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树莓生产上常发生的树莓灰霉病为调查对象,对辽宁省树莓主栽区的5个树莓种植基地进行了病害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辽宁树莓灰霉病发生严重.笔者通过了解树莓灰霉病发生流行的特点,结合病害调查情况,分析了该病严重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辽宁树莓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对辽宁省主要树莓试验和生产基地树莓病虫害发生、危害及种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树莓病虫害共23种,其中侵染性病害7种,分别是树莓灰霉病、灰斑病、炭疽病、锈病、根癌病、根腐病和苗期立枯病;生理性病害2种,分别是冻害和日灼病;虫害14种,分别是美国白蛾、灰斑古毒蛾、折带黄毒蛾、舞毒蛾、黄刺蛾、梨剑纹夜蛾、甜菜夜蛾、黄褐天幕毛虫、侧斑异丽金龟、中华弧丽金龟、双斑萤叶甲、大青叶蝉、透翅疏广蜡蝉和蓟马.调查发现,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有3种,分别是树莓灰霉病、灰斑病和炭疽病;危害较严重的病害有3种,分别是树莓灰霉病、炭疽病、苗期立枯病.发生严重的虫害1种,为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树莓叶、果中水杨酸含量变化及其抑菌性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个不同树莓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成熟度果实中的水杨酸含量,并以现保存菌种番茄灰霉病菌和大肠杆菌为材料分析其真菌、细菌抑菌性。结果表明,夏果型品种结果枝叶片水杨酸含量最高期出现在5月末,秋果型品种则出现在6月末,最高含量分别为2.032、2.157 mg/g;树莓果实成熟期水杨酸含量最高为1.390 mg/g;树莓叶片和果实中水杨酸对番茄灰霉病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35.83%、81.72%。树莓叶、果中水杨酸含量叶片高于果实,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强于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辣椒灰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灰霉病在淮安市发病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辣椒品种苏椒5号、宁椒5号、洛椒7号的抗病性比其他品种稍强一些;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易导致辣椒灰霉病的流行;辣椒灰霉病露地栽培比棚内栽培发病轻,具滴灌设备的棚内栽培比漫灌的棚内栽培发病轻;每公顷栽4.5万株辣椒灰霉病发生轻;药效试验表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0~800倍液对辣椒灰霉病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2001—2010年铜仁地区小麦条锈病监测与防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铜仁地区小麦条锈病病原为外来菌源,主要来自贵州西部和云南小麦越冬区。孢子始见期早,田间发病始见期早,当年菌源量大是条锈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当年3—4月发病中心点在160个以上,4月降雨量在100 mm以上,降雨日数在15-17 d,为大流行;当年3—4月发病中心点在40-160个,4月降雨量在40-90 mm,降雨日数在10-15 d,为中等流行;当年3—4月发病中心点在20-40个,4月降雨量在40 mm以下,降雨日数在10 d以下,为轻流行。该地种植的小麦品种中绵阳30、绵阳31、川麦107、思麦早、西科276、早一根株、大头黄表现为高感品种;绵阳26、绵农6号为中感品种;西科2号、雅安早、黔麦16、黔麦15为抗性较强的品种。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于44%,条锈病将大流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在29%-44%将中等流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在29%以下为轻流行。防控小麦条锈病,铜仁地区以10月下旬末左右播种最佳;种子处理以药剂湿拌效果为好,而拌种药剂以15%三唑酮为好,田间药剂防治以15%三唑酮和50%代森锰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树莓灰霉病及茎腐病的药剂筛选及防治技术,2019年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有大巴林场树莓试验区,以"海尔特兹"(秋果型)树莓为试材,进行了50%速克灵、50%朴海因、木霉菌和70%甲基硫菌灵、1. 5%金抗、25%阿米西达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防治树莓灰霉病比较有效的药剂为50%速克灵(腐霉利)1500倍液,其防效54. 98%;对防治树莓茎腐病比较有效的药剂为25%阿米西达2000倍液,其防效68. 52%。  相似文献   

7.
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代森锰锌防治番茄灰霉病,验证不同化学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前和发病初期使用,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药3-4次,用药浓度800倍左右,可有效的防治番茄灰霉病发生发展及危害,持效期可达12天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春季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开展灰霉病发生规律系统监测,并在系统监测基础上构建番茄灰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灰霉病的发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4月中下旬的快速增长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稳定增长期和7月上旬以后的缓慢下降期。通过研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温度﹑湿度情况,明确了番茄灰霉病与棚室温度及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并建立了温室大棚中番茄灰霉病流行趋势与温度、湿度间关系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于2015—2018年通过室内分离培养纯化镜检与室外定点定期观测,对凤丹灰霉病的病原及其流行规律与发病条件进行系统调查,为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凤丹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主要从花萼开始侵染,随后从残留花瓣处侵入果实,导致果实软腐;病原菌不在病残体上越冬;凤丹灰霉病在3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生,生长季内呈"慢—快—慢"的S形变化趋势,温湿度与光照的变化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年份、花期、大田地势与土质类型对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花期降雨量越少的年份发生越轻,反之发生越重;开花越早发生越轻,反之越重;丘陵顶部发生最轻,丘陵坡地与丘陵阶地其次,丘间谷地发生最重;石砾土发生最轻,壤土其次,黏土发生最重。因此,凤丹灰霉病为低温高湿低光照型病害,发病程度与当年降雨量、植株营养状况、大田地势与土壤类型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是茄果类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其多发生在中温高湿的秋冬和早春季节.此时天气光照较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极易造成灰霉病爆发流行.灰霉病爆发流行的适宜条件是气温为18~23 ℃,湿度为90%以上,秋冬和早春季节茄果类栽培棚内恰好满足了灰霉病的发生流行条件.在生产上,每年都因防治灰霉病不利而造成一定损失.多年来,菜农一直采用蘸花药液中加入0.1%~0.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灰霉病,或叶面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农利灵1 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都不理想.一是抗药性问题;二是农药本身质量问题,所以防治很难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