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是天水市秦州区4大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历年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本文在分析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苹果是天水市秦州区发展最早、最主要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苹果桧柏锈病在秦州区大面积发生,该病害的发生蔓延给全区苹果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苹果桧柏锈病的分布及危害、病原及寄主、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怀滨 《甘肃农业》2016,(17):20-21
马铃薯是一种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多用途经济作物。天水市秦州区属暖温半湿润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快,产出的作物品优味佳,且土壤条件良好,富含有机质和钾素,适合马铃薯原种繁殖和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生产面积和生产水平在天水市及全省都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当前秦州区马铃薯生产存在单产低、种子退化严重、品种混杂等问题,为筛选适宜秦州区大面积种植且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的马铃薯品种,特安排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是天水市秦州区最具生产、市场优势和开发前景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全区年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生产上马铃薯应用品种较多,但大多数是中晚熟品种,相当一部分品种退化严重,纯度不高,品质差,产量低,缺乏抗病、丰产、商品性好的中早熟品种。秦州区引进5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对其生物特性和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观察鉴定,希森6号、苏兰1号、荷兰15号表现较好,可在秦州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一、马铃薯产业现状㈠马铃薯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区域马铃薯产业是秦州区近几年来一直重点发展的农业项目之一,为了保证全区马铃薯生产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秦州区提出了"推动、发展、提高"三位一体的产业开发思路。该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播种1万公顷左右,平均每公顷产22500公斤,分布在全区16个乡镇。地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秦州区蔬菜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取向,坚持走"调结构、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发展路子,积极实施西菜南移战略目标,在巩固提升藉河川道区现有蔬菜面积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秦州区西南部蔬菜产业发展潜力,促进蔬菜产业规模经营;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富区的主导产业,实现全区农业经济的新跨越,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本文在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为例,分析了病虫害持续发生危害的原因,总结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复种大蒜套种胡萝卜是天水市秦州区近年来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通过种植互补型作物,实现两年三熟,是高海拔地区增产效果明显的最佳栽培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秦州区蔬菜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市场监管及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天水市秦州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发展目标,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求发展,全区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农产品加工、创新产业园区培育、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新产业形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阐述了天水市秦州区农村创业创新基本现状及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的根本出路。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水市秦州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当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冰莲  杨建太 《甘肃农业》2011,(5):92-92,94
秦州区由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处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雨量稀少,降雨集中且相对变率较大,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秦州区总耕地面积6.36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02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8.93%,由于集中降雨期与作物的需水关键期差位大,使得水分利用率偏低,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大因素,常导致全区大多数耕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实践表明,秦州区旱农区大幅度增产,就可实现全区农业的大丰收,就可实现全区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天水市秦州区呈加重发生趋势,已严重威胁到马铃薯生产安全。如何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掌握其流行规律,是科学指导防治,提质增效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天水市秦州区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和地块、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马铃薯、玉米后期管理及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天水市秦州区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产量与全区粮食总产直接相关,而品种是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了伟隆105、吉祥1号等8个适宜于全区海拔1 800 m以下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陇东南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全区总面积2442km^2,年平均气温11.5℃左右,无霜期160d-215d,日照时间1853h-2267h,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因全区地形错综复杂,各乡镇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经长期探索,形成了多种地膜覆盖栽培和多熟立体种植模式,这些先进实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水市秦州区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本文就秦州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全省林业区划的基础上,根据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不同区域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差异性,对全区林业行业内部的用地进行了规划分区,提出不同分区特点和保护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天水市秦州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区,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发展循环农业可以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通过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及生产、生态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使资源得到多层次利用,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有限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全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天水市秦州区葵花产业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以及秦州区葵花生产的自然禀赋和生产状况,并提出了秦州区葵花产业化发展的技术需求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