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人工饲养的基本条件(一)充足的冷水性水源大鲵多喜栖于冷、清、流的水域环境之中,其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10℃~18℃。所以,人工饲养大鲵应选择具有充足且其水温最好不超过25℃,以14℃~22℃的冷水性水源较为适宜。(二)适于大鲵栖息和便于观察的饲养池大鲵人工饲养池建造于阴暗的岩石建筑拱形窑洞内;其次,人工饲养根  相似文献   

3.
大鲵俗称娃娃鱼,亦叫鲵鱼、鮑鱼、四脚鱼等,分类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为我国稀有的有尾两栖动物,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的肉质白而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它不仅是席上的名贵佳肴,在港澳和海外被视为珍稀名贵补品.它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为了保护和繁殖大鲵,一些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套简单另学的人工仿生态黄鳝自然繁殖方法,以解决差鳝购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娃娃鱼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仿生态人工养殖技术,包括养殖场建造、种苗放养、合理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鲵模拟生境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泳 《河南农业》2011,(7):53-53,64
一、人工饲养的基本条件 (一)充足的冷水性水源 大鲵多喜栖于冷、清、流的水域环境之中.其水温变化范围控制在10℃~18℃。所以,人工饲养大鲵应选择具有充足且其水温最好不超过25℃,以14℃~22℃的冷水性水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大鲵的生态习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刚 《农技服务》2010,27(5):611-612
阐述了大鲵的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性,并以养殖池的建造,鲵种放养、投饵、水质与水温调节及病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其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大鲵仿生态繁育是现行大鲵繁育较理想的一种繁殖模式,是人工规模化繁育大鲵苗种的成功模式,为大鲵规模化养殖提供了苗种保证,推动了大鲵产业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反复研究和试验,对传统的大鲵仿生态繁殖池建造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更适合大鲵繁殖的新型仿生态繁殖池,可提高大鲵繁殖率20%~30%,并进一步介绍科学的使用方法,以期为工厂化人工养殖大鲵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类,是著名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现将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一般不集群,白天常单独栖居于水中洞穴内,夜间外出觅食,黎明前又回到原洞穴,早春时白天也觅食或外出晒太阳。幼鲵有集聚的习性,常成群聚于石缝中。冬季大鲵藏匿于洞穴中冬眠,每年4~12月为捕食期。幼鲵以捕食无脊椎动物为主,如虾、蟹类和昆虫。成鲵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蛙类、蛇类和啮齿类等,偶尔也摄食绿色植物。如果种群密度高且食物缺乏,则会相互残食。大鲵摄食…  相似文献   

10.
大鲵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饲养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安静,并应按生长阶段和规格,掌握合理密度分池饲养,科学投饲,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1.
蒋文华  郑邦友 《特产研究》2003,25(1):52-53,61
大鲵转入地下防空洞进行人工饲养,其能较快地适应防空洞内恒温无光的环境,生长情况良好。注重疾病防治工作,加强观察和换水;投放大鲵前应进行消毒;发现病鲵应及时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珍稀动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及科研价值,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将为这一珍稀物种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鲵人工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俗称娃娃鱼、大头鱼、人鱼、鳀鱼等,是现存两栖类中个体最大的动物,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列入CITES公约附录I中。资料记载大鲵最大个体可逾100 kg,体长近2 m。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典型两栖动物,在生  相似文献   

14.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两栖物种,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对于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贡献。本文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旨为这一珍稀物种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大鲵的生态习性 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一般不集群,白天常单独栖居于水中洞穴内,夜间外出觅食,黎明前又回到原洞穴,早春时白天也觅食或外出晒太阳。幼鲵有集聚的习性,常成群聚于石缝中嬉戏。冬季大鲵藏匿于洞穴中冬眠,每年4—12月为捕食期。幼鲵捕食无脊椎动物为主,如虾蟹类和昆虫;成鲵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蛙类、蛇类和啮齿类等,偶尔也摄食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16.
从池塘环境选择、仿生态环境建设、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甲鱼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以指导甲鱼养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别提取4育龄汉中人工流水养殖和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测定其营养元素、氨基酸含量及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仿生态养殖大鲵较人工流水饲养大鲵肌肉更具开发价值。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的平均粗蛋白含量高于人工流水饲养大鲵3.85%;仿生态养殖大鲵肌肉含有大量优质蛋白,EAA/TAA较人工流水饲养大鲵高11.37%,且矿物质含量丰富。由此看出,4育龄仿生态养殖大鲵具有更重要的市场价值,具有高蛋白及脂肪的特点,口味鲜美,应对其进行重点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王佩宝 《农技服务》2002,(11):27-28
<正> 麝又名獐子,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珍贵的野生反刍药用动物之一。麝香近年来一直被列为最紧缺动物类药材之一。也是日化工业中的重要定香剂。目前,广州、西安、东北等地市场麝香收购价在每克 180~200元,换句话说,天然麝香每  相似文献   

19.
20.
大鲵的生态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鲵的分类地位、经济价值、丽水地区大鲵栖息环境及小规模进行大鲵养殖的主要技术,为开发利用大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