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不同手术方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19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切除淋巴结范围不同,分为A组:98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187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组:34例,仅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转移的差异。结果:永久性声带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在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1%、1.6%,在A组和C组均为0。暂时性声带麻痹的发生率A组、B组分别为7.1%、8.0%,比C组的2.9%要高。暂时性低钙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18.4%、34.2%和5.9%。各组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A组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例,B组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肺转移1例,C组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手术清扫的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高,尤其是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可以结合患者癌灶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单侧或者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微小癌4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至2001年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46例。结果:术前正确诊断7例,术中诊断16例。2l例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全切除,8例行一叶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7例行联合根治术,6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行一侧叶全切除术,l例行一侧叶次全切除术,l例行甲状腺全切除;乳头状癌39例,滤泡状癌6例,混合癌l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癌2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关系密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中应想到并存微小癌的可能;就单纯微小癌的治疗来讲,行单侧叶及块部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因肾盂癌或输尿管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经腹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全段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A组),手术采用4孔改良体位,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中上段切除,然后变换操作通道,镜头转向盆腔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袖套状切除;40例患者行后腹腔镜下患侧肾+输尿管切除+开放膀胱袖套状切除术(B组),先采用三孔法后腹腔镜下切除肾脏及大部分输尿管,再换取平卧位,于患侧下腹部取斜切口行膀胱袖套状切除。患者术后均予以膀胱灌注或全身化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尿路上皮癌。A组手术时间(125.3±45.4)min、手术失血量(70.5±56.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1±1.6)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2±1.8)d、术后住院时间(6.9±1.9)d; B组手术时间(160.4±67.5)min、手术失血量(112.3±84.9)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7±1.3)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4.5±1.1)d、术后住院时间(7.3±1.7)。A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失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6~48月,随访期间,A组1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B组2例患者出现膀胱内复发。结论改良体位完全经腹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控瘤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1(ANXA1)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58例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0例癌旁胆管组织,应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ANXA1和XIAP在癌组织及癌旁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NXA1和XIAP与肝外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癌灶大小、分化等级、TNM分期、浸润转移及3年生存率7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ANXA1和XIAP阳性率分别为84.5%(49/58)和81.0%(47/58),癌旁胆管组织分别为30.0%(9/30)和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XA1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等级无关(均P>0.05),在癌灶>1.5 cm、TNM(Ⅲ+Ⅳ)期、有浸润转移和3年内死亡患者中,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癌灶≤1.5 cm、TNM(Ⅰ+Ⅱ)期、无浸润转移和3年内生存患者(均P<0.05);XIAP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在癌灶>1.5 cm、低分化、TNM(Ⅲ+Ⅳ)期、有...  相似文献   

5.
试验主要探索了不同抗冻剂组合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孤雌发育替力的影响.通过对3种抗冻剂组合(Ⅰ: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Ⅱ:20%EG+20%1,2-丙二醇(PROH);Ⅲ:20%EG+20%PROH+10%DMSO)的毒性试验,发现试验组的形态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Ⅰ组的分裂率、8细胞率和囊胚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并以抗冻剂Ⅰ组做冷冻液,探讨了解冻液中蔗糖梯度浓度(A:0.5,0.25,0.10 mol/L与B:0.62,0.42,0.31 mol/L)对卵母细胞冷冻-解冻效果的影响.B组的形态正常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且B组的分裂率和囊胚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最后比较了3种抗冻剂组合对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的孤雌激活发育效果.3组的形态正常率、分裂率和8-细胞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Ⅰ组的囊胚率与Ⅱ、Ⅲ组及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抗冻剂组合Ⅰ冷冻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解冻时采用B组解冻液去除抗冻剂,可以取得较好的冷冻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6.
观测四个品种212头猪的甲状腺形状,发现猪甲状腺的形状和文献上的描述很不一致.主要结果如下:1.猪甲状腺在个体间有很大差异,但未见有品种间差异;2.无突起的腺占总数的72.17%,有突起的腺占27.83%;3.无突起的腺有二型(Ⅰ及Ⅱ).Ⅰ型腺呈两端尖的小舟状,侧叶与峡愈合为一整体.Ⅱ型腺可分清峡部与侧叶.Ⅱ型腺正是国外文献所一直描述的,并且认为是猪甲状腺的普遍形状;4.有突起的腺有11个类型(Ⅲ-XⅢ).其中除Ⅲ型外皆无文献记载.Ⅲ型腺的特点是有一锥状突(processus pyramidalis),从腺的颅侧正中端伸向前方.Ⅳ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尾侧锥状突(processus pyramidalis caudalis).V型腺的特点是有一伸向颅侧的锥状突(processus pyramidalis)和一向尾侧的尾侧锥状突(processus pyramidalis caudalis).Ⅵ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对伸向侧前方的侧锥状突(processi pyramidalis laterales).Ⅶ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左锥状突(Processus pyramidalis sinister).Ⅷ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右锥状突(processus pyramidalis dexter).Ⅸ型腺的特点是有一锥状突和一对侧锥状突.X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对侧锥状突和一尾侧锥状突.Ⅺ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左锥状突和一尾侧锥状突.Ⅻ型腺的特点是有一右锥状突和一尾侧锥状突.XⅢ型腺的特点是,腺的后半部分杈,并从右支伸出一右尾侧锥状突.上述腺的类型和突的名称除processus pyramidalis来自Ellenberger(1943)之外,其余都是笔者命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第三产程耳穴按压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12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A、治疗组B,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治疗,治疗组A采用单纯对应选穴(耳穴肾+膀胱+三焦按压)治疗,治疗组B采用整体辨证选穴(耳穴肾+膀胱+三焦+心+脾+肺按压)治疗.结果 治疗组B产后6hB超检测残余尿量≥100 mL者少于对照组和治疗组A(P<0.05),而治疗组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产后6h排尿情况优于治疗组A(P<0.05),但24 h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三产程中应用整体辨证选穴行耳穴按压可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复合酸对老龄蛋鸡日粮p H值及消化道内环境的影响,将864只43周龄海兰灰种鸡随机分为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0.2%柠檬酸)和Ⅲ组(基础日粮+0.2%复合酸),测定试验鸡日粮p H值、酸结合力,试验第1周末(T1)及第5周末(T2)测试验鸡消化道p H值、小肠消化酶活性和盲肠菌群。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日粮p H值、酸结合力均显著降低。Ⅲ组嗉囊、腺胃p H值T1时期极显著低于Ⅱ组、Ⅰ组,T2时期显著低于Ⅱ组、Ⅰ组。Ⅲ组肌胃p H值T1时期分别较Ⅰ组、Ⅱ组降低9.72%(P0.01)和4.06%(P0.05),T2时期分别较Ⅰ组、Ⅱ组降低8.25%(P0.05)和0.37%(P0.05)。与Ⅰ组相比,T1时期,Ⅱ组、Ⅲ组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10.16%(P0.05)和16.61%(P0.05),T2时期分别提高10.22%(P0.05)和18.41%(P0.05)。T2时期,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乳酸杆菌分别提高7.21%(P0.05)和8.24%(P0.05),大肠杆菌分别降低7.92%(P0.05)和15.45%(P0.01)。表明,酸化剂可显著降低日粮p H值和酸结合力,改善老龄蛋鸡消化道内环境,且复合酸的效果优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腹泻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酪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酪酸菌”和“凝结芽孢杆菌+酪酸菌+巨大芽孢杆菌”复合制剂,添加量0.2%,饲喂43 d,研究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腹泻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结果]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摄食率和饲料系数(P<0.05),其中试验Ⅲ组和Ⅳ组又比试验Ⅰ组和Ⅱ组更显著(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腹泻率和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提高粪便乳酸菌数量(P<0.05),其中试验Ⅲ组和Ⅳ组在降低大肠杆菌上比试验Ⅰ组和Ⅱ组更显著(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但对粗脂肪、粗灰分和磷的消化吸收无影响(P>0.05),其中试验Ⅳ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最高(P<0 05).[结论]试验Ⅳ组采用的复合制剂养殖效果最为理想,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2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A组)(lm g/kg),高剂量利多卡因组(B组)(2m g/kg)及对照组(C组),于转流前(Ⅰ)期、鼻咽温(NPT)降温稳定(Ⅱ)期、NPT复至36℃(Ⅲ)期及手术后24h(Ⅳ)期,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情况及肌酸激酶BB(CKBB)含量。结果:各组Ⅱ期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及脑氧摄取率(CO2ER)均比转流前(Ⅰ期)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含量在Ⅱ、Ⅲ期呈进行性升高(P<0.05或<0.01),术后24h则恢复转流前水平;于Ⅱ期,B组的脑乳酸氧指数(LO I)明显低于A、C组,于Ⅲ期,A、B组的LO I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0.01);各组的CKBB在Ⅱ,Ⅲ,Ⅳ期均比转流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B组增加幅度最低(P<0.05)。结论:高剂量利多卡因(2 m g/kg)用于浅低体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改善脑氧合,降低LO I,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