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对鸭蛋白质营养方面的研究作一总结。1 鸭饲粮蛋白质水平1.1 肉鸭饲粮蛋白质水平国内外对北京鸭、番鸭、骡鸭等肉鸭蛋白质需要的研究较多,但结论不一致。肉雏鸭(0~2周龄)的蛋白质需要从16%至22%,育成-肥育期(2~7周龄)的蛋白质需要为12%~18%。获得最大前期增重的蛋白质需要:北京鸭为20%~22%,公番鸭为21%,绍鸭为20%~22%,樱桃谷鸭为20%~22%。NRC(1994年版)推荐的北京鸭蛋白质需要(Dean等1986):0~2周龄为22%,2~7周龄为16%。黄世仪等(1995)试验表明,在饲粮代谢能12.13 MJ/kg,蛋白质20…  相似文献   

2.
蒋守群 《广东饲料》2001,10(2):23-25
1鸭日粮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1.1肉鸭日粮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国内外对北京鸭、番鸭、骡鸭等肉鸭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Elkin,1987)较多,但结论不一致。肉雏鸭 (0- 2周龄 )的蛋白质需要有低至 16% (Scott等 ,1959),也有高至 22% (Wilson,1975;Dean,1986; NRC,1994),育成-肥育期 (2- 7周龄 )的蛋白质需要变化范围为 12- 18%。肉鸭早期生长 (0- 2或 0- 3周龄 )饲粮适宜蛋白水平的研究有过不少报道。获得最大前期增重的蛋白质需要,北京鸭为 20- 22% (Dean, 1965、 1967、 1972、 1986; NRC, 1984),公番鸭为 21% (Sc…  相似文献   

3.
生长鹅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养鹅业发展很快 ,但对鹅的营养需要研究比鸡、鸭的少得多 ,而国内又比国外少。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摘要报道如下 ,以供参考。1 蛋白质与能量需要量1 .1 生长鹅对蛋白质需要量大多数试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0— 4周龄仔鹅日粮蛋白质水平1 8 0 %~ 2 0 0 % ,5— 1 0周龄 1 4 0 %~ 1 6 0 % ,1 0周龄以后 1 2 0 %~ 1 4 0 %。Summer(1 987)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仔鹅增重的影响 ,蛋白质为 1 6%~ 2 2 %不影响仔鹅 0— 9周龄的增重和胴体组成。Bielinki(1 978)用 1 60只意大利白公鹅分为四组做为期 1 0周的试验 ,0— 3周龄蛋白…  相似文献   

4.
印度安德拉邦农业大学的学者们,对鸭的蛋白质和能量需要进行了一次3×3析因试验。试验鸭为康贝尔品种,从一日龄开始,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20和23%,日粮的能量(代谢能)水平分别为2600、2800和3000千卡/公斤。试验结果表明,饲喂23%蛋白质的日粮组的雏鸭,在4周龄前,获得最  相似文献   

5.
康贝尔鸭中雏(9~20周龄)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要约为:每公斤日粮含有14、16和18%蛋白质,代谢能分别为2400、2600和2800大卡。根据增重情况、饲料消耗、饲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禽》2003,25(11):22-22
鸭群的免疫程序因各地疫情不同而有差异,应根据当地具体疫情或由专业人员来制定免疫计划。值得重视的是,必须在正确的条件下贮存疫苗,使用时一定要按说明书上的方法正确使用。樱桃谷超级肉鸭父母代种鸭参考免疫程序4周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疫苗5周龄:种鸭大肠杆菌疫苗6周龄:鸭巴氏杆菌A苗(鸭霍乱)7周龄:鸭巴氏杆菌A苗22周龄:种鸭大肠杆菌疫苗23周龄:鸭巴氏杆菌A苗24周龄:鸭巴氏杆菌A苗25周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疫苗45周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疫苗46周龄:鸭巴氏杆菌A苗47周龄:鸭巴氏杆菌A苗48周龄:种鸭大肠杆菌疫苗以上各类疫苗由…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于1982年首次报道本病,目前莆田地区许多鸭场常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各种年龄的鸭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于2~8周龄(尤其是2~4周龄)的鸭,1周龄以内和8周龄以上的鸭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腾  李昂  陈枝华 《中国家禽》2002,24(21):40-42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in duckling)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尤其2—3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蛋鸭不易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050-1058
为研究不同周龄育成鸭对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的易感性,350只樱桃谷后备鸭随机分为14组,1~7组为试验组,分别于7,10,12,14,16,18和21周龄人工静脉接种TMUV-AHQY株病毒液1.265×105 ELD50/0.2mL,8~14组为对照组,于上述相应时间接种等体积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攻毒后连续观察20d,每天采集咽喉和泄殖腔棉拭子,观察并记录发病情况。分别于攻毒后2,5,8,12,16和21d随机剖杀对照组和攻毒组鸭各4只,观察并记录感染鸭的症状和剖检变化。无菌采集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研究,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鸭的排毒规律和各组织中病毒载量。结果显示,7周龄组和21周龄组鸭感染TMUV后,部分鸭出现明显的症状,而其他周龄组鸭感染TMUV后症状不明显。剖检结果显示,7,18和21周龄组感染鸭呈现不同程度的脑膜充血、出血,心肌水肿、松软,肝、脾肿大、出血;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脑小胶质细胞增生、内脏器官组织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14~16周龄感染鸭剖检变化和组织病变较轻微。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和21周龄组感染鸭组织中阳性细胞着色较深且分布广,而14和16周龄组感染鸭组织中阳性细胞较少;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7,10和21周龄组感染鸭肾脏、肝脏、脑和卵巢中检测到的病毒拷贝数较多,而14和16周龄组感染鸭上述器官中检测到的病毒拷贝数较少;7和21周龄感染组泄殖腔和咽喉拭子检测到较高的病毒拷贝数,而14和16周龄组感染鸭拭子中检测的病毒量较少。TMUV对樱桃谷育成鸭的致病性与感染周龄存在部分相关性,7~10周龄、18~21周龄育成鸭对TMUV较易感,而14~16周龄育成鸭对TMUV的抵抗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三个不同群体(闭锁群、新组建群和保护区群)不同性别高邮鸭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采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三种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分析方法,测定了高邮鸭从出生到10周龄体重并进行了相应周龄体重拟合。结果表明:三个不同群体高邮鸭6周龄前生长速度较快,公、母鸭的体重值基本一致,6周龄后公鸭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母鸭;Gompertz模型拟合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值;公、母鸭的生长拐点分别在5.0,4.5周龄,新选育的高邮鸭新品系拐点周龄稍早于闭锁群。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TPM1和TPM3基因的表达变化,试验分别采集出壳当天(1 d)、2周龄、4周龄、6周龄和8周龄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组织,提取总RNA,利用qRTPCR技术分析TPM1和TPM3基因在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PM1基因在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发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TPM3基因在出壳当天北京鸭和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相比显著提高(P0.05),在2周龄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6周龄和8周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4周龄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从出壳当天到8周龄时,TPM3基因在北京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淮南麻鸭胸肌组织中的表达量相比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优质地方鸭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屠宰性能特点,对7~10周龄对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优质地方鸭在7~10周龄屠体重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且品种间生长发育差异较大。屠体重和全净膛重从小到大分别为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吉安红毛鸭全净膛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4个品种鸭腿肌重从低到高分别为连城白鸭、莆田黑鸭、三穗鸭和吉安红毛鸭,10周龄时,三穗鸭胸重肌显著高于莆田黑鸭和吉安红毛鸭(P<0.05),极显著高于连城白鸭(P<0.01)。  相似文献   

13.
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又名鸭大肠杆菌病、新鸭病、鸭瘟症候群等。国外工作者对该病的特征与病原学研究指出:(1)大肠杆菌可引起幼鸭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病变;(2)多侵害2—6周龄的幼鸭;(3)主要的血清型有O_(78)、O_(112)等;(4)本病的肉眼病变与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旧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一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少见发病,冬春阴冷潮湿天气尤甚。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通过皮肤伤口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病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肝炎(Duck hepatitis)的病原体,1950年由 Levine 和 Fabricant 在美国首先用鸡胚接种分离出来,它属于微病毒科的 RNA 肠病毒,称之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简称 DHV)。此病毒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可引起90%以上发病死亡率;超过4周龄以上鸭很少发病。国内外目前  相似文献   

16.
鸡鸭对饲料能量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18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海兰褐佳蛋公鸡和北京Z系公鸭各48只,以Sibbald“真代谢能(TME)”法测定了公鸡和公鸭常用谷物、饼粕和油脂等3大类9种常用饲料的代谢能。结果表明:鸡和鸭对饲料能量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AME除棉粕和玉米淀粉鸭与鸡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7种饲料AME鸭都比鸡高;TME玉米淀粉鸭与鸡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8种饲料TME鸭都比鸡高。48h鸭内源能排泄量(113.10MJ)比鸡(88.88MJ)高(P<0.01)。并且饲料蛋白质含量越高,鸭和鸡饲料AME、TME值之间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7.
种鸭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中) (二) 种鸭 母鸭从开始产蛋,一直到产完蛋淘汰以前这一段时间统称为种鸭。 (1) 种鸭饲喂方法。 后备鸭在24周龄以前一直喂后备鸭饲料,到了24周龄后,已临近产蛋,此时,为了适应母鸭产蛋对营养的需求,应当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在产蛋初期,饲料中的粗蛋白质须达到17.5~18.5%,从第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传统饲料+放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商业饲料+网床饲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对嘉积鸭肌肉品质的影响,将1 200只1周龄嘉积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13周龄末结束试验.对比4种模式下嘉积鸭的肉质物理指标、营养成分以及感官评分等.结果 表明:(1)传统饲料+放养模式嘉积鸭胸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 (Infectionsserositis)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PasteuerllaanatipestiferInfection) ,是一种禽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易发群为 8周龄以下幼鸭 ,以 2~ 4周龄为最易感染。市郊养鸭场曾有发生。本病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和皮肤外伤 ,特别是鸭脚趾外伤后通过污染的水而感染本病 ,3周龄以下感染群体死亡率较高 ,5周龄以上次之。病痊愈后往往引起鸭生长缓慢 ,发育不良 ,母鸭产蛋率下降等。幼鸭感染本病初期表现为眼鼻部流出浆液性分泌物 ,从而使眼眶周围绒毛粘连 ,鼻腔分泌物往往…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蛋鸭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选取180只7周龄山麻鸭蛋鸭,预试期1周,随机分为低密度(n=30)、中密度(n=60)和高密度(n=90)3个试验组,鸭舍内密度分别为5、10、15只/m2,试验期11周.于11周龄(育成期)和19周龄(初产期)采集血样和组织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