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了罗氏沼虾在生长过程血淋巴中20-羟基蜕皮酮(20-HE)的变化。A组,饲料中添加蜕皮生长素1.5‰。血淋巴中20-HE含量明显升高。7、10月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9.32±5.93ng/ml和14.79±3.59ng/ml。对照组7、10月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68±7.00ng/ml和5.24±1.34ng/ml。A组与对照组罗氏沼虾20-HE含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血淋巴中20-H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升高,7、10月份平均含量分别为43.17±5.34ng/ml和7.72±1.59ng/ml。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意义(p>0.05)。在养殖期间,罗氏沼虾的生长速度与血淋巴中20-HE含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and White)Chitwood)卵接种菠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根结线虫侵染对菠菜地上部分中20-羟基蜕皮素(20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地上部分20E含量随植株生长发育而变化,表现为接种后5~10 d时增加,10~20 d时下降,之后再升高。在线虫侵染情况下,菠菜地上部分20E含量明显增加,接种5 d时,较健康菠菜增加25.6 mg/kg,10~15 d时增加101.6~128.7 mg/kg,20 d和25 d的增加量分别为59.2 mg/kg和95.2 mg/kg。线虫侵染诱导菠菜植株体内20E含量增加,可能是菠菜对线虫侵染的一种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20-羟基蜕皮甾酮(20E)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的影响,选取了0.1 mg/L、0.5mg/L、1.0 mg/L、5.0 mg/L、10.0 mg/L的20E,处理异色瓢虫4龄幼虫,观察20E对幼虫存活量和捕食量以及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g/L和0.5 mg/L 20E处理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存活状态、捕食量以及2种保护酶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认为这两个浓度对异色瓢虫4龄幼虫安全。20E处理浓度为1.0 mg/L、5.0 mg/L、10.0 mg/L时,对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各项试验指标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认为1.0mg/L及以上浓度的20E对异色瓢虫幼虫不安全。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半边旗提取物5F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半边旗活性成分5F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5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MTT及LDH值,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核内增殖核抗原(prolife 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5F在10~120mg/L浓度范围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LDH值在0~40mg/L浓度范围内无明显改变,PCNA的表达在5F作用后明显减弱。结论:5F在体外能明显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浓度在40mg/L范围内不引起细胞坏死性改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IL-24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的抑制效应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KF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的KF组(pEGFP-KF组)、携带转染IL-24基因表达质粒的KF组(IL-24-pEGFP-KF组),用噻唑蓝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KF增殖、细胞周期变化。建立KF、pEGFP-KF、IL-24-pEGFP-KF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F中HIF-1α表达。结果 IL-24-pEGFP-KF组较pEGFP-KF组、KF组到达平台期延迟,IL-24明显抑制了细胞增殖(P〈0.05)。IL-24-pEGFP-KF组的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pEGFP-KF组、KF组,而S、G2/M期比例明显降低(P〈0.05)。IL-24-pEGFP-KF组的HIF-1α表达明显低于pEGFP-KF组和KF组。结论 IL-24可抑制KF增殖和HIF-1α表达,阻止细胞周期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能量密度的脉冲染料激光照射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照射后继续培养24h,分别以MTT法检测其增殖功能,以定量PCR(LightCycler)法检测其细胞内不同类型的前胶原基因及SMAD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能量密度为5 J/cm2和7 J/cm2的脉冲染料激光能抑制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功能(P<0.05),在能量密度为5 J/cm2时能显著抑制Ⅰ型前胶原基因α1(P<0.01)以及SMAD 2,3,4,7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Ⅰ型前胶原基因α1与Ⅲ型前胶原基因mRNA的比率.在能量密度为6,7 J/cm2时能抑制Ⅲ型前胶原基因α1mRNA的表达(P<0.05),而对Ⅰ型前胶原基因α1,α2的表达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波长58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胶原产生的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直接的作用,且与能量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在人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瘢痕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 Western blot技术 ,检测了瘢痕组织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 CTGF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CTGF m RNA及蛋白在人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高度表达 ,与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CTGF在人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呈高度表达 ,提示其在增生性瘢痕的纤维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增生性瘢痕药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增生性瘢痕组织内IL-24基因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人白介素24(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内的表达,以探讨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以普通瘢痕和正常皮肤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测定IL-24基因在正常皮肤、普通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全部的正常皮肤、普通瘢痕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IL-24基因均有表达。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内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皮肤和普通瘢痕(P<0.01),在普通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可能与IL-24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半边旗5F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21d时瘢痕局部注射不同浓度(20,40,80 m g/L)的半边旗5F或生理盐水,28d时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H I)的影响及光镜下瘢痕变化情况。结果:各浓度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各浓度组之间H 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瘢痕抑制效果与半边旗5F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光镜下见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结论:半边旗5F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6.
cyclinD1在增生性瘢痕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cyclinD1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的表达。结果: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展.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cyclinD1表达呈由强至弱的变化;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的表达呈阴性。结论:cyclinD1可能在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讨甘氨酰谷氨酰胺(Gly Gln)对猪离体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泌IGF 1的作用,取10日龄仔猪的半腱肌和背最长肌,将分离出的半腱肌卫星细胞和背最长肌卫星细胞分别按2×10 5mL-1密度接种于培养板上,采用浓度为0 6、1 2和2 4mmol/L的Gly Gln处理离体培养的猪半腱肌和背最长肌卫星细胞,观察Gly Gln对离体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泌IGF 1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上述浓度的Gly Gln处理细胞,对离体培养的猪半腱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P <0 0 5 ) ,而对离体培养的猪背最长肌卫星细胞的增殖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 <0 0 1) ;同时发现:添加0 6mmol/LGly Gln对猪背最长肌卫星细胞分泌IGF 1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不同浓度的Gly Gln对猪离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对Gly Gln的反应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氟化钠对小鼠成骨细胞中核因子-k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NKL)和骨保护素(OPG)mRNA 表达比率的影响,选取新生小鼠颅盖骨,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取其第3代成骨细胞,在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氟化钠(10-7、10-6和10-5mol/L),并分别培养24、48、96和144h,从细胞板贴壁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细胞中 RANKL 与 OPG mRNA 表达比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氟化钠增加了RANKL/OPG mRNA 的表达比率,且呈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培养 48 h时,RANKL 与 OPGmRNA 的表达比率显著增加(P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蜕皮激素受体(A1EcR-A)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分析绿盲蝽AlEcR-A在外源蜕皮激素(20E)诱导下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EcR的功能奠定前期基础,同时也为构建20E信号传导的网络图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前期获得绿盲蝽AlEcR-A的基础上,将含有其基因的T载体经NdeⅠ和XbaⅠ双酶切,构建AlEcR-A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EcR-A),将该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和蛋白Ni-IDA亲和纯化,以获得AlEcR-A基因功能区的纯化蛋白。进一步用其进行免疫反应,取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筛选验证是否为目的抗体,通过抗体纯化,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能否特异性结合AlEcR-A重组蛋白及绿盲蝽总蛋白,从而制备得到AlEcR-A蛋白单克隆抗体。最后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20E微注射绿盲蝽2龄若虫,分析8 d内AlEcR-A的mRNA及蛋白含量的变化,明晰20E诱导下AlEcR-A的应答反应。【结果】经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EcR-A在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能高效表达一个约为55 kD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后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Ni-IDA亲和层析后,pCzn1-AlEcR-A重组蛋白的包涵体纯度仅在55 kD附近有一条明显的特异性条带,说明靶蛋白已得到纯化。进一步通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及腹水制备,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抗AlEcR-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命名为8H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细胞株不仅能与绿盲蝽总蛋白结合,还可特异性与AlEcR-A重组蛋白反应,且条带大小一致,说明制备的AlEcR-A单克隆抗体准确、有效;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注射蒸馏水相比,20E微注射处理后的绿盲蝽AlEcR-A 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增值幅度也逐渐增高。【结论】获得了一株高特异性的能稳定分泌AlEcR-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20E有诱导AlEcR-A mRNA及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