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杂交油菜黔油18号制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施纯N增加到300kg/hm^2时,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562.4个)、单株总茎枝数最多(50个)、产量表现最好(1068.01kg/hm^2),在本试验条件下,黔油18号制种高产施肥水平以施纯N3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由湖北省杂交油菜开发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古浪县农技推广中心联合 ,在古浪县二阴山旱地建立了双低油菜杂交制种示范基地 ,并进行了杂交制种油菜的覆膜栽培试验 ,结果覆膜种植制种油菜籽产量达 1312 5kg/hm2 ,较露地种植可增加制种油菜籽 2 85 0kg/hm2 ,增产率达 2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便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目前已成为全省乃至国内知名的蔬菜制种基地。近年来河西走廊南瓜杂交制种发展较快,其制种产量达375~450kg/hm^2,产值达3.75万~4.50万元/hm^2。笔者根据多年的育种实践,总结出了河西走廊南瓜杂交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酒泉市的制种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蔬菜制种深受农民欢迎.甜椒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高,发展很快,但甜椒杂交制种是一项技术性强、管理要求严格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甜椒杂交制种技术,制种产量达225~300 kg/hm2,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单晚稻冬闲田种植油菜,结果表明:冬闲田油菜产量可达3480kg/hm^2,能为农民增收15085.65元/hm^2。因此,稻区冬油菜种植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耕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油菜杂交优质化已成为青海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主流,但在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慎重选择制种基地、签订制种责任合同、加强制种中间环节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油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热量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早、中、晚熟制种品种,形成区域化杂交玉米制种总结出杂交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使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达5250—6750kg/hm^2。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油菜良种更新换代对改进油菜品质、提高油菜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利用油菜杂交优势发展油菜生产,对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上升,需种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优质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油菜种子市场局面混乱,给优质杂交油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我们积极研究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经过不断的尝试、揣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米质优。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杂交中稻中熟种和杂交晚稻迟熟种推广。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可在浙江省及邻近省籼稻区种植;作连作晚稻栽培时,可在浙中、浙南低海拔地区种植。2004~2005年在浙江衢州市早夏制种,一般产量2300kg/hm^2,高产田块可达3400kg/hm^2。现将其早夏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