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南阳栽培小麦历史悠久,全市各地都适宜小麦生长,但因产量瓶颈,以及干旱、洪涝、风雹、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小麦生产形势与品种布局利用提出对策,对南阳市小麦产量、质量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燕 《种子科技》2023,(22):70-72
通过详细分析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确保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要不断优化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做好优良种子选择、轮作种植方式、土壤选择和处理、科学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满足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需求,同时抵抗外部病虫害的干扰,促进小麦强壮生长,为保障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奠定基础。另外,在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小麦在我国农作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小麦种植管理以及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小麦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但是,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大,病虫害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主要针对小麦种植管理以及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小麦产量和质量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小麦种植范围广泛但是不同小麦种植地区的病虫害类型不同,应该分析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科学的防治技术以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宿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具体的小麦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麦的产量受品种、光照、昼夜温差、降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耕地面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通过小麦不同品种、不同灌溉方式、不同播种方式在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监测,研究小麦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建立与小麦的产量关系尤为重要。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的变化情况,可利用主动遥感仪器——Green Seeker进行检测。对测量数据进行筛选,建立回归模型,解析小麦冠层植被指数与产量的变化规律,寻找基于NDVI和RVI与小麦产量的最佳估算模型,并验证小麦产量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对小麦产量预测的公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牛丙芳 《种子科技》2023,(11):44-46
小麦作为我国农业种植中不可或缺的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种植产量与极广的种植范围,其生产质量与整体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与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实际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小麦高产的因素,探讨了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产量与生长环境具有直接的关联。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病菌与虫害的蔓延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产。在小麦的管理及养护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确保小麦的高质高产。基于此,文章以小麦病虫害产生原因及特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小麦病虫害的类型及防治误区,提出了具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三军 《种子科技》2019,(12):92-92,96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小麦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小麦栽培技术对产量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小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机遇。此外,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影响小麦质量的一个因素,只有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便于实现产量的提升。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重视对小麦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倩 《种子科技》2024,(3):92-94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保障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对小麦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害虫的威胁和影响,在气候变暖、农药使用单一、自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提高,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病虫害问题,给病虫害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病虫害适期防治重视结合小麦的生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提升了病虫害防治精准程度和防治效率,保证小麦在全生命生长周期均能够拥有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播种期到灌浆期不同阶段的病虫害防治要点和防治技术,以期可以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树华 《种子科技》2023,(13):108-110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生产结构上不断作出调整,小麦、大米等重要粮食作物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为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创新与应用了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极大,病虫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颗粒无收。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误区,研究了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小麦播种面积常年在66.67万hm2以上,是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小麦生产基地。为深入了解该地区气象、土壤、病虫害和品种等因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小麦生产,对2010-2019年当地气象、土壤、病虫害和品种等因素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与小麦单产存在明显关联。生长期的降水量与小麦品质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尤其是5月份的降水量对小麦籽粒品质影响至关重要,在未构成干旱胁迫的条件下,降水量与降水天数的适度减少可提高籽粒品质。土壤养分的提升可促进小麦产量的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面积,以及防治面积与总发病面积占比均与小麦的单产和品质变化趋势一致。主导品种面积占比与产量和品质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刘月俊 《种子科技》2023,(14):106-108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麦产量常年稳居世界第一,小麦质量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种类日益增多,防治难度逐渐加大,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将病虫害对小麦品质的影响降到最低是目前农业研究中必须实现的目标。文章详细分析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针对病虫害种类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小麦的种植结构已经日渐合理,但是由于受到气候、生态、种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病虫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小麦产业良好发展、产量进一步提升以及质量保障的阻碍因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仔细探讨了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氮素供应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阐述了氮素施用不当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影响小麦氮肥吸收利用的因素以及氮素代谢对小麦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为科学施氮、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土壤酸化、结块等问题,大大阻碍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所以,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长此以往,导致很多农作物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小麦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也受到环境恶化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之后主要分析了小麦病虫害防治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控制小麦病虫危害夺取今年我省小麦丰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小麦病虫害发生概况 当前,我省小麦已开始进入起身拔节期,同时小麦病虫害也陆续进入发生危害时期。由于我省小麦种植面积大,各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小麦生产水平、种植品种、播期播量、耕作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从全省情况看,对小麦生产安全影响严重的小麦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吸浆虫、纹枯病、麦穗蚜、赤霉病、白粉病和新出现的孢囊线虫病以及全蚀病等。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性作物,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维护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小麦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的生产情况来看,基层地区的很多种植户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方式,普遍表现为品种更新速度较为缓慢,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小麦,没有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田间管理不当,小麦植株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导致了病虫害发生流行率逐渐增加,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现代化小麦种植过程中就需要从科学栽培管理角度入手,深入探讨引起小麦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原因,并做好科学的栽培管理,提高植入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确保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向着纵深化方向推进。本次研究探讨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常见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自治区植保站根据小麦前期病虫害发生基数、小麦品种布局及生长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93万亩次,发生面积接近常年,略高于2012年。一、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小麦雪腐雪霉病累计发生面积72.07万亩,总体偏轻发生(2级),发病程度较去年略偏重,伊犁新源县、尼勒克县和塔城额敏县局部麦田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新华 《种子世界》2021,(7):0006-0008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资源,其种植管理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其产量以及质量均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努力防止小麦产生病虫害问题。为探讨其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方式,进行以下研究。文章以我国山东省为例,阐述其小麦种植情况,分析探讨小麦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结果显示,需要针对小麦的种植情况,合理使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以及防治方式,才能促使小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