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一、人工饲养的基本条件(一)充足的冷水性水源大鲵多喜栖于冷、清、流的水域环境之中,其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10℃~18℃。所以,人工饲养大鲵应选择具有充足且其水温最好不超过25℃,以14℃~22℃的冷水性水源较为适宜。(二)适于大鲵栖息和便于观察的饲养池大鲵人工饲养池建造于阴暗的岩石建筑拱形窑洞内;其次,人工饲养根 相似文献
3.
大鲵俗称娃娃鱼,亦叫鲵鱼、鮑鱼、四脚鱼等,分类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为我国稀有的有尾两栖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肉质白而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它不仅是席上的名贵佳肴,在港澳和海外被视为珍稀名贵补品.它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保护和繁殖大鲵,一些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娃娃鱼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仿生态人工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场建造、种苗放养、合理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鲵模拟生境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饲养的基本条件
(一)充足的冷水性水源
大鲵多喜栖于冷、清、流的水域环境之中.其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10℃~18℃。所以,人工饲养大鲵应选择具有充足且其水温最好不超过25℃,以14℃~22℃的冷水性水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8.
9.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类,是著名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现将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一般不集群,白天常单独栖居于水中洞穴内,夜间外出觅食,黎明前又回到原洞穴,早春时白天也觅食或外出晒太阳。幼鲵有集聚的习性,常成群聚于石缝中。冬季大鲵藏匿于洞穴中冬眠,每年4~12月为捕食期。幼鲵以捕食无脊椎动物为主,如虾、蟹类和昆虫。成鲵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蛙类、蛇类和啮齿类等,偶尔也摄食绿色植物。如果种群密度高且食物缺乏,则会相互残食。大鲵摄食… 相似文献
10.
11.
大鲵转入地下防空洞进行人工饲养,其能较快地适应防空洞内恒温无光的环境,生长情况良好。注重疾病防治工作,加强观察和换水;投放大鲵前应进行消毒;发现病鲵应及时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珍稀动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及科研价值,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将为这一珍稀物种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两栖物种,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对于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贡献。本文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旨为这一珍稀物种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8,(11)
一、大鲵的生态习性
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一般不集群,白天常单独栖居于水中洞穴内,夜间外出觅食,黎明前又回到原洞穴,早春时白天也觅食或外出晒太阳。幼鲵有集聚的习性,常成群聚于石缝中嬉戏。冬季大鲵藏匿于洞穴中冬眠,每年4—12月为捕食期。幼鲵捕食无脊椎动物为主,如虾蟹类和昆虫;成鲵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蛙类、蛇类和啮齿类等,偶尔也摄食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16.
从池塘环境选择、仿生态环境建设、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甲鱼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以指导甲鱼养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别提取4育龄汉中人工流水养殖和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测定其营养元素、氨基酸含量及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仿生态养殖大鲵较人工流水饲养大鲵肌肉更具开发价值。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的平均粗蛋白含量高于人工流水饲养大鲵3.85%;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含有大量优质蛋白,EAA/TAA较人工流水饲养大鲵高11.37%,且矿物质含量丰富。由此看出,4育龄仿生态养殖大鲵具有更重要的市场价值,具有高蛋白及脂肪的特点,口味鲜美,应对其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