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中型褐壳产蛋鸡饲粮非植酸磷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开产蛋鸡150只进行饲养试验和磷代谢试验,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20-40周龄阶段蛋鸡产蛋性能、蛋及蛋壳品质、血清生化特性和饲粮植酸磷表观消化利用率的影响,进而从多方面综合评价中型褐壳产蛋鸡的饲粮非植酸磷适宜水平,同时测定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的消化能力。试鸡按完全随机设计以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喂以含非植酸磷0.20%、0.25%、0.30%、0.35%和0.40%及含钙量均为3.5%的玉米一豆粕型饲粮。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鸡的产蛋率、蛋重、产蛋量、采食量、饲料效率、蛋壳强度、蛋品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明显影响(P>0.18),而对蛋壳厚(P<0.04)、蛋壳重(P<0.07)及植酸磷表观消化率(P<0.05)有显著影响。蛋壳厚、蛋壳强度及蛋壳重 0.20%非植酸磷水平组最大,此时鸡对饲粮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高达70.5%,但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增加,上述4项指标均恒定降低,在0.30%-0.40%非植酸磷水平,蛋壳厚(P<0.04)和蛋壳重(P<0.07)明显降低,在0.25%和0.40%时植酸磷表观消化率分别比0.20%水平组降低17.7T和21.4个百分点(P<0.05)。结果表明,北京红中型褐壳产蛋鸡在20-40周龄阶段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以0.20%(实测值为0.23%)为宜;中型褐壳产蛋鸡对饲粮植酸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24头长白猪(70日龄),随机等分为4组,喂以在玉米淀粉—豆饼为主的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量植酸钠组成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065%、0.15%、0.25%、0.35%(占总磷水平分别为13%、30%、50%、70%)的4种饲粮,试验为期5周,研究饲粮中植酸磷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饲养试验结束后,从Ⅰ、Ⅲ、Ⅳ组各选3头公猪饲喂于木制代谢笼中,为期6天,进行全收粪法的代谢试验,研究生长肥育猪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及与饲粮中植酸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中植酸磷水平升高,猪的日增重降低,植酸磷水平达0.35%时则极显著降低日增重和饲粮转化率(P<0.01)。2)生长猪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为33%—36%,总磷的利用率40—60%,且与饲粮中植酸磷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P<0.05),-0.87(P<0.05)。  相似文献   

4.
鸡对植酸磷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保安 《中国家禽》1999,21(11):8-9
给3周龄肉鸡、6周龄肉鸡和30周龄蛋鸡分别喂以植酸磷水平为0.18%和0.24%的玉米-豆粕饲粮,研究肉鸡和蛋鸡对饲粮植酸磷的表现消化率。结果表明,蛋鸡植酸磷表现消化率比肉鸡高,而6周龄的肉鸡比3周龄的肉鸡高。  相似文献   

5.
选用18周龄海赛克192只 ,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和纤维素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蛋鸡对非植酸磷的需要量。采用2×2×2因子正交试验设计(L827) ,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 ,含玉米60 % ,豆粕27 % ,两个水平非植酸磷(0.38 %、0.16 %) ,两个水平植酸酶(300IU/kg,0) ,两个水平纤维素酶(0.1 % ,0)。试鸡随机分为8组 ,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饲养期共7个月。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0.1 %纤维素酶有降低试鸡日采食量的趋势。添加300IU/kg 植酸酶和0.1 %纤维素酶及其他各因素处理对蛋鸡全试验期平均产蛋率…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非植酸磷水平的饲粮对0-4周龄怀乡鸡的趾骨特性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影响,以此探讨0-4周龄怀乡鸡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选取同批出生、体况良好的1日龄怀乡鸡3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分别饲喂非植酸磷含量为0.32%、0.39%、0.46%、0.53%、0.60%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持续期28天。结果表明:1)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怀乡鸡的趾骨脱脂风干重、趾骨脱脂钙含量、趾骨灰分钙含量、趾骨脱脂磷含量、趾骨灰分磷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最佳拟合曲线分别为二次曲线(R2=80.22%)、线性折线(R^2=69.19%)、线性折线(R^2=69.78%)、线性折线(R^2=68.70%)、线性折线(R^2=69.02%),拟合结果可用于评价怀乡鸡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2)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怀乡鸡的心脏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线性折线(R^2=57.59%)模型的拟合结果可用于评价怀乡鸡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建议0~4周龄怀乡鸡饲粮中NPP的适宜水平在0.46%~0.50%范围,满足骨骼发育的需要量为0.46%。  相似文献   

7.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褐壳蛋鸡植酸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保安 《中国家禽》2002,24(7):9-10
150只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5个处理组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2%,0.25%,0.3%,0.35%,0.4%,钙水平都为3.5%。结果表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2%时,蛋鸡对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为65.5%(P<0.05)。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60周龄高产海兰褐商品蛋鸡108只,研究在不同非植酸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蛋鸡料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 FTU/kg水平植酸酶与添加150 FTU/kg水平组和未添加组相比,料蛋比明显降低(P<0.01),当日粮中非植酸磷水平为0.15%时,料蛋比低于添加0.10%和0.20%(P<0.05);非植酸磷与植酸酶同时添加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以添加非植酸磷水平为0.10%,植酸酶为300 FTU/kg时,料蛋比最低.  相似文献   

9.
选用135头体质健康、体重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对植酸酶使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植酸酶情况下,有效磷达0.165%、植酸磷水平为0.25%时大猪的生长性能最好。玉米—豆粕型大猪饲粮中的植酸磷水平能使500IU/kg的植酸酶发挥正常功效,一般不会出现“底物”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已经成为降解饲粮中植酸及其盐类从而提高畜禽对磷利用率、节约磷源矿物质饲料和减少磷排放的有效途径,植酸酶广泛应用于畜禽饲粮配制和养殖生产中。相对猪和鸡,植酸酶在肉鸭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在低非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植酸酶活性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之间定量换算关系方面的研究报道,旨在为肉鸭饲粮配制中科学合理使用植酸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的21日龄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连续5 d的试验,研究微生物植酸酶对表观植酸磷(PP)水解的影响。试验1: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Ca 0.7%,TP 0.4%,NPP 0.12%)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1000、1500、2000和5000 FTU/kg的植酸酶,植酸磷水解率分别达到43.12%、68.12%、74.7%、85.02%、85.25%、92.77%、96.91%和99.45%。试验2:在肉仔鸡玉米-豆粕基础日粮(Ca 0.5%,PP 0.17%)中不添加植酸酶,分别添加0.08%、0.13%、0.18%、0.23%、0.28%、0.33%、0.38%和0.45%NPP,植酸磷水解率分别为8.5%、27.6%、26.4%、28.9%、26.3%、17.1%、21.0%和27.7%。肉仔鸡饲喂相同日粮(Ca 0.5%,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NPP),并添加1000 FTU/kg的植酸酶,可以使植酸磷水解率显著增加(P<0.05)到80.9%、75.9%、73.5%、72.2%、68.4%、71.6%、58.3%和62.5%。试验3:除将Ca提高到0.9%外,其他和试验2的方式相同。不添加植酸酶的条件下,添加0.08%、0.13%、0.18%、0.23%、0.28%、0.33%、0.38%和0.45%NPP时植酸磷水解率分别为49.2%、19.6%、16.0%、8.0%、9.4%、2.1%、4.0%和4.2%。添加植酸酶使植酸磷的水解率显著提高(P<0.05)到85.3%、76.1%、70.0%、76.1%、62.6%、68.6%、67.4%和63.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当日粮补充高浓度植酸酶(5000 FTU/kg)时,可以水解几乎所有的植酸磷(99.45%),但补充1000 FTU/kg植酸酶可获得最高的总磷存留量。补充1000 FTU/kg植酸酶时,日粮NPP的浓度越低(0.08%),植酸磷的水解率越高。这些数据也表明,与不添加植酸酶的低Ca(0.5%)日粮相比,饲喂高Ca(0.9%)日粮的肉仔鸡体内P的生理阈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选用155头体质健康、体重60kg左右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对植酸酶使用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情况下,有效磷达0.165%、植酸磷水平为0.25%,大猪的生长性能最好。玉米一豆粕型大猪饲粮中的植酸磷水平能使500IU/kg的植酸酶发挥正常功效,一般不会出现“底物”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用 15 0只 2 0周龄的商品代北京红鸡 ,在 2 0~ 4 0周龄期间饲粮非植酸磷水平设为 0 .2 0 % ,0 .2 5 % ,0 .30 %和0 .4 0 % ,研究饲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鸡的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灰分钙、磷、锰、锌含量和血浆磷含量有显著影响 (P <0 .0 5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 0 .2 0 %时 ,血浆磷含量低于其它水平组(P <0 .0 5 ) ;蛋壳厚度、蛋壳百分率、胫骨杰分钙、磷、锰、锌含量高于其它水平组 (P <0 .0 5 ) ;而对产蛋性能、蛋形指数、哈夫单位、蛋壳重、蛋壳矿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根据二次回归方程得出 ,2 0~ 4 0周龄商品代北京红鸡饲粮适宜非植酸磷水平为 0 .2 0 % (实测值 :0 .2 3% )。  相似文献   

14.
孙长春  杨凤 《畜牧与兽医》1990,22(5):198-200
二十四头长白猪(70日龄),随机分为四组,饲喂在玉米淀粉—豆饼为主的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量植酸钠组成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065%、0.15%、0.25%、0.35%(占总磷水平分别为13%、30%、50%、70%)的4种饲粮,试验期为五周,研究植酸磷对体内矿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植酸磷影响钙、锌、铜等元素的吸收利用,且这些元素的利用率与饲粮中植酸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从而也影响了钙、磷、锌等元素在骨中沉积。饲粮中植酸磷水平达到0.35%时,钙、铜、锌、磷的吸收利用及其在骨中沉积量显著高于其它三个组,而这三组间则无显著差异,但表现出随饲粮中植酸磷水平升高,钙、铜、锌吸收利用及其在骨中沉积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高峰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即将达到产蛋高峰期的山麻鸭9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各组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20%、0.25%、0.30%、0.35%、0.40%、0.45%,试验期11个月。结果表明:1)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鸭的胫骨重、胫骨长度和折断力无显著影响(P0.05)。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0.35%组和0.40%组的胫骨密度显著高于0.20%组和0.25%组(P0.05),当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升至0.35%以上时,骨矿盐含量显著高于0.20%组(P0.05)。3)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胫骨灰分中钙和磷含量、血清中钙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由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以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回归方程得出蛋鸭适宜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0.38%。在实际生产中,若只考虑生产性能,建议采用0.20%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可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实验[L(934)]把270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9组,研究植酸酶、非植酸磷和钙水平的不同组合对艾维茵肉仔鸡生长性能、死淘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非植酸磷0.18%+钙0.8%组肉仔鸡生长最差,全部发生腿病,并于试验中期死亡或被淘汰;在非植酸磷0.18%+钙0.65%组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600FTU/kg,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仔鸡的生长发育,但日增重仍较差,且死淘率较高;而添加植酸酶1200FTU/kg+非植酸酶0.18%+钙1.00%的组合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食欲与生长发育速度,腿病发生率和死淘率仍较高。饲粮中添加非植酸磷0.28%+不添加植酸酶+钙1.00%组仔鸡生长很差、死淘率较高;添加植酸酶600FTU/kg+非植酸磷0.28%+钙0.80%的组生长效果良好,而非植酸磷0.28%+钙0.65%+植酸酶1200FTU/kg组并未进一步提高生长效果。饲粮非植酸磷为0.38%时的3个组合都表现出较佳的日增重,说明非植酸磷0.38%能满足仔鸡需要。试验处理对仔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未产生明显影响。饲粮中添加非植酸磷0.28%+钙0.80%+植酸酶600FTU/kg时,肉仔鸡的综合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17.
饲用复合酶对蛋用种鸡日粮磷的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日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蛋用种鸡磷的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72只24周龄罗曼褐父母代种鸡,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54只种鸡。采用玉米-豆粕-杂粕型基础饲粮,正对照组含总磷0.55%,非植酸磷0.40%,不加酶;负对照组含总磷0.40%,非植酸磷0.21%,不加酶;试验组含总磷0.40%,非植酸磷0.21%,加酶制剂。试验期18周。结果表明:在低非植酸磷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粪便中磷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1);粪便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P<0.05);显著改善蛋黃顔色(P<0.05);不影响生产性能、骨骼发育和蛋壳质量。添加200 g/t复合酶替代罗曼褐蛋用种鸡日粮中75%的磷酸氢钙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罗曼褐蛋用种鸡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开展了两项试验,评估小麦-大麦和玉米浸泡后或干日粮添加植酸酶对植酸含量和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在试验1中,小麦和大麦以1:1混合或小麦-大麦-玉米以1:1:2混合后浸泡0、2、4、8和24 h,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中添加1250 FTU/kg植酸酶。结果显示,日粮类型与浸泡时间对植酸盐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植酸盐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小麦-大麦日粮和玉米日粮,植酸降解K值分别为8.7、15.8、24.4和303.4 h。小麦-大麦日粮或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后,植酸盐含量的估计值提高0.17、0.34、0.42和0.5 g/kg,显示出非加性效应。在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浸泡2、4、8和24 h时,较单独浸泡的玉米植酸盐的降解高0.15、0.30、0.42和0.49 g/kg。试验2选择24头仔猪,每窝均重为(47±2)kg,猪被关在代谢笼中,饲喂试验1中的4种日粮,为期12 d(5 d预饲期,7 d样品收集期)。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最高,其次是小麦-大麦日粮组、小麦-大麦-玉米日粮组和玉米日粮组(P <0.05)。玉米日粮中磷表观消化率较小麦-大麦混合日粮低27%(P <0.05)。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植酸酶较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13%(P <0.05)。小麦-大麦-玉米日粮+植酸酶组磷表观消化率较玉米日粮提高14.6%。综上所述,小麦和大麦中存在的植酸酶是非特异性的,其与玉米以1:1:2混合浸泡后可以降解植酸磷。因此,小麦-大麦-玉米混合日粮浸泡后对植酸的降解水平不具有加性效应。用混合日粮饲喂猪,磷表观消化率也无加性效应。因此,在制定猪日粮配方时需要考虑磷消化率值非加性,以保证磷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不同磷酸氢钙添加水平的大麦型饲粮在添加植酸酶及非淀粉多糖酶类条件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粪磷排泄量的影响.选择(33.4±2.33) kg的杜长大杂种仔猪108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如下3种磷水平饲粮:总磷0.39%(磷酸氢钙6 kg/t);总磷0.33%(磷酸氢钙3 kg/t);总磷0.29%(不添加磷酸氢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植酸磷含量较高的大麦型生长猪饲粮,添加植酸酶等酶制剂后,少量添加或完全不添加磷酸氢钙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猪采食每千克低磷酸氢钙水平饲粮或不添加磷酸氢钙饲粮之粪磷排泄量减少13.25%~22.29%.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在亚理想水平的钙和非植酸磷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维生素D3对雌性肉鸡的生产性能、骨骼中矿物质含量、矿物质排泄和沉积的影响。此研究采用2×2因子设计,使用了4种含有不同钙(5g/kg、6g/kg)和非植酸磷(2.5g/kg、3g/kg)含量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这4种日粮中分别添加了200、1200、2400和3600ICU/Kg的维生素D30560只雌性肉鸡随机分配到112个装有不锈钢地板的育雏笼中。每个处理有7个重复,肉鸡从2~42日龄自由采食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