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邯郸市峰峰矿区春光小学始建于2002年,办学理念为"教育创新,德育立校,文体并重,绿色安全",是河北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足球教育特色学校、河北省茶艺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为了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康校长任组长,保证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正常举行,积极推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信息社会,开创了大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全新视野,使其更具新的特点。重新审视当今大学教德育,应创新、优化德育内容,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彰显德育的实践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三生教育”在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三生教育为大学德育的抓手,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建设和道德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养成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德育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的重要教育形式,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由此可知:大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大学生德育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本文分析了大学德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美育为德育实施之途径史金凤德育是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塑造人们灵魂的教育活动。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维持动力的作用.人有打比喻说:“德育不合适是危险品”,因此德育是灵魂,...  相似文献   

7.
公共精神的培养:大学德育的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精神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利他的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关心公共利益。公共精神的培养是当前大学德育的新视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因此,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公共精神的培养需要探寻适切的途径,要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院校中艺术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一指示在进行整体素质教育的范围内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充分表明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并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大学审美教育课程的设置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9.
责任教育作为大学德育的主题之一,是对德育的细化和阐扬。责任教育是赋予学生以责任素质,使其对职责和使命予以承诺和担当,并加以履行的教育方式。它注重增强和发展学生的责任感与责任能力,使学生能成人成才。目前大学德育中对责任教育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实施尤嫌不足,可从开发和完善责任教育课程、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强调实践体验等几个方面,以此开展责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是大学时理念也即大学的指导思想的延展、深化和具体化。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精神教育,可通过“两课”教学、校园化建设等途径具体实施,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能在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指引和激励下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散落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关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表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文化符号的德育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教育者的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理念的基础,以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为理想模式的基本理念;以所指功能和隐性教育为基本原则;以提高高校文化符号质量、优化高校文化符号结构、改善高校文化符号环境等途径实现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教育遗产是相当丰富的,对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有2部分。理论层面:北京奥运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实践层面: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感人事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资源;奥林匹克文化与民族文化整合活动课,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三大理念"是未来高校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应增强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卫平  夏法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43-3845
生态文明的兴起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生态文明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和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切实抓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讲中职就业指导中的德育渗透:1、开展五分钟整理和实践周活动。2、开展德育巡回课。3、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4、开展践行能力与创业能力教育。通过开展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培养渗透于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贯穿了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文章探讨了图书馆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基地,针对大学生毕业环节,围绕大学生德育答辩和评价、诚信教育、择业观创业观教育、道德法纪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方面开展各项研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德育在我国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数学在基础教育中也是非常受重视的。高等教育中数学教育和德育一样均是大学教学计划的公共基础教育。数学文化与德育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德"的字形结构以及由来,找出"德"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隐性德育的不足,从显性教育的隐性渗透、大学内涵形态建设、大学生德育实践、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构建隐性德育模式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融合的产物,对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至关重要。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和社团体育活动开展密切相关,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要科学设置体育课程,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促进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智育、体育中处于首要地位。作为教育产品的人是有能动性的,其能动性发挥如何是受其价值理性支配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经济规则指导教育实践。当德育发挥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时,其首位才有现实意义。德育应以理论灌输为主渠道,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全方位开展。同时切实解决好经费、场地、设备以及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突出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基本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体育道德作风教育、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及审美教育等;其基本方法是: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严密的组织教法、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学生的集体作用。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德育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双边关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