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日本关于麦类赤霉病的研究,在麦类作物栽培较多的1960年以前开展较多。那时,初步弄清了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许多问题。此后随着麦作面积锐减,研究工作趋于停顿。然而,水田轮作的扩大,麦田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2.
前言随着“水田利用再编对策”的贯彻,轮作旱地麦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加,人们担心麦作主要病害——麦类赤霉病的发生。现已明确,赤霉病的发生受气候影响很大。长期降雨和高温下,该病有大发生的危险。九州是日本麦作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该病历来危害最重的地区。为此,本文以九州地区发 相似文献
3.
4.
5.
普通型玉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吉林省普通型玉米锈病菌孢子飞散、传播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菌夏孢子白天飞散数量略多于夜间;小雨天捕获的孢子数量可比晴天多2倍左右。空中孢子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度(x)和孢子数量(y)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y=19.24exp(-0.027 89x)描述。在锈病的近程传播中,距菌源区距离(di)和锈病的发病程度(xi)的关系呈S型曲线,顺风向传播梯度可用Xi=505.27exp(-0.058 3di)描述;侧风向传播梯度可用Xi=988.32exp(-0.115 9di)描述。在菌源较多情况下,玉米锈病在1个月时间内顺风向传播距离大约为90~100 m;侧风向传播距离为50~60 m。玉米生育后期锈病在田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6.
7.
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小孢子培养研究对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麦类作物小孢子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供体植株的生长和收获、小孢子的预处理方法、小孢子的分离和纯化、影响胚胎发生的因素和胚状体的再生等,同时介绍了有关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分子生化机理的研究进展。为了促进小孢子由配子体发育向孢子体发育途径的转变,常采用物理、生理、化学等处理诱导雄核发育。离体小孢子培养以及有关细胞学和分子生化方面的研究将为明确雄核发育机理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分离鉴定出一些在小麦小孢子胚胎发生时表达的胚胎专一基因,但小孢子胚胎发生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8.
麦类作物赤霉病抗性离体筛选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麦类作物最主要的世界性病害,在湿热的流行年份不仅减产严重,而且受过赤霉病菌毒素污染的籽粒对人类和畜禽有害,严重影响籽粒的品质。目前对赤霉病尚缺乏有效的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最好的防治途径仍然是对抗性或耐性基因型的选育。但在赤霉病抗性选择的各种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本文以小麦为重点,介绍了赤霉病抗性离体筛选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毒素抗性和田间实际抗性的相关性、适宜的毒素筛选浓度、植物组织对毒素的差异反应、菌株与作物品种的互作,并讨论了抗性选择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在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地区小麦赤霉病为害严重,但美国爱达荷州南部对该病最近才有报道。1982年和1984年小麦开花期该州比常年阴雨连绵,赤霉病在中南部、东部的喷灌麦田大流行。发病田全部植株罹病,一些田块减产高达50%。赤霉病是由镰刀菌属若干个种引起的,包括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 F. Culmorum(W. G. Smith)Sacc., F. nivale(Fr.)Ces.和F.avenaceum(Cordaex Fr.)Sacc。在加拿大和美国中西部F.graminearum是引起小麦穗枯和玉米穗腐的优势种,麦类-玉米 相似文献
11.
12.
为寻找小麦赤霉病的强拮抗菌,探索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对四川地区广泛种植的小麦品种川麦107的内生拮抗菌进行了研究.利用直接堆砌法培养6 d的结果表明,4个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L16菌株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分离的其他3个菌株,其平均抑菌圈达到2.2 cm.L16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炭疽病菌等都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在室外条件下仍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根据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L16菌株为链霉菌属的金色类群(Series Aureus).因此,L16菌株作为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材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麦类作物产量形成与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产量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作物学家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尽可能地阐明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当然,产量形成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同化物的积累(源).然而,结实器官(库)本身在产量形成过程中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激素也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参与产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假禾谷镰刀菌是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同时也可引起小麦赤霉病。为明确假禾谷镰刀菌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研究从山东省商河县小麦茎基腐病重病田块分别采集苗期和成熟期小麦病株,通过分离鉴定发现,苗期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此外,在小麦苗期田间的玉米秸秆上能够观察到尚未成熟的子囊壳,对子囊壳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发现其包含禾谷镰刀菌和假禾谷镰刀菌形成的子囊壳。在小麦成熟期,从小麦赤霉病病穗中也分离到了假禾谷镰刀菌。这是山东省首次报道假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综上,在小麦茎基部和穗部均能分离到假禾谷镰刀菌,且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结合当前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发生以及普遍秸秆还田的现状,推测假禾谷镰刀菌可能会助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菌孢子保存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载有稻瘟病菌孢子的滤纸置于不同温度和干燥条件下保存,经分期测定,室内干燥保存,经10个月,不论是孢子活力和致病性一般均可维持原有水平。低温干燥保存则能保存更长的时间。这样解决了目前人工接种中稻苗和孢子的培养难以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小麦科技工作者对小麦与赤霉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互作过程中寄主相关的防卫反应基因、赤霉病菌的致病机理及抗病转基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小麦赤霉病抗性是由2~3个主效基因和几个微效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在3BS、5A、6BS等染色体上均发现了与赤霉病抗性相关的QTLs.其中相关的分子标记可以直接用于小麦抗赤霉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运用双向电泳、cDNA文库构建、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构建等方法已经分离到很多受赤霉病菌诱导的抗病相关蛋白(或基因),如:β-1,3-葡聚糖酶、病程相关蛋白、细胞色素P450及几丁质酶基因等.通过小麦转基因,已经获得了小麦对赤霉病菌的初步抗性.但是这种抗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延迟赤霉病菌的侵染,而最直接的小麦抗赤霉病基因还有待于发掘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19.
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对2016年自该省11个县(市)分离的113株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最低抑制浓度为4μg·mL-1,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变化范围为0.010~0.237μg·mL-1,平均EC50为0.057±0.041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菌群体中虽然出现了对戊唑醇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仍有81.4%的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可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041±0.016μg·mL-1)作为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LSD法)及SPSS聚类结果均显示,同一县(市)内的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变化范围为1.10~14.23,而除周口沈丘及洛阳孟津菌株外,其余地区菌株对戊唑醇敏感性差异不明显,对戊唑醇的EC50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038~0.101μg·mL-1,相差2.66倍;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与其对多菌灵、咯菌腈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戊唑醇依然可以应用到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上,但生产中应持续监测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应用赤霉病菌粗毒素测定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孺孢菌属(HeIminthospor-ium)等6个属14个种的真菌毒素具有致病选择性。作物育种上已成功地利用寄主选择性毒素筛选抗燕麦维多利亚叶斑病(H.vict-oriae)、甘蔗眼斑病(H.Sacchari)和高梁根腐病(P.circinata)等作物群体。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rella Zeae(schw) petch〕毒素的寄主选择性研究尚少报道。1980年郑元梅研究结果,小麦赤霉病菌粗毒素对小麦根、芽、植株的生长及芽尖、子房愈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987年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