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张雷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42-145
在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基础上,从进一步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玉米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入手,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对旱地玉米产量和降水利用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双垄秋覆膜沟播栽培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玉米产量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种前覆膜和半膜覆盖栽培分别增产16.13%和46.08%,增产效果明显;水分生产率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播种前覆膜和半膜覆盖栽培分别提高34.5%和57.8%。  相似文献   

2.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已成为甘肃省旱作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技术。近几年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每年以百万亩的速度发展,2010年全省已种植1000万亩。由于此项技术的带动,促成了甘肃成为全国的玉米生产大省,对于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新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m以上,年均气温6.3℃,无霜期130~180d,粮食生产以旱作农业为主。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在300~450mm左右,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种植早熟玉米、马铃薯、小麦、胡麻、荞麦等作物,单产低,群众收入少,生活困难。严酷的自然环境严重制约着旱作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全州经济发展的“瓶颈”。自2006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我州的旱作农业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  相似文献   

4.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农业科技工作者近年来研究探索出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具有充分纳蓄降水和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双重功效。为了进一步细化技术,做到因地制宜,于2009年在临夏州的广河县开展了玉米不同覆膜方式试验,以测定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京郊平原地区玉米品种等雨播种适宜播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近年来北京地区持续干旱,自2006年起玉米生产开始由灌溉栽培转向雨养旱作生产,随之带来利用自然降水播种导致播种时期的不确定性,品种选择不当将导致严重减产,品质大幅下降。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期播种探明京郊平原地区主栽玉米品种的生育天数的变化,确定争取高产的适宜播种时期,为京郊平原地区雨养旱作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农作物都不适合生存在较为干旱的环境中,而马铃薯是一种抗干旱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具有全年可播种的特点。但是如果在较为干旱的地区播种马铃薯,其产量就会明显下降,不利于种植户收益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要想切实提高干旱环境中马铃薯的产量,就需要种植人员积极探究可提高其产量的新种植方法。而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出现,为干旱环境中马铃薯产量的显著提高开辟了新途径。就旱作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由于全省的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甘肃省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施解决了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玉米种植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瓶颈难题,加速了玉米产业的飞跃发展.然而,近几年我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应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远远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张斯琴 《种子世界》2021,(10):0099-0101
科尔沁位于内蒙古半干旱区域,水资源有限,覆膜灌溉等措施对当地春玉米生长以及产量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次研究在不同覆膜灌溉状态下,对科尔沁地区春玉米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就研究结果可知,科尔沁地区在进行春玉米种植时,选择垄沟全覆膜雨养模式,即垄沟比为 50∶30,灌溉量在 38mm 时,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玉米产量较高,且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可在科尔沁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梁楠 《种子科技》2019,(10):34-34
对于东北地区来说,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模式需要进行更新改造。锦州地区的天气环境偏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玉米是锦州地区的主要栽培作物,常年播种且面积广大。锦州市的水资源不是非常充足,基于此,对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雅 《种子科技》2023,(10):58-60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是许多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的主要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等,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文章论述了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原州区旱作农业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在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进行玉米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全膜覆膜的玉米植株的高度和穗位高均高于半膜覆盖和对照,说明全膜覆盖玉米植株生长量大;穗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表现为全膜覆盖高于或接近半膜覆盖,且明显优于露地栽培。因此,在作物单产水平低的旱作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旱作农业区的玉米质量和产量影响因素,对现阶段玉米有机旱作栽培新技术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旱作玉米种植区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希望能为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大户、示范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京郊主栽玉米品种等雨播种安全期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 比较分析了京郊主栽玉米品种生育期的伸缩性及产量表现。试验结果显示, 安全生长期内参试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与播种日期呈显著负相关, 晚熟品种生育天数增减幅度大于早熟品种。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地区不同熟期主栽玉米品种适宜播种时期和临界安全播种日期。为京郊玉米雨养旱作生产的品种选择和安全播种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曹敏 《种子科技》2017,(8):142-143
为了更好地提高土壤地力与作物产量,从充分发挥地膜覆盖与秸秆还田两种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将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结合,于2009年4月试验开始,探讨两种技术的耦合对玉米产量、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4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临夏州的自然气候特点,通过对近些年临夏州主栽玉米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种植施肥方法,以及不同玉米覆膜栽培方式下的产量比较,并对当前临夏州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出临夏州旱作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原因在于良种与良法相配套、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以及平衡施肥技术,为临夏州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预示着将出现更多的易发生干旱的区域,伴随着玉米生长区域的不断扩张,干旱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粮食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强,甚至危及地区及全球的粮食安全。产量下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干旱的严重程度也取决于作物所处的生长阶段。此文试图从玉米植株形态、产量和产量构成、生理指标和后续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可恢复能力等几方面,就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同时就水分胁迫影响的研究方法及玉米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方面也做了阐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西北旱作农业区玉米全膜双垄播种(简称"全膜玉米")技术已推广应用多年,虽然取得不错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地膜数量投入较大、玉米生产成本较高、影响农田生态环境等。为使该技术更加完善,我们经过反复实践,成功试验出全膜玉米留茬、留膜、留秆,即"三留"过冬续种技术,将过去玉米秋收后立即灭茬收拾地膜的耕作方式改为将玉米根茬、旧地膜、秸秆全部保留过冬。该技术是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体系的延伸,对提高旱地农业降雨利用率,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军 《中国种业》2020,(10):102-103
笔者主要针对旱作农业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分别从选地整地、茬口选择、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概括一套适用于旱作农业的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促进藜麦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段军 《中国种业》2013,(12):84-84
甘肃省旱作农业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国掀起了“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旱区农业抗旱节水增收的新路子。2008年以来,金昌市农技中心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效抑蒸、增温保墒、汇流集雨等诸多技术优势的启发下,引进该项技术在灌溉农业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作物上开展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为灌区农田节水探索出了一条高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