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榴汁花色苷热稳定性及其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石榴汁花色苷热降解的动力学进行了了解,测定了不同温度对石榴汁花色苷含量、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汁花色苷对热不稳定,其色品指数a*.(Hunter a*)值随加热时间和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而色品指数b*(Hunterb*)值呈上升趋势:石榴汁花色苷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E0为52.67 kJ/mol,反应常数K0为6.37×106,得出了石榴汁花色苷降解的预测模型.经验证,模型与实测值拟合较好,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加热温度对红枣汁中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影响,降低红枣汁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该文以红枣澄清汁为材料,采用可逆的一级反应模型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下还原型维生素C(AA)的降解规律并推导出氧化型维生素C(DHAA)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Arrhenius 方程计算得到AA和DHAA的降解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303,313,323,333,343 K温度条件下,可逆的一级反应模型适用于表达红枣汁中AA的降解规律,非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DHAA的数学模型也能较好地预测DHAA在红枣汁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下,AA与DHAA均能发生降解反应,但DHAA的降解速率较AA低,DHAA 的降解主要发生在AA 的降解反应达到平衡之后。AA热降解反应活化能较低,表明红枣汁中的AA对热处理较敏感。该研究为优化红枣汁的加工工艺、提高红枣汁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汁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以猕猴桃原汁为试材,采用控制温度、调节pH值以促使维生素C氧化降解的方法,探讨猕猴桃汁中维生素C的降解动力学,为控制猕猴桃汁加工中维生素C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猕猴桃汁中的维生素C降解十分复杂,存在多种降解途径,但主要是有氧降解;其还原型维生素C不经氧化型维生素C生成其他产物的不可逆途径可能存在,但不占主导地位。猕猴桃汁中维生素C无氧降解速度比有氧降解速度慢,温度升高,维生素C有氧降解速度加快,无氧降解速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柿汁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涩柿为原料,研究了柿汁过滤的处理温度、澄清剂选择和最适澄清条件的确定等生产柿澄清汁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柿法过滤的加热温度以60℃为宜,9种澄清剂中聚酰胺澄清效果最好,澄清的最适条件为:先用1.5%的聚酰胺在45℃下处理柿汁20min,再用0.3%的果胶酶处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拓展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了微波辅助技术对提取葡萄皮中花色苷的作用,并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可以显著影响总花色苷提取率。采用高浓度柠檬酸水溶液(1.00?mol/L)提取的总花色苷含量(172.99?mg/100?g)是低浓度柠檬酸水溶液(0.02?mol/L)提取的总花色苷含量(43.48?mg/100?g)的4倍。此外,在实验选取的动力学模型中,指数衰减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提取动力学数据(R2>0.9875)。微波辅助提取葡萄皮中花色苷的有效扩散系数(2.12~4.87×10-11?m2/s)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微波辅助提取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表明微波提取方式有利于传质过程。所得研究结果将为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草莓浑浊汁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弄清贮藏温度对草莓浑浊汁内维生素C降解的影响,建立其降解动力学模型,为选择草莓浑浊汁的贮藏温度提供依据。该文通过研究草莓浑浊汁贮藏过程中还原型维生素C和氧化型维生素C的降解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的关系,建立了还原型维生素C和氧化型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草莓浑浊汁在贮藏过程中还原型维生素C和氧化型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还原型维生素C和氧化型维生素C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经过验证表明该降解动力学模型有效,可用于草莓浑浊汁贮藏温度的选择和预测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果浆中叶绿素和颜色的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猕猴桃果浆加工中叶绿素和绿色的热降解规律,测定了不同温度(70、80、90℃)和pH值(pH值3.3、6.0、8.0)对猕猴桃果浆叶绿素含量和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叶绿素a、b和绿色值(-a*)的热降解属一级动力学反应;在相同pH值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叶绿素a、b和绿色值(-a*)的反应速率常数(k)降低,半衰期(t1/2)缩短;随pH值增加,叶绿素a的活化能(Ea)变化范围为14.69~66.02kJ/mol,叶绿素b为40.88~54.64kJ/mol,绿色值(-a*)为48.55~64.14kJ/mol;pH值3.3时叶绿素a、b的降解和绿色值(-a*)相关性较好。猕猴桃果浆加工中适量提高pH值可减少叶绿素和绿色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澄清杨梅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分析了果酒的pH值、含糖量及壳聚糖用量和澄清温度对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影响,建立澄清度与pH值、壳聚糖用量、含糖量试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研究确定了杨梅干酒、甜酒酒体稳定时的澄清度和壳聚糖下胶量,并分析了果酒主要理化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果酒的pH值、含糖量和壳聚糖用量对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影响显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与以皂土澄清相比,以壳聚糖澄清杨梅果酒,澄清速度快,酒体稳定,对果酒的主要理化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小;杨梅干酒和甜酒酒体稳定时的澄清度分别为91.4%和85.0%,适宜下胶量分别为50 mg/L和70 mg/L。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草莓胡萝卜复合澄清汁的后浑浊机理,研究了化学试剂、贮藏温度和顶隙大小对草莓胡萝卜复合澄清汁的澄清度、褐变指数、黄烷醇类多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越高,包装顶隙越大,氧气存留越多,随贮藏时间延长,果蔬汁浑浊形成越多,褐变程度越大,黄烷醇类多酚降解程度越大,可溶性蛋白损失越多;果蔬汁中添加尿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都能减少果蔬汁中浑浊的产生,抑制产品褐变,减缓黄烷醇类多酚的降解,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损失,说明氢键和疏水键都是和浑浊有关的化学键。蔗糖的添加对果蔬汁浑浊的形成没有太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土壤中农药降解动力学建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1.
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贮藏过程颜色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在贮藏过程中吸光度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的关系,建立了颜色变化动力学模型,为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贮藏条件的优化控制及保质期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透光率青梅浓缩汁的吸光度变化(A0-A)符合Arrhenius模型,且为零级反应,其反应常数K0为1.13×107,活化能Ea为59.89 kJ/mol。经验证,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99,表明该模型是合适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浓缩苹果清汁生产中的色值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浓缩苹果清汁的初始色值和控制其在储藏过程中的下降速度,根据浓缩苹果清汁生产工艺,对5个苹果品种、5种酶制剂、3种活性炭、6种树脂和储藏温度5个色值关键控制点进行了在线研究.结果表明:选择黄元帅、鸡冠、威锦苹果为制汁原料,采用XXL果胶酶和AG300L淀粉酶对苹果汁进行酶解,选用CA-10S型活性炭吸附脱色,经超滤后再用LSA-900B和LSA0900C之比为1:1进行吸附脱色,最后采用4℃储藏的新工艺,此工艺生产的浓缩苹果清汁的初始色值达到98.8%,储藏6个月色值保持在95%以上,产品符合出口国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生物消除农药污染是一项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降解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有助于理解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行为和估测系统中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菌株对高浓度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是降解菌在受污染水体中实际应用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基础培养基中定量添加毒死蜱和定时取样分析毒死蜱残留浓度的方法,探讨两株蜡状芽孢杆菌(HY-1和HY-2)的接种体培养时间、接种量和降解菌对毒死蜱的降解动力学,同时研究了降解菌对高浓度毒死蜱的降解率。结果表明:HY-1和HY-2最适接种体培养时间分别为10 h和19 h,接种体培养时间对菌株降解毒死蜱的影响较大。两菌株最适接菌量为8%(v/v),接种量从4%增至8%时,接种量对HY-1降解毒死蜱的影响大于HY-2。当毒死蜱的初始浓度为40 mg.L 1、80 mg.L 1、100 mg.L 1和120 mg.L 1时,一级动力学方程ln(C0/Ct)=kt可以用来拟合两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动力学及确定降解动力学参数,当毒死蜱初始浓度再次增加时,仅HY-2对毒死蜱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当毒死蜱初始浓度为40~120 mg.L 1时,菌株HY-1对毒死蜱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布在0.013 5~0.015 7;当毒死蜱初始浓度为40~200 mg.L 1时,菌株HY-2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布在0.008 0~0.015 3。菌株HY-2比HY-1可以在较高的毒死蜱浓度下发挥降解作用,且降解率较高。因此,两菌株在毒死蜱污染水体的净化去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得到较好的应用,并为其保质期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其活菌数,对嗜酸乳杆菌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热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为45~60℃下,微胶囊的失活常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90%微胶囊中的菌失活所需要的时间(D)分别为140.85 h、64.52 h、31.06 h及14.40 h,且在45~60℃范围内,D值变化90%时的温度变化量(Z)为15.20℃;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出表观活化能(E)为124.43 kJ/mol。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 PEF)对接种于苹果汁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 plantarum)的杀菌效果并应用三种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电场强度和脉冲时间增加,PEF对植物乳杆菌的杀灭效果增强,34 kV/cm、1050 μs时植物乳杆菌最大降低了4.135个数量级。Hülsheger 模型、Weibull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PEF处理植物乳杆菌的失活曲线,五个模型评价参数,精确因子(Af),偏差因子(Bf),根平方和(SS),根平方方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析表明三个模型中,Log-Logistic模型最好地拟合了PEF处理下植物乳杆菌失活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近年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效应的争论,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在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与恢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形成3点认识: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通常表现为林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弱和生产力下降,而林地水土流失、人类不合理活动及桉树的化感作用是导致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恢复必须采取科学的技术对策,如开展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控林地生产力;未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退化及其恢复研究的主要方向可能是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和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研究桉树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环境效应,其重点是探索桉树与其他外来植物的生态学关系.本文为桉树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及客观、科学地评价其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