm)和覆盖物(基质、50%基质+50%耕作层土壤、耕作层土壤)的三因素再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棉花出苗率、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3日播种、播种深度为2 cm时,采用混合土覆种,其出苗率和出苗穴率均最高,分别达88%和95%;播期对单株铃数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铃数减少;覆盖物对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用50%基质+50%耕作层土壤作为覆盖物,其马克隆值较低,可纺性能较好;播种深度对棉花整齐度指数和纺纱均匀性指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深度增加,整齐度指数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均增加;播期对棉花纤维的伸长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伸长率显著提高。综合分析,6月初播种、播种深度为2 cm、混合土覆种为湖南棉区油后直播棉较适宜的栽培方式,有利于达到棉花一播全苗、高产质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播种日期和播种深度为主要因子,研究其种子育苗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早春(4月5日)播种,土壤保墒好,梭梭种子在田间出苗率在50%以上,占种子有胚率(68%)的74%,苗齐而壮;播种覆土0cm、1cm和2cm三处理差异小,出苗较多,平均出苗率为13.85%;4cm、6cm和8cm三处理差异大,出苗少,平均出苗率仅为1.14%,两者相差12.15倍。覆土4cm以上已失去了播种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深度下大小苗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棉花适宜播种深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种播种深度,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棉花产量、品质的特征.[结果]播深为2 cm时,大苗产量为425.72 kg/667 m2,小苗产量为8.46 kg/667 m2,整个小区产量最高,为482.16 kg/667m2,且纤维品质较好;当播深超过2 cm时,随着播种深度的加深,棉花的产量呈现降低的趋势.播深为4 cm时,大苗株数为1 777株/667 m2,小苗株数为0株/667 m2,大苗产量为120.03 kg/667 m2,小苗无产量,整个小区产量最低,与CK差异显著.在品质方面,大苗棉花在上半部均长、马克隆值、成熟度、整齐度和反射率上差异显著,小苗棉花在上半部均长和成熟度上差异显著,而整个小区棉花只在整齐度存在差异,其余各品质特征差异不显著.[结论]播深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宜播种深度为2 cm,覆土1 cm,且播深不宜超过3cm,播深为2 cm时棉花综合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正> 实践证明,夏播棉花播种越早产量越高,纤维品质越好.我所于1977年在新乡县七里营试验,黑山棉一号分别于6月3日,6月8日,6月13日播种,依次较6月18日播种的增产72.5%、51.3%和28.2%,霜前花分别多21.3%、18.2%和5.6%1981年延津县东屯公社农技站试验结果与我所基本一致,聊夏棉一号分别于5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药用植物走马胎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不同浸种时间(0、1、2、3、4、5 d)、不同土壤含水量(70%、50%、30%)、不同播种深度(0、1、3、5 cm)、不同光照条件(全黑、自然光)、不同基质(沙土、肥土、黄土、山苍子壳、黄土∶肥土=1∶1、黄土∶山苍子壳=1∶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6-BA、萘乙酸)对走马胎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走马胎种子浸泡3 d时种子发芽率最高(64%);土壤含水量为5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0%;播种深度为1 cm时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深度;全黑条件下种子发芽率(58%)显著高于自然光(54%);6种基质中发芽率最高的是肥土;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走马胎种子发芽率较高的处理方式为50 mg/L赤霉素浸泡6 h、10 mg/L和100 mg/L 6-BA溶液浸泡6 h、400 mg/L萘乙酸浸泡12 h。综合考量,将浸泡3 d或用400 mg/L萘乙酸浸泡12 h的走马胎种子播于含水量为50%的肥土基质中1 cm深,保持黑暗条件,可有效提高走马胎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以正大619、迪卡008及玉美头105为试验材料,研究免耕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对于玉米的出苗力、出苗率、整齐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出免耕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深度。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免耕条件下,播种深度为5~8 cm时,出苗率最高,抗倒伏性最好,整齐度最佳;播种深度为3~8 cm时,玉米产量较高。在免耕条件下,玉米的播种深度以5~8 cm为宜,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昌吉棉区适宜的脱叶剂和机采模式,以中棉M02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一膜六行宽窄行机采模式M1(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66 cm)和一膜三行等行距机采模式M2(76 cm+76 cm+76 cm),5个脱叶剂处理:T1(脱吐隆+乙烯利)、T2(瑞娇+乙烯利)、T3(瑞脱龙+乙烯利)、T4(阔笑+乙烯利)、T5(赛得利+乙烯利),研究了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叶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脱叶率和吐絮率,且不同脱叶剂对两种机采模式下棉花的脱叶效果一致;脱叶剂对同一机采模式下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M2机采模式下的脱叶率、吐絮率、平均单株铃数均显著高于M1机采模式,但产量却显著降低,说明供试品种在M2机采模式下虽然单铃重和单株铃数得到一定的增加,但是不能弥补因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这可能与棉花品种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相关。因此,M2机采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机采棉品质,但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需充分考虑品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协同效应。综合考虑,T1、T2和T3更适宜在昌吉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2014—2015年进行了款冬花覆膜栽培不同栽植期和栽植深度试验,结果表明,早春栽植平均出苗率为95.98%,较初冬栽植出苗率高出2.05百分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659 kg/hm2,较初冬栽植增产1.64%。栽植深度为5 cm时出苗率最高,达99.38%;7 cm时次之,为95.14%。栽植深度为5 cm时折合产量最高,为4020 kg/hm2;栽植深度为7 cm时次之,折合产量为3605 kg/hm2。早春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最高,为4025 kg/hm2。初冬栽植且深度为5 cm的款冬花折合产量次之,为4015 kg/hm2。综合考虑认为,陇西款冬花覆膜栽培的最佳栽植期应为早春土壤解冻后,适宜栽植深度为5~7 cm,其最佳深度为5 cm。  相似文献   

10.
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抗虫耐除草剂棉花639017、当地棉花冀棉106在两种土壤类型条件下开展生存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播种条件下,抗虫耐除草剂棉花和冀棉106在大坝沙壤土出苗率低于5%,在试验基地壤土出苗率低于10%,两种土壤类型下,棉花覆盖度均远低于杂草覆盖度,棉花株高仅20 cm左右,未完成正常生长发育。在地表撒播试验中,试验棉花均未出苗。另外栽培地竞争试验中,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株高及产量均低于冀棉106,部分生育期差异显著。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并未增强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的生存竞争能力,因此,抗虫耐除草剂棉花无杂草化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普遍采用干土播种、滴水出苗技术,将棉花传统漫灌栽培条件下需要兼顾土壤墒情和气温状况转变为仅关注播期温度条件。论文根据棉花播种出苗对气温的要求,选择不同时期不同温度条件下播种,观测膜下滴灌棉花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状况,分析播期温度变化对出苗率、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收获期产量的变化,为膜下滴灌棉花确定播种条件、实现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记载播种前气温及土壤温度的变化,以棉花种子发芽、出苗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最早播期,设置3—4个播期,调查不同播期下棉花出苗率,测定苗期株高、子叶节高度等形态指标和植株干物质累积量等,明确不同温度条件下播种对膜下滴灌棉花出苗和壮苗指标的影响。【结果】播前3 d膜下5 cm土壤温度18.7℃条件下棉花出苗速度快且出苗率最高;与温度较低条件下的早播相比,膜下5 cm土壤温度达24.7℃的晚播棉花出苗期至3叶期植株株高提高3.52%—8.64%、子叶节高度提高8.82%—20.59%、总根长增长1.79%—6.59%、比根长提高14.84%—25.93%;播前3 d膜下5 cm土壤温度9.5℃早播条件下,根干物质累积量较高、根冠比较大。【结论】棉花播前3 d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8℃—15.7℃,播后1周气温在16℃—18℃,出苗率可达90%以上;但平均气温在6.7℃—14.1℃、膜下5 cm平均地温9.5℃—17.6℃条件下播种,出苗至3叶期平均气温在18.5℃—19.5℃、有效积温在110℃—120℃,棉花幼苗单位株高干物质累积量较高,根系生长量大,幼苗健壮,单株结铃多,铃重较高。因此,适温早播为棉花产量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播种深度对黎小豆萌发、代谢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黎小豆LJ-1在5个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的出苗率、上胚轴长度、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子叶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黎小豆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量呈降低趋势,而上胚轴长度则呈增加趋势。播种深度为4 cm和6 cm处理子叶可溶性糖含量的最大值所处时期恰好与高的出苗率对应,尤其是4 cm的处理。黎小豆在不同的播种深度下理论产量存在着很大差异,整体趋势为:4 cm6 cm8 cm10 cm2 cm。综合分析表明,4 cm和6 cm的处理出苗率、子叶可溶性糖含量和产量较高,为黎小豆最适播种深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盐碱地植棉出苗率低、保苗难的现状,在中度盐碱土(含盐量0.29%)和重度盐碱土(含盐量0.56%)2种土壤上,均采用平铺播种、浅沟播种、深沟播种3种地膜棉播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率以及苗齐后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法种床土壤盐分含量差异较大,降低种床盐分浓度是棉花苗全苗壮的关键。在中度盐碱地,采用浅沟播种比较经济高效;在重度盐碱地,采用深沟播种,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为河西走廊棉区合理利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2021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副区为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5%有机肥+75%化肥(OF1)、50%有机肥+50%化肥(OF2)和75%有机肥+25%化肥(OF3),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棉花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阶段耗水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分配、水氮利用效率、籽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棉花籽棉产量和水氮利用特征受不同水肥处理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亏缺灌溉下棉田土壤含水量、总耗水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籽棉产量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够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棉花苗期和蕾期耗水,增加花铃期耗水量,提高棉花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促进其向生殖器官中分配。充分灌溉条件下,25%有机肥配施处理(OF1)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平均较单施化肥(CF)提高10.5%;50%有机肥配施处理(OF2)与单施化肥(CF)无显著差异,但7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黄芩出苗的影响,为大面积栽培黄芩保证苗齐苗全提供依据。[方法]共设7个处理,播深分别为0、0.5、1、15、2.0,2.5、3.0c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播深为0cm(不覆土)和播深0.5cm(覆土厚度O.5cm)的处理25d出苗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播深的出苗率,分别高达69%和60%。播深在1cm时,黄芩出苗率居第3位,为46%,播深在1.5cm时,黄芩出苗率为16%,其余播深不足5%。[结论]黄芩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出苗率降低。即播深越浅,出苗率越高,出苗速度越快,因此在大田黄芩种植以浅播为宜(0~0.5cm)。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秸秆还田对新疆盐渍化土壤降盐保水的作用,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种处理:不还田(CK)、棉花秸秆还田(P1)、玉米秸秆还田(P2)、油菜秸秆还田(P3)、棉花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P12)、棉花秸秆+油菜秸秆还田(P13),分别测定各处理对棉花全生育期0~60 cm土层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盐基离子含量以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可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差异逐渐减小。相比CK处理,P12、P13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3.78%~15.03%、5.06%~18.23%。在棉花全生育期,P12、P13处理可提高0~20 cm土层的脱盐率,电导率较CK处理分别降低3.54%~39.27%、17.83%~40.01%。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呈现出Na+>Ca2+>K+>Mg2+的规律,盐基离子中的Na+、K+、Mg2+含量具有表聚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调控棉田土壤水盐环境(含水量、电导率、脱盐率)可以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结果表明,P12、P13处理较其他处理更能显著增强棉花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持水...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深松耕作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秸秆还田和常规翻耕条件下,以不深松棉田为对照(SST0),设置深松30 cm(SST1)、40 cm(SST2)、50 cm(SST3)处理,研究不同深松深度下棉花关键生育期土壤指标变化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深松能降低棉花生育期土壤体积质量、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同时使耕层土壤含盐量减小。与SST0相比,SST1、SST2、SST3处理 0~60 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质量降低0.84%、3.94%、4.78%,土壤紧实度降低1.84%、9.49%、16.57%。蕾期、花铃期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以SST2最高,较SST0增加31.00%、64.50%,而土壤含盐量变化则与之相反,以SST2最低,较SST0下降11.10%、19.10%。深松显著促进了棉花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深松深度为40 cm时,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和生长特征值GT达到峰值,SST1、SST2、SST3产量较SST0提高0.26%、18.20%、 2.45%。综上所述,深松40 cm时效果较好,对新疆棉田土壤特性改善和产量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棉花基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和播种密度对棉花出苗率和苗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床采用蛭石与河沙复合基质,棉花出苗率较高且苗质较壮;最佳播种密度为8cm×2cm,苗床成苗数可达569.0个/m2,根冠比最高达0.210.  相似文献   

19.
菜籽饼肥施用深度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茶园有机肥施肥深度对茶树生长、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选用福鼎大白茶为供试茶树品种,菜籽饼肥为试验肥料,以不施肥(CK0)和常规施肥深度30 cm(CK)为对照,设置施肥深度分别为0(FD1)、10(FD2)、20(FD3)、40(FD4)和50(FD5)cm共7个处理,对不同施肥深度处理下茶树的生长发育、品质及氮素利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FD1、FD2、FD3、FD4和FD5处理发芽密度分别降低9.46%、5.75%、2.78%、15.03%和26.72%;FD1、FD2、FD3和CK处理发芽密度显著高于FD5处理;不同施肥深度对茶叶咖啡碱、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小;施用菜籽饼肥提高了土壤pH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33.73%~75.46%。通过曲线模拟,施肥深度17.46 cm时茶叶产量最高;施肥深度17.27 cm时,氮肥偏生产力最高;施肥深度11.99 cm时,氮肥农学效率最好;施肥深度13.25 cm时,氮肥利用率最为高效。因此,茶园中菜籽饼肥施用深度11~18 cm更利于菜籽饼肥释放氮素被茶树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湘K25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施氮量前提下,设置4个施氮深度处理H1(0 cm)、H2(5 cm)、H3(10 cm)、H4(15 cm),研究不同施氮深度对油后直播棉花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深度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施氮深度为10 cm时,棉花皮棉产量为1 354.26 kg/hm~2,比H1、H2、H4处理分别高412.24、218.6、171.3kg/hm~2;吐絮期,H3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达13 640.8 kg/hm~2;盛铃期,H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仅小于H2处理的;盛铃期,冠层横向、纵向有效光合辐射(PAR)截获率相对合理,获取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较多。综合分析,施氮深度为10 cm时,油后直播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