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经济的前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的需求量日剧增加。同时养牛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不断成熟。但是各种牛病层出不穷,其中约占有28%的病牛因大肠杆菌死亡,而犊牛的发病率和乳用犊牛相当,故在养殖中应提高该病的重视度。本文从犊牛大肠杆菌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情况、诊断和治疗方法全面展开分析,旨在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哺乳期犊牛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犊牛正常发育的关键.场户养牛应按照犊牛哺乳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饲养才能防止疾病发生,培育出高产乳用牛、肉用牛.   ……  相似文献   

3.
在育肥肉牛的生产过程中,有的用成年牛育肥,有的用架子牛育肥,也有的用淘汰的老、弱、病、残牛育肥,还有的用犊牛育肥.用上述几种牛进行育肥后肉用都是可以的.但育肥后的经济效益是有区别的.那么,用什么样的牛育肥经济效益最好呢?实践证明,用1~2岁的犊牛和2岁以内未去势的公犊牛育肥经济效益最理想.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1.前言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牛肉品质,扩大牛肉资源,在牛肉生产中,日本正在推广应用受精卵移植生产双犊的新技术。 在受精卵移植技术中,通常以乳用牛或肉用牛为受卵牛生产肉用牛的犊牛。但是,由于双犊出生后存活率较低,所以畜产业主普遍期望能研究开发出提高双犊存活率的方法。为此,笔  相似文献   

5.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血液中,并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牛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及断奶犊牛下痢为特征。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牛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犊牛。并且以10日龄以内的初生犊牛较为多见,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脱水和酸中毒。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血液中,并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牛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及(断奶犊牛)下痢为特征。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牛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犊牛,并且以10日龄以内的初生犊牛较为多见,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脱水和酸中毒。  相似文献   

7.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血液中,并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牛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胆及(断奶犊牛)下痢为特征。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牛的急性型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犊牛,并且以10日龄以内的初生犊牛较为多见,临床特  相似文献   

8.
牛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经常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牛感染犊牛大肠杆菌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包括消瘦、腹泻和脱水等。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牛可能会因此而死亡。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在不良的饲养环境、过度拥挤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牛发病。此外,犊牛大肠杆菌病常与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病情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死亡风险。本文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病例,探讨了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种种证据表明,牛的多种肌病、胎盘停滞、生长发育不良和卵巢囊肿等疾病与硒、维生素 E 的缺乏有关。缺硒的怀孕母牛更易发生胚胎死亡,而年老的母牛缺硒则多患卵巢囊肿。美国俄亥俄州厄已纳兽医诊所 Sand-ers 发现一群肉用母牛(150头)的牛犊均患腹泻并有50%死亡。尸检表明,死犊患有大肠杆菌病。妊娠后期给母牛接种大肠杆菌和牛腹泻病毒疫苗后,犊牛腹泻的  相似文献   

10.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血液中,并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及下痢为特征。牛大肠杆菌病,义称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牛的急性型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犊牛,并且以10日龄以内的初生犊牛较为多见,临床特征是急性腹泻、脱水和酸中毒。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实验已证明西本等一代杂种牛的生长速度、肉用、役用性能均比本地牛有很大提高,对乳、肉、役兼用牛来说,产奶性能的测定可以估测该牛的经济效益和犊牛生长发育的依据。为了探讨西本一代牛泌乳性能,为今后黄牛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3月—11月进行了本试验,现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肉牛繁育场应用犊牛代乳料开展了不同杂种犊牛的早期断奶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技术对不同杂种肉用犊牛生长发育以及犊牛代乳料适应性等的影响,以此为张掖市牛源基地建设提出可供借鉴的依据。结果表明:安杂牛(安格斯×西杂)、西杂牛(西门塔尔×河西黄牛)、弗杂牛(弗莱维赫×西门塔尔)三组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安杂牛组增重成本8.25元/kg,当地西杂牛组9.27元/kg,弗杂牛组9.62元/kg。安杂牛组的效益略好,弗杂牛组效益略差。在骨骼的生长发育上,从累计增长的效果来看,安杂牛组同比相同阶段龄的西杂牛与弗杂牛组间体直长与体斜长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张掖自然资源条件下,经过本试验方案的试验观测,犊牛早期断奶成本低,效果好,安杂牛较西杂牛和弗杂一代牛相比,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建议在张掖市及其同类地区推广使用犊牛代乳料,并实施犊牛早期断奶技术,提高对肉用杂种犊牛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乳用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白痢和败血症为特征。如防治措施不及时、不得当,死亡率较高。春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加上新生犊牛抵抗力弱,一旦发生消化障碍和脐带感染时,均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地区犊牛大肠杆菌腹泻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用分离鉴定的犊牛腹泻菌株O78、O26、O15大肠杆菌作菌种,制备油乳灭活疫苗,接种初生犊牛预防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结果表明制备的大肠杆菌油乳灭活疫苗接种初生犊牛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5.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发病较急,常以急剧腹泻和虚脱为特征. 1 病例 2018 年 9 月,临沂市平邑县某养牛场购进51 头 3 月龄左右犊牛,饲养于半开放式简易牛舍,作为后备架子牛育肥.进舍当天即发现个别牛精神和食欲不振,有腹泻情况.经当地兽医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病学中山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牛,并以肉用日本黑牛多发,奶牛及其他品种牛较少发生。由于中山病是虫媒病毒病,中山病毒主要通过库蠓在牛体间进行传播,科学家可从牛和库蠓体内分离到中山病毒。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流行于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异常分娩发生的高峰在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用中山病病毒给妊娠母牛静脉接种,接种后母牛无发热等症状,但1星期左右出现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红细胞中病毒的感染价较高,而血浆中病毒的感染价较低。本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用病毒培养液给1日龄未哺乳的犊牛静脉接种,症状与妊娠母牛相似。病毒经脑内接种,犊牛在接种后的第一天开始发热,第四天开始出现中和抗体,吸乳量开始明显减少,第六天左右犊牛体温明显降低,不能站立,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17.
犊牛水中毒,也叫犊牛溶血性血色素尿病,亦称犊牛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它是以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998年3、4、8、9、10月某乳用牛场相继发现平均年龄112天±20天的10头16次犊牛溶血性血色素尿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该乳用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一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种用育成牛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母牛和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管理主要谈及了犊牛的初乳哺喂、饲喂、饮水、去角、环境控制、日粮配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西门塔尔牛是一种兼顾乳用、肉用和役用的大型牛品种,由于其各方面性能较为均衡,已经在世界各地均有大量的饲养。它的饲养能够给养殖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掌握它的饲养管理方式,以便能够在养殖过程中减少其发病,获得最高的经济产出。本文也针对西门塔尔牛的犊牛、育成牛、母牛和公牛的饲养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西门塔尔牛的养牛场在养殖过程中掌握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白牛肉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白牛”生产即犊牛肥育,又称小肥牛肥育,是指犊牛出生后100d内,在特殊饲养条件下,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进行饲喂,育肥至90~150kg时屠宰,生产出风味独特,肉质鲜嫩、多汁的高档犊牛肉。犊牛肥育在不喂青、粗饲料的缺铁条件下饲养,所以肉色很淡,颜色呈全白色或稍带浅粉色,近似鸡肉,带有乳香气味,故称“小白牛”生产,日本称为“肉用乳犊育成新法”。小白牛肉营养价值在人们所食的肉类中最高,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的牛肉要高63.8%,脂肪却低95.9%,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齐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是所有人特别是老、弱、病、残人的理想肉食。目前,“小白牛肉”的价格高出一般牛肉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