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羊在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氮沉积和尿嘌呤衍生物的排出规律。选择12只体况健康的9月龄、体重(47.21±3.35)kg杜×寒杂交绵羊公羊,试验日粮为12种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颗粒饲料,采用12×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进行4期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每期19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5 d,采用全收粪、尿法。结果表明: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尿氮排出量和氮沉积量均显著提高(P<0.05),日粮精粗比对粪氮排出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氮沉积量与氮采食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72,P<0.05);尿中尿囊素排出量和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均随日粮精粗比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排出量占总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比例变化范围分别为69.92%~84.76%、2.89%~7.58%和9.39%~25.04%。日粮精粗比对粪氮与尿氮有不同的影响,对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影响显著;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与尿氮排出量存在着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Y=0.429X+0.324(R2=0.8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采食水平下肉羊氮沉积和尿中嘌呤衍生物(PD)的排出规律.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重为(41.3±2.8)kg的杜寒杂交绵羊公羔,随机平均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自由采食量的70%和自由采食量的40%3个干物质采食水平饲喂,试验期为12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5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采食水平的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均显著上升(P<0.05),粪氮和尿氮排出量均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与摄入氮之间存在线性相关(R2=0.92).尿中PD排出量和微生物氮(MN)产量均随采食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嘌呤氮指数(PNI)与氮沉积率和氮吸收率均表现出相同变化趋势.由此可见,PD排出量与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DOMI)以及MN产量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21.41X-1.81(R2=0.94)和Y=0.91X+2.57(R2=0.94);PNI能够将氮平衡和PD排出量有机结合起来,用于评价饲粮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限饲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4只体况相近的3岁东北梅花鹿公鹿,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同一种日粮,分4个不同限饲水平A(2.5kg/d)、B(2.0kg/d)、C(1.5kg/d)、D(1.0kg/d),利用尿嘌呤衍生物法并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限制饲喂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嘌呤衍生物组成及排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进食量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的关系及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49%~56%尿囊素、35%~38%尿酸、6%~15%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限饲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酸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消化干物质DDM(Ir=0.8592,n=16,P<0.001)和可消化有机物DOMI(r=0.8605,n=16,P<0.001)与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限饲使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使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限饲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沉积量(P<0.05),且随饲喂量降低,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D水平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梅花鹿维持需要,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取3头24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母水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象草22.93kg+精料1.19kg/d(处理A)、象草18.63kg+精料2.07kg/d(处理B)和象草14.33kg+精料2.96kg/d(处理C)3种不同精粗组合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随着精料水平的上升,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递增趋势(P<0.05);粪氮和尿氮呈递减趋势(P<0.05);氮平衡和能量消化率明显增加(P<0.01);尿中PD的排出量显著升高(P<0.05);肌酸酐的排出量稳定在40mmol/d左右,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6.
本试验旨在探讨牦牛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对饲粮氮水平的响应规律,并基于此估测了瘤胃微生物氮(MN)产量,以期为高寒牧区牦牛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选取4头体重[(192±12)kg]相近、年龄(3岁)相同的去势公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将牦牛分为4组,各组饲粮氮水平分别是1.03%、1.95%、2.85%和3.76%,每组1头;试验分为4期,每期21 d,包含15 d的预试期和6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牦牛尿中PD主要由尿囊素和尿酸组成,尿囊素/PD和尿酸/PD分别为0.69~0.76、0.23~0.30,黄嘌呤与次黄嘌呤的含量极少。当饲粮氮水平升高时,尿中PD、尿囊素、尿酸以及马尿酸排出量均线性增加(P0.05),而尿酸/PD和嘌呤氮指数(PNI)均线性降低(P0.05)。瘤胃细菌嘌呤碱基(RNA当量)含量、瘤胃细菌氮含量以及瘤胃MN产量都随着饲粮氮水平升高而线性增加(P0.05),但饲粮氮用于合成MN的效率[即瘤胃MN/食入氮(NI)]却线性降低(P0.05)。基于尿中PD排出量(mmol/d)和瘤胃MN产量(g/d)与NI(g/d)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构建了如下数学模型:PD=0.58NI+18.28,MN=0.18NI+22.18。综合得出,当牦牛饲粮氮水平为2.85%时,牦牛瘤胃M N产量最大,为42.60 g/d,而PNI以及饲粮氮用于合成M N的效率却在低氮(1.03%)条件下达到最高,这一结果揭示了牦牛对低氮饲粮中氮素营养高效利用的特点,解释了牦牛对青藏高原饲料营养匮乏的适应性的营养机理。  相似文献   

7.
绵羊的日粪尿排泄量是其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对于农区舍饲或半舍饲养羊业来说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效益指标。近年来,甘肃东部农区的养羊业逐步向舍饲半舍饲和良种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正确评价农区舍饲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两期共7次舍饲绵羊不同季节和饲草期日排粪量、粪尿排泄次数、分布规律的测定以及排粪量与体重和采食量相关和回归关系的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肉羊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影响着肉羊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着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肉羊养殖经济效益,就需要设法提高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而在肉羊的养殖过程中,影响肉羊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肉羊自身因素,即品种因素、遗传因素等,日粮因素,包括日粮的适口性、日粮的营养价值等都会对肉羊的采食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日常的饲养管理,如环境管理等也会其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庆华  聂芙蓉  习钊 《饲料工业》2006,27(16):37-39
试验选取杜寒F1羔羊(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34只,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研究黄霉素对其体增重及花生秧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霉素使羔羊日增重比对照组(149.6g/d)提高34.6%(P<0.05);羔羊对花生秧的采食量提高25.4%(P<0.05)。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7):55-57
为了探讨全混合日粮(TMR)对舍饲滩羊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健康、生长发育正常、体重相近(P0.05)的滩羊母羊20只,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精粗分饲组和TMR组2组,每组10只,于同等饲养环境下的2个圈舍内分别进行饲养,测定各组滩羊的增重、采食量,并计算饲料报酬。结果表明:TMR组与精粗分饲组相比,其日增重增加14.43%,日采食量提高3.57%,每日纯利润增收0.67元。说明采用TMR不仅可以加快滩羊的日增重,还可以提高其采食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环境温度与家禽采食量、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禽属恒温动物,体温一般在40~44℃,其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3~25℃(不包括雏禽).在适宜环境温度下,家禽的调节机能健全,体温基本上保持不变,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时,家禽的调节机能不完善,尤其对高温的反应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家禽皮肤无汗腺,又有羽毛紧密覆盖.现就环境温度与家禽采食量、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能量浓度相近,粗蛋白水平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TMR)对休闲期雄性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泄量及体增重等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4x4拉丁方设计,全混合日粮精粗比分别是A组65:35,B组55:45,C组45:55,D组35:65。试验结果表明:TMR精粗比对休闲期梅花鹿尿囊素、尿酸、PD日排出量影响显著(P〈0.05),对黄嘌呤+次黄嘌呤、肌酐日排出量影响不显著(P〉0.05),精粗比55:45时尿囊素日排出量最大,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尿酸、PD日排出量在精粗比45:55的C处理组最大,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TMR精粗比对休闲期梅花鹿饲料单价、试验期饲料成本、平均日增重、体增重、料肉比及体增重成本均存在明显影响,特别是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每千克体增重饲料成本相差极大,精粗比35:65约是精粗比45:55的2倍。  相似文献   

13.
常温与高温季节肥育猪主要营养素采食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常温环境(猪舍温度为16—25℃)与高温环境(猪舍温度为28—35℃)下,分别选用体重约为15、30及60kg三个生长阶段的大白×长白二元杂交猪共6批次,每个生长阶段1批,每批猪2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以组为单位分栏饲养,进行常温环境与高温环境生长育肥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持续高温环境下,15—30、30—60、60—90kg的试验猪日采食量较常温环境下分别下降9%、14%及20%;日增重分别下降11%、21%及23%;料肉比分别增加0.05、0.23、0.14。高温环境能显著降低生长肥育猪日采食量及日增重(P<O.05),其影响随着猪体重的增加而加大。建议在持续高温季节,提高生长肥育猪日粮营养浓度10%—20%。  相似文献   

14.
将模拟采集牧草标样法、全收粪法和两级离体消化相结合,测定放牧绵羊的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研究结果显示:冬春季、夏季和秋季绵羊的放牧采食量分别为462.16g/d±88.21g/d、1544.76g/d±263.02g/d、954.59g/d±179.51g/d,三季间差异极显著(P<0.01);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9.91%±9.25%、53.07%±1.33%、52.57%±2.85%,三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蚯蚓抗菌肽对贵州黄鸡采食量及料肉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蚯蚓抗菌肽为材料,对贵州黄鸡的日采食量及料肉比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确定雏鸡日粮配方中粗样品的添加量分别为0%、0.6%、0.8%、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实验研究表明,绵羊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鲜粪量有所减少,粪中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大,但只有处理1.33羊/hm2·138天与6.67羊/hm2·138天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放牧率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相比,以8月份粪中干物质含量最低;在各种处理之间,放牧绵羊全天干粪量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日采食量显著减少,而同一放牧率不同放牧时期的日采食量保持相对稳定。粪便的干重与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很小,与干物质消化率呈负相关。放牧绵羊白天排粪量为晚上的2倍,但粪中干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差异,同时,不同放牧率和不同放牧时期对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等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取345只6月龄、体质量(30±5) kg的滩羊(163只公羊和182只母羊),饲喂时采用颈夹方式固定羊,且对其不限定运动的情况下进行饲养,饲喂相同颗粒饲料,过渡期15 d,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出每只羊的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 RFI)后,将羊分别归入高RFI组■、中RFI组■和低RFI组■。使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相同性别的滩羊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1)低RFI组滩羊RFI和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显著低于高RFI组和中RFI组滩羊(P<0.05);滩公羊高RFI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中RFI组(P<0.05),但其他各组滩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RFI组滩羊饲料转化率(FCR)显著高于中RFI组和低RFI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个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2)滩羊初始体质量、结束体质量及中间代谢体质量以及ADMI和结束体质量及中间代谢体质量之间呈显著的强正相关(P<0.05);FCR与AD...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 g,粗饲料自由采食,研究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Ⅱ组的有机物、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处理Ⅲ组(P<0.05);处理Ⅱ、Ⅲ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Ⅰ组(P<0.05);不同处理组较对照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对照组和不同处理组的骨重和净肉重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Ⅲ组的屠宰率、净肉率显著高于处理Ⅰ、Ⅱ组(P<0.05);但是处理Ⅲ组的屠宰体重、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处理Ⅰ、Ⅱ组(P<0.05);肉骨比随着轻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P<0.05)。以上结果说明轻度盐碱化混播牧草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可以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改善绵羊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全自动饲料消耗测定系统记录了111只北京鸭21~42日龄的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及采食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采食规律。结果表明:鸭群进入不同位置测定站的次数有显著差异。肉鸭基本全天采食,在4∶00以后采食次数开始增加,至6∶00~8∶00达到全天采食高峰,16∶00~18∶00达到全天第二个采食高峰,18∶00~20∶00是全天采食次数最少的时段。剩余采食量呈正态分布,表明在现有群体中改良饲料转化效率有很大空间。剩余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呈中度相关(R=0.52)。研究发现采食量是影响剩余采食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北省冀东地区5个养殖区1 962头奶牛的调查,研究了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生与采食量、产乳量和体况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率为1.60%-4.61%(平均1.90%),其采食量、产奶量和体况评分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牛(P〈0.01),该病主要发生于年产奶量在6 500-8 000 kg的高产奶牛,产后突然急剧增加精料可能是该地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