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美系长白猪(20±1)kg为试验动物,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20~40 kg美系长白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能量水平对干物质、粗蛋白、磷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对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2)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3)不同钙水平对粗蛋白和钙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养分表观消化率影响不显著;4)不同磷水平对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粗灰分、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从各养分消化率分析看, 养分消化方面最佳的营养水平为,能量14.23 MJ/kg、粗蛋白19.50 %、钙0.80 %和磷0.60 %.  相似文献   

2.
选择6头体重500~600kg ,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阉牛 ,分3期饲喂以玉米、棉籽饼和氨化稻草为基础原料配合的3种不同饲养水平的日粮 ,测定十二指肠、回肠和粪便中的粗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流量 ,计算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在小肠内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 :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 ,粗蛋白质、真蛋白、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胱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P<0.05)。在每种饲养水平下 ,真蛋白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大于粗蛋白质 (P<0.05)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均有差异 ,精氨酸和亮氨酸的小肠消化率通常比真蛋白高 ,色氨酸和苏氨酸的小肠消化率比真蛋白低 ,但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并没有一致的大小顺序。与日粮相比 ,十二指肠中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与回肠流量相比 ,粪便中的必需氨基酸排泄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比较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育肥羔羊小肠氨基酸(AA)流量及吸收率的影响。选用体重(30.0±3.7)kg,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3只哈萨克羊公羔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各处理饲粮CP水平分别为11.00%、12.00%和13.00%;预试期10 d,正试期10 d。采用镱锕(Yb-Ac)、锂铬乙二胺四乙酸(Li Cr-EDTA)分别作为消化道固相和液相食糜标记物测定小肠食糜流量。结果表明:提高饲粮CP水平可增加羔羊氮进食量、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13.00%CP处理显著高于11.00%CP处理(P0.05),并有增加饲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的趋势(0.05≤P0.10),但不影响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提高饲粮CP水平虽然对小肠真食糜流量及氨基酸吸收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十二指肠氮、总氨基酸(TAA)流量以及必需氨基酸(EAA)中精氨酸(Arg)、组氨酸(His)和赖氨酸(Lys)的吸收率在数值上有所增加。结果显示,提高饲粮CP水平有提高消化率、小肠食糜流量及氨基酸吸收率的潜在趋势。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脱脂米糠日粮添加多糖酶-植酸酶复合酶制剂和阿魏酸酯酶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用6头安装回肠末端瘘管,初始体重约18㎏的阉割公猪(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按3×3重复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D),基础日粮+300 mg/kg复合酶(DC),基础日粮+300mg/kg复合酶+700 mg/kg阿魏酸酯酶(DCF)3种饲粮。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生长猪回肠末端干物质、灰分、粗纤维和总能在表观消化率,以及灰分和钙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日粮中再添加阿魏酸酯酶能显著提高生长猪回肠末端灰分和钙表观消化率以及灰分在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P<0.05)。酶制剂添加并不影响生长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复合酶制剂和阿魏酸酯酶可以改善米糠日粮在生长猪中的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7):17-22
旨在研究添加酶制剂和膨化处理对生长猪饲粮中脱脂米糠概略养分和矿物质在回肠末端及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4头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初始体重为(18±1.5)kg。饲喂按2×2因子设计的脱脂米糠、脱脂米糠+酶制剂、膨化脱脂米糠和膨化脱脂米糠+酶制剂4种饲粮,按4×4拉丁方试验安排分4个周期进行消化试验,每个周期10 d。结果表明:(1)在回肠末端,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总能、Fe和Zn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提高了粗蛋白、灰分、植酸磷、P和Ca的表观消化率(P0.01);膨化处理显著提高了Fe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提高了植酸磷的表观消化率(P0.01),但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降低了总能表观消化率(P0.01)。(2)在全消化道,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Cu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提高了灰分、P、Ca和Zn的表观消化率(P0.01);膨化处理显著降低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极显著地降低了干物质、有机物、总能、P和Ca的表观消化率(P0.01)。综上所述,生长猪脱脂米糠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改善养分和矿物质消化率,尤其是在回肠之前;而除矿物质外,膨化处理对米糠饲粮的大多数概略养分消化率有负面影响,两种处理方法对米糠养分的消化利用未显示出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6.
生长猪所饲的低植酸玉米、正常玉米及大豆饼中钙、磷和氨基酸的消化率R.A.Bohlke等著赵海燕摘王楚端校摘要:在9头生长阉猪的回肠末端安装T型套管用于测定低植酸玉米、正常玉米、大豆饼以及大豆饼与低植酸玉米或正常玉米的混合日粮中Ca和P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以及表观总消化道消化率(ATTD)。同时也测定CP和AA的表观回肠消化率系数(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系数(SID)。试验猪初始体重为29.3±1 kg,设计9种日粮和9个阶段的9×9拉丁方。含有低植酸玉米、正常玉米和大豆饼的3种日粮分别作为CP、AA、Ca和P的唯一来源。其余3种日粮和这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肉牛日粮淀粉瘤胃发酵和小肠消化的影响,选择体重600kg左右的荷斯坦(Holstein)公牛3头,安装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以豆粕、全脂大豆、过瘤胃蛋白质料为蛋白质补充料来源的3种不同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淀粉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补充料来源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淀粉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瘤胃和全消化道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8.65%和97.19%。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磷代谢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磷在反刍动物消化道中的消化和吸收 1.1 反刍动物前胃磷的消化和吸收 从消化道的起始端至十二指肠,磷酸盐的主要吸收部位存在着争论。Scott和Buchan(1987)在绵羊中用~(32)P标记法测定磷酸盐的吸收部位时,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Edrise和Smith(1986)使用双重标记技术发现牛的瓣胃磷酸盐净吸收量是进入瓣胃量的10%~40%,绵羊胃磷酸盐的净吸收量大约是60mg/kg·d。BreBeard-Sworth等人(1989)利用隔离瘤胃上皮的方法,进行体内和体外法的研究也表明,瘤胃上皮有吸收无机磷酸盐的能力。另外,体内瓣胃上皮试验表明,磷酸盐的吸收是被动过程且需要依赖于电化学梯度的存在(Hotle等,1988)。而用未施手术的动物和在瘤胃施以“巴甫洛夫”胃动物的对比试验表明:瘤胃上皮对磷几乎是不可渗透的。由此可见,磷酸根离子在反刍动物的前胃存在着吸收,但吸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的生产性能,确定日粮中能量、粗蛋白、钙和磷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择胎次、断奶日龄及年龄基本相近、体重为(40±1)kg的健康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36头,采用4因素3水平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其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能量、粗蛋白、钙水平对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磷水平对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②能量、粗蛋白、钙和磷水平对代谢能、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能量、粗蛋白、钙水平对钙、磷、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磷水平对钙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粗蛋白水平对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③能量、粗蛋白、磷水平对瘦肉率有显著影响(P0.05),钙水平对瘦肉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新美系大约克夏原种猪的适宜营养水平为能量14.64MJ/kg、蛋白质20%、钙1.3%、磷0.75%。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日粮添加复合异位酸对山羊小肠氨基酸流通量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远端瘘管、平均体重为(25.4±0.75)kg的健康麻城黑山羊为试验动物。I组为空白对照,饲喂基础日粮。II组、III组分别饲喂含0.3%和0.6%复合异位酸(钠盐形式)的试验日粮。采用Co-EDTA标记法测定小肠氨基酸流通量和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III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亮氨酸和必需氨基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缬氨酸和丙氨酸的小肠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I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II组异亮氨酸十二指肠流通量显著高于II组(P0.05)。  相似文献   

11.
选择安装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健康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小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投饲蛋氨酸添加剂分别为0(Ⅰ组)、DL-Met(Ⅱ组)、动物油包被Met(Ⅲ组)和吸附MHA(Ⅳ组)。结果表明:试牛总氨基酸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平均为69.88%±0.83%,其中必需氨基酸(EAA)为74.61%±1.23%,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64.25%±0.51%。Lys和His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80.14%±1.11%和80.15%±1.23%,Gly和Pro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分别为53.52%±0.30%和55.53%±2.03%。Ⅲ组ThrI、le、Tyr、Phe、Pro、Cys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Ala则相反。Ⅳ组ThrI、le、Phe、Cys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只显著增加了Phe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绵羊投喂益康XP和YC1 2种酵母培养物(YC),比较两者对绵羊消化道内营养物质流通与消化的影响。选用9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的1周岁小尾寒羊半同胞公羊,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Ⅰ组为对照组,Ⅱ组投喂1.5%YC1,Ⅲ组投喂2%益康XP。结果表明:2种YC均降低了瘤胃液相流通速率、瘤胃液相体积以及滞留时间和干物质(DM)、有机物(OM)在直肠的流通量(P0.05),益康XP降低了ADF在直肠的流通量(P0.05);2种YC均提高了瘤胃MN流通量和十二指肠N的流通量,以及DM、0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在全消化道的表观消化率(P0.05),YC1提高了CP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YC是通过提高营养物质在小肠的表现消化率,从而提高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磷水平和钙磷比饲粮添加植酸酶对妊娠母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遗传背景一致、2~3胎次(预产期前28 d)、体重为(221.91±7.41)kg、预产期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杂交母猪36头,按照胎次、预产期均衡原则随机分为9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7.26、5.81 g/kg);组2为基础饲粮添加植酸酶;组3~5保持钙水平(7.26 g/kg)不变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钙磷比为(1.35~1.63)∶1.00];组6~9保持钙磷比不变(1.25∶1.00)添加植酸酶,减少无机磷添加至对照组的75%、50%、25%、0。结果表明:1)正常磷水平下,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降低了粪中磷的排泄量(P0.01),有降低铜、锌排泄量的趋势(P0.10)。与对照相比,低磷水平添加植酸酶极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钙、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降低了粪中磷、钙、铁、铜、锌的排泄量(P0.05)。2)饲粮在保持钙水平不变或钙磷比不变的条件下添加植酸酶,随磷添加量的降低,干物质、粗灰分、有机物、磷、铁、铜、锌的表观消化率均呈线性或二次升高(P0.05),粪中磷、铁、铜、锌的排泄量呈线性或二次降低(P0.01),保持钙磷比不变,钙、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饲粮保持钙水平不变和钙磷比不变添加植酸酶可分别替代0.91、1.27 g/kg的无机磷,减少24.70%、34.48%的粪磷排泄量。4)钙磷比不变(1.25∶1.00)组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钙水平不变[高钙磷比(1.35~1.63)∶1.00]组饲粮(P0.01),且粪矿物质的排泄量极显著减少(P0.01)。综上所述:1)在本研究条件下,在低无机磷、低钙磷比(1.25∶1.00)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养分消化率的效果更显著。2)以表观可消化磷为标准,母猪饲粮的钙磷比为1.25∶1.00时,添加植酸酶可减少1.27 g/kg的磷添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当日粮钙磷比一定时,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随机选取(135±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117只,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3个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 300、4 300、6 300IU/kg;设3个钙水平,分别为2.0%、2.4%、2.8%,钙磷比固定为1.7∶1,配制9组试验日粮,分别为:Ⅰ组(2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Ⅱ组(4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Ⅲ组(6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Ⅳ组(2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Ⅴ组(4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Ⅵ组(6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Ⅶ组(2 300IU/kg维生素D+2.8%钙)、Ⅷ组(4 300IU/kg维生素D+2.8%钙)、Ⅸ组(6 300IU/kg维生素D+2.8%钙)。预试期13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各组水貂料重比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最低。钙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2)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粗脂肪消化率(P0.01),其中2.8%水平极显著低于2.0%和2.4%水平(P0.01)。(3)日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水貂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各组水貂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Ⅱ组钙消化率、磷消化率最高,Ⅲ组次之。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P0.01),2.0%水平可极显著降低粪钙、粪磷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P0.01)。维生素D水平对钙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粪磷、磷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2 300~4 300IU/kg维生素D水平有利于提高钙消化率、磷消化率,降低粪磷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钙磷比为1.7∶1,维生素D水平为2 300~4 300IU/kg、钙水平为2.0%时,冬毛期水貂料重比及钙、磷排放量较低,而粗脂肪、钙、磷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12):160-160
本研究是探讨紫花豌豆热处理对育肥猪粗蛋白质、氨基酸、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能量消化率的影响。日粮包括6个处理组,其中5组为豌豆日粮:未热处理组、75℃膨化组、115℃膨化组、155℃膨化组以及75℃制粒组;另外一组是无氮日粮组。无氮日粮组用来评估内源蛋白和氨基酸损失。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选用6头育肥猪(初重:69.3±2.9kg),在每头猪回肠末端安装一T型瘘管用来收集回肠食糜。每个试验期9d,在试验第6和7d收集粪样,在试验第8和9d收集回肠食糜。计算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能量表观回肠消化率以及蛋白、氨基酸校正回肠消化率,同时也计算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淀粉和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结果显示:随着膨化温度的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脯氨酸除外)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校正回肠消化率都二次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75℃制粒组有相似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精氨酸和脯氨酸除外)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校正回肠消化率,但表观回肠消化率低于75℃膨化组。随着膨化温度的增加,淀粉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线性显著增加。75℃制粒组和对照组有一致的淀粉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在各膨化组中,淀粉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没有差异(98.6%~99.7%)。然而,随着膨化温度的增加,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线性和二次显著增加;75℃制粒组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紫花豌豆膨化提高了蛋白质、氨基酸、淀粉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能量的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制粒对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却增加了能量的全消化道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10种DDGS样品和玉米在生长猪中的能量、粗蛋白(CP)、氨基酸(AA)的消化率.试验选取12头生长猪(34.0±1.41kg),采用8×12尤登方设计,试验分为8个周期,12个试验动物.在12种日粮中,其中10种以不同的DDGS样品为基础(66.7%);1种日粮以玉米为基础(97%);1种无氮日粮以玉米淀粉和蔗糖为基础.12种日粮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0.3%)作为内源指示剂.饲喂试验猪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约为其维持能量的3倍.10种DDGS样品和玉米的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SID)用直接法测定.干物质(DM)和总能(GE)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则用套算法测定.同时测定每种DDGS样品和玉米的消化能(DE).试验结果显示,不同DDGS来源的赖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在35.0% ~ 55.9%之间,标准回肠消化率(SID)在43.9%~63.0%之间.对于蛋氨酸(Met),SID在73.9%~84.7%之间.然而,除了蛋氨酸和赖氨酸,必需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在样品间的变异幅度较小,大约在6~8个百分点(例如: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分别为64.0%~70.6%、74.1%~~ 80.1%和67.4%~75.3%).玉米中的色氨酸SID(72.8%)比DDGS中的低(P<0.05),但是对于除了精氨酸以外的其他必需氨基酸,玉米的SID都高于DDGS 的SID(P<0.01).10种DDGS样品干物质的消化能在14.16~15.95MJ/kg之间(P<0.001),玉米的消化能为16.09MJ/kg.得出结论,赖氨酸的SID和AID随着DDGS样品不同而变化,但对于其他的氨基酸,SID和AID在各样品之间相对比较接近,只有大约6~8个百分点的差别.确定导致赖氨酸消化率变异的原因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以避免饲料加工过程对赖氨酸消化率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日粮精料进食水平对肉牛真胃食糜营养流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650kg左右荷斯坦(Holstein)公牛3头,安装有瘤胃、真胃瘘管,按3×3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饲喂粗料进食量相同而精料不同的3种日粮,以三氧化二铬(Cr2O3)作真胃食糜标记物,全收粪法收集粪样,测定真胃食糜和粪中的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及在瘤胃内、真胃后段消化道(简称肠道)内的表现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精料进食水平对瘤胃及全消化道的OM、NDF、ADF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精料水平明显影响到达真胃的OM和蛋白质量(P<0.05),但全消化道CP表观消化率没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日粮对育肥羔羊小肠养分吸收率的影响。选用体重30 kg左右,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3只哈萨克育肥羊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采用醋酸镱(Yb-Ac)、锂铬乙二胺四乙酸(LiCr-EDTA)分别作为消化道固相和液相食糜标记物测定小肠食糜流量。结果显示,增加全混合日粮中CP水平可显著提高育肥羊N的进食量、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和N沉积(P<0.05),显著提高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对小肠食糜流量无显著影响(P>0.05);提高日粮CP水平对十二指肠食糜除EE和嘌呤外的营养成分流量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仅对回肠食糜中CP、粗灰分(Ash)、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流量的影响显著(P<0.05),且对CP、Ash、DM、NDF和ADF的小肠吸收率影响显著(P<0.05)。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增加日粮CP水平对其在育肥羊体内的消化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粗蛋白水平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TMR)对2岁雄性梅花鹿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全混合日粮精粗比分别是A组65∶35;B组55∶45;C组45∶55;D组35∶65。结果表明,A、B组在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采食量、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钙吸收率、磷吸收率等方面与C、D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A、B间除磷吸收率外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处理组B磷吸收率显著高于处理组A(P<0.05);B处理组的钙吸收率高于A处理组(P=0.05);不同处理组在蛋白质日沉积量和蛋白质日均代谢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玉米秸为粗饲料条件下,比较羊驼与绵羊对2种精粗比饲粮干物质采食量、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环境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等方面的差异。试验选用1岁左右羊驼[体重(25.8±4.7) kg]与绵羊[体重(28.3±5.8) kg]各4只,试验采用有重复的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5(MS)和7∶3(LS)的饲粮。结果表明:1)羊驼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绵羊(P<0.01),羊驼对粗脂肪、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羊驼瘤胃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以及pH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而乙酸含量显著低于绵羊(P<0.05);羊驼总嘌呤衍生物、尿酸和尿囊素排出量与绵羊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羊驼对MS饲粮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绵羊对MS饲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羊驼MS饲粮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LS饲粮(P<0.01)。羊驼饲喂MS饲粮瘤胃中pH、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丙酸含量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绵羊饲喂MS饲粮瘤胃中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S饲粮(P<0.01),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LS饲粮(P<0.01);羊驼饲喂MS饲粮瘤胃中乙丙比显著低于LS饲粮(P<0.05)。2种动物总嘌呤衍生物和尿囊素排出量在2种饲粮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羊驼饲喂MS饲粮时尿酸排出量显著高于LS饲粮(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秸为粗饲料条件下,羊驼与绵羊对2种精粗比饲粮干物质采食量、瘤胃环境以及表观消化率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