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国审玉2005019)植株清秀抗病抗倒轴细粒大出籽率高丰产性好黄淮海生试/区试三连冠品种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正>植株清秀抗病抗倒轴细粒大出籽率高丰产性好黄淮海生试/区试三连冠品种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  相似文献   

3.
<正>(国审玉2005019)植株清秀抗病抗倒轴细粒大出籽率高丰产性好黄淮海生试/区试三连冠品种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居第一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  相似文献   

4.
秀青73-1——国审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审定证号:国审玉2005019号高产稳产:一般亩产650kg,高产可达1000kg。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3%,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8%,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9.2%,居第1位。  相似文献   

5.
秀青73-1——国审高产稳产玉米品种审定证号:国审玉2005019号高产稳产:一般亩产650kg,高产可达1000kg。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3%,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13.8%,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试,比对照增产9.2%,居第1位。抗病抗倒:抗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等玉米病害,活秆成熟。株型紧凑,株高254cm,穗位107cm,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0,(5):60-60
中农大4号 突出优点 高产 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2产736.6千克,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10,(1):60-60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产736.6千克,比对照增产9.14%,居该组第一位;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业》2010,(10):59-59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0,(4):60-60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2产736.6千克,比对照增产9.14%,居该组第一位:2007-2008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米2产754.7千克,比对照增产8.2%。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0,(2):60-60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产736.6千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10,(6):60-60
突出优点 高产 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弓1种区,试平均667米。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1品种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永玉3号玉米2002~2003年,参加国家西北春玉米区f新疆、甘肃、宁夏等5省、区)区域试验,每年13点,平均亩产分别为796.2kg、836.9kg,比对照(掖单13)依次增产13.6%、19.4%,分居第二、第一位。生产试验,16点,平均亩产764.9kg(最高亩产1233.2kg),比掖单13增产8.5.%,居第一位。同期,永玉3号参加国家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吉林、辽宁、内蒙等8省、区)区域试验,每年23点,平均亩产分别为685.6kg、695.4kg,比对照(农大108)依次增产10.7%、12.9%,分居第四、第一位。生产试验,22点,平均亩产677.4kg,比农大108增产7.2%,居第二位。  相似文献   

13.
粟玉2号(原秀青74—2)是河北粟神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玉米杂交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属国家保护品种,适宜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一、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量688.7kq,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9%,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2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选系郑39为母本,自选系郑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杂交种郑单25号(原名郑试254)。在2004-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区试中,郑单25号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8.83%,在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7.78%,在2006年吉林省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4.9%。该品种高抗多种病害,抗倒、综合性状优良,品质好,早熟,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1,(3):60-60
高产 2005—2001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超级杂交水稻II优1273是由三明市农科所于2000年育成,该组合是用II一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2001年,II优1273参加三明市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51%,居第一位;同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53.02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1%,居第二位。2002续试,平均亩产521.57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9%。2003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22kg,比对照增产9.32%。2003年12月II优1273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公告。  相似文献   

17.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18.
航芝一号是农业部“九五作物航天技术育种”重点研究成果。2001~2002年在国家芝麻区试中表现突出,各项指标均居第一位,2003年通过湖北省审定。从2003~2004年两个年度在全国各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情况来看,航芝一号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深受广大经营者和农户的赞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在全国芝麻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均居第一位,比对照增产11.82%,  相似文献   

19.
郑单 958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近育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植等特点的玉米单交种。在河南省和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连续 6次产量均居第 1位,增产幅度为 11.5%~ 28.0%。于 2000年同时通过了河南、河北、山东及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之一。 1 产量表现 1.1 区域试验结果 1997、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88.0 kg和 512.8 kg,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分别增产 15.1%、 22.4%,均居第 1位。 1998、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直辖市 )平均亩产 577.3 kg和 583.9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分别增产 28.0%、 15.5%,均居第 1位。 1.2 生产试验结果 1999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30.2 kg,比对照种豫玉 23号增产 15.2%,居第 1位。 1999年全国 (7省、直辖市 )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587.1 kg,比 7省、直辖市对照种平均增产 11.5%,均居榜首。 1.3 示范情况 1999、 2000年在河南鹿邑县示范, 2年平均亩产 650.4 kg,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36.12%、比豫玉 18号增产 16.7%,均居第 1位。 1999年在河南武陟县西滑村 1.3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927.3 kg。 2000年定为河南省重点推广玉米品种之一,示范推广 10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可望成为河南及黄淮玉米区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20.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组合为农大3338/京冬6号。2001—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591kg/hm2,比对照增产5.8%。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915kg/hm2,比对照增产5.6%,居第一位。试验证明,津农4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北部冬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