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完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领街申报绿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加强药材传统炮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2.
刘之杨  熊晚珍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23-1224,1234
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3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茶叶有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文化遗产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岳西翠兰竹山古茶园。笔者研究了大别山片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相似文献   

4.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山碧螺春茶是中国10大名茶之一,为全国第28种、江苏省第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本研究探讨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对策,并建议:(1)向农业部登记相应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洞庭山碧螺春茶”;(2)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各种农业文化遗产;(3)加强洞庭山碧螺春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5.
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湖北省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8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理标志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茶叶种植与饮茶起源久远,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与茶类地理标志资源。从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茶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并分析了茶叶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保护与传承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加强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资料挖掘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8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陕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省茶类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没有茶文化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陕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该省:①深入揭示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③充分利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与名茶农业品牌类遗产;④加强茶类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武陵山片区五峰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安徽茶类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分析了安徽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①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挖掘与整理与茶类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③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④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茶类品牌。  相似文献   

12.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湖南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湖南省茶类资源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有3项与湖南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了湖南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提出如下建议:(1)揭示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2)加强保护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  相似文献   

14.
邓村绿茶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邓村绿茶是湖北省茶类中第一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探讨了邓村绿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了邓村绿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对策,并建议"邓村绿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建立国家推荐性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邓村绿茶》;对邓村绿茶制作技艺实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相似文献   

15.
边销茶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有25家定点生产企业。我国边销茶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原有1种国家原产地标记,有2项国家级、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中华老字号"、5件"中国驰名商标"。本文介绍边销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并提出几点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大别山区黄冈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地理标志申报、质量标准建立、品牌培育、旅游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了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制品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粮食制品中,有3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9项国家级、2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我国粮食制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以及其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今后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对武陵山民族地区6个县新型城镇化的实地调研,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当地政府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面对“四化”的新形势,武陵山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十分明显,主要是城镇规划无序滞后,产业发展先天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建设资金欲求无门,政策“洼地”严重失衡.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了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湘鄂渝黔民族地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理标志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湘鄂渝黔民族自治地方(5个自治州与24个自治县),具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与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28种,注册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地理标志商标17件,登记了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有12种。该文从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介绍该民族地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进展,并建议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实现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等。  相似文献   

20.
信阳市位于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含5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市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信阳市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从地理标志申报、专用标志使用、品牌培育、国家质量标准、工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双重保护、旅游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