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实施,使西南边境地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中国西南边境空心化问题关系到中国边境地区的领土安全、经济建设和发展、人口迁移和流动等一系列问题。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分析边境地区空心化成因和影响,提出边境地区空心化的治理应以安全为前提、稳定为保障、发展为关键,并从微观层面多主体、多视角提出相关建议,对中国边境地区空心化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法规     
《新农业》2011,(7)
国务院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十二五时期是边境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战略部署,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民委、发改委和财政部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人才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难点区域,面临着治理人才持续流失、现有治理人才难以满足振兴需求的困境.基于对X县的7个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发现民族地区的治理人才资源较为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人才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但依旧存在治理人才类型单一...  相似文献   

4.
王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2,(12):126-129+145
乡村振兴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南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乡村问题一直备受国家关注,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胜利,而后脱贫时代如何使得乡村贫困不再次发生,并向乡村振兴迈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发展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乡村旅游这一“造血”式途径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民族地区为例,通过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和问题,即在该区域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理清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向全域旅游发展,通过“绿色+”丰富旅游资源、“旅游+”设施配套齐全、“电商+”产业高度关联、“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最近,广西提出在8个边境县(市、区)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本文从如何充分发挥:件普的功能作用,切实加强边境地区的科普工作,提升边境地区居民科学素质的角度,阐述广西科普助力兴边富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科普助力兴边富民的相关探索与实践,提出科普助力广西兴边富民的思考与建议,为广西推进科普兴边富民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文化底蕴的有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乡村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杨瑞霞 《广西农学报》2022,(5):51-55+63
民族地区乡村牧区产业生态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意义重大,不仅是国家安全屏障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当前民族地区乡村牧区产业生态化面临多重困境,产业结构基础薄弱、生态化意识不强,产业要素流动受限、生态化动力不足,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生态化效益不高。新时代对民族地区乡村牧区产业生态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农民富裕为目标,把生态化与现代化协调推进,并能够充分发挥乡村牧区多元功能。在发展实践中要增强产业生态化意识、优化乡村牧区产业空间布局,加大服务资金人才调配力度、增强产业生态化动力,建设生态化全产业链、提高乡村牧区产业生态化效益。  相似文献   

8.
廖静  何玲玲 《现代农业》2023,(2):3-6+10
边境脱贫区生态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探索边境脱贫区生态兴旺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生态兴旺既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客观选择,也是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实践要求,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阐述乡村生态兴旺的现实价值,分析南部边境脱贫区──广西宁明县的生态发展现状,探究其生态兴旺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理念培育、生态人才引进、生态产业升级的优化路径,为推动广西边境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价值和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1,(7):8-8
2011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稳固,为富民、兴边、强国、睦邻"。"十二五"时期是边境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战略部署,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民委、发改委和财政部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根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前期扶贫攻坚工作积累的经验,从黔东南州扶贫攻坚的关键(乡村产业)、推动助力(民族文化和民俗产业)和重要力量(人才资源)等方面总结黔东南州扶贫攻坚工作实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可从巩固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并举;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乡村产业和文化振兴等方面实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开发乡村地区的经济资源、扩大乡村经济规模、拓展乡村产业类型。随着多元化战略的应用,乡村地区对青壮年劳动力和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也会大幅提升,吸引乡村人口回流。当前,破除乡村地区产业匮乏、人才和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而经济多元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该从制约乡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出发,以经济多元化为着力点,开发出多种乡村经济产业类型,为乡村居民创收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而现实的意义。甘南州乡村振兴中存在城乡差距大、产业亟待培育、兴农(牧)人才缺乏、振兴乡村文化的平台尚待完善等困境。产业培育先行、人才培训跟进、完善文化平台、持续生态文明建设是甘南州乡村振兴的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但四川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分析四川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四川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需要遵循生态优先、循环低碳发展以及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原则。针对四川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四川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推动地区产业振兴,推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于泳 《农业与技术》2023,(6):151-154
边境地区是我国与毗邻国家发展的纽带,是民族聚集生活地区,同时也是国家行政与司法管辖的“真空地带”,只有坚持建立健全边境地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以有效的边境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测度和评价边境地区乡村治理的绩效成为重要理论问题。依托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有关乡村振兴的若干重要文件精神,从定量角度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生态5个方面构建边境地区达曼村乡村治理的定量评价体系,为边境地区达曼村乡村治理的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叠加资源、市场、政策等多重效应,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占尽天时、地利条件,同时面临人和困境,人才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新机遇、新内涵,指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管理、规划开发、文化创意、生态环保、市场营销5类人才。基于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健全教育培训的机制、构建教育培训的体系、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激活教育培训的动力等建议,以建立适应民族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通过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与关系,结合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为例,深入总结探讨发展成就背后的经验,认为顶层全域谋划、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足产业融合文章、深挖文化附加值、畅通利益共享机制、坚持党建引领等做法是马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金钥匙”,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定西市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实践为例,分析了定西市的7个深度贫困村全面脱贫攻坚情况,提出影响民族地区、民族乡村稳定脱贫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融资渠道单一,提出吸引和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多种原因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补齐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探讨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经济困境,并探索其解决办法,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被认为是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民族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寨镇化"是基于特色村寨、城镇化、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问题,将三者置于同一系统中,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村寨镇化"的突破口,试图论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三者间的联系,为民族地区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对于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内生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此,必须坚持“引、育、用、留”多管齐下,从优化环境、发展教育、加强统筹、制度激励等方面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