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山东省平度市不少群众利用硬化池进行浅水藕鱼混作生产,与传统藕鱼混作方式相比,不仅大大提高了藕和鱼的产量,而且收到了保肥、节水、省工、降耗的良好效果。一般每亩水面可产商品藕2500~3000千克,优质鱼100~200千克,利润3000~5000元。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硬化池建设  硬化池是浅水藕鱼混作的载体和区别于传统藕鱼混作的关键。具体要求是:靠近水源,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管理方便,硬底,硬壁,东西走向为宜,长宽比3∶2,面积1~3亩。池深80厘米,底部平坦,设“日”字形或“目”字形鱼沟。沟宽80厘米,深60厘米。…  相似文献   

2.
格式池鱼藕混养技术,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m^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亩水面产藕0.5万kg,产鱼400~450kg,每亩纯效益1万元以上。该技术可利用荒坑、荒滩、河滩地、零星边角地筹建格式池鱼藕混养,具有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改善市场  相似文献   

3.
塌陷地硬化藕池植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城市从2001年春季开始,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塌陷地特有的水域条件,进行塌陷地硬化藕池植藕高产试验。通过肥城市科委组织专家测产验收,亩产达6260kg,亩收入逾万元,为渔民探索出了一条增收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4.
一.莲藕池的建造与清整1.翻土做畦莲藕田的土质以烂泥或粘土为佳,因粘土保水性能好。4月份开始翻土做畦,翻土的深度为50厘米左右,做成1.5米高的池坝,坝顶宽0.8~1米,夯实。池内开挖“回”字形或“田”字形的水沟。试验莲藕池面积为2.5亩。2.施肥混池亩施2000千克的畜禽粪,混匀后注入池内。二、莲藕的选种与种植莲藕种芽要求新鲜、无霉烂、无断芽。均匀种植,一般行距1.5米,株距1米,每亩需种藕150~200千克,种植深度为0.15~0.2米,藕头要压实,藕芽略向上。三、清池和鱼种放养1.清池在莲藕种植前,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消毒。半个月以后即可放鱼苗…  相似文献   

5.
于清泉 《内陆水产》2001,26(1):33-34
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处于新旧黄河的三角地带,有大量的荒洼地,为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近年来我们把开发荒洼地发展莲藕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新的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全区植藕面积达到1.3万多公顷,实现产值4亿多元。在种植方式上不仅有一般的坑藕、池藕,也有地膜铺底植藕、硬化池格式植藕等。其中,硬化池格式植藕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一种,它一般每667米2产量3000~4500千克,是坑藕产量的几倍。1997年单县村民赵保林,0.33公顷亩硬化池首次突破单产5000千克/667米2,1999年定陶县宝宁乡农民李学民,0.53公顷硬…  相似文献   

6.
王利庆  曹建久 《齐鲁渔业》2008,25(11):21-23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潜力,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7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螫虾试验。试验面积1.67 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纯收入8912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德胜 《齐鲁渔业》2003,20(4):32-32
一、材料与方法 1.藕池选择与植藕方法选择远离管理区,环境安静,面积2.5亩的3号池作为试验池。该池是硬化高产藕池,保水性能强,进排水方便,池深1 m,池埂宽1.5 m,东西走向。植藕前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尿素10kg、磷肥30 kg作基肥。然后用大瓦将池塘分割为面积4 m2的小格,将藕种植于格内。在池塘整个北边空出一格不种,以便建食台供甲鱼摄食和活动,同时避免藕叶遮荫池埂,影响甲鱼晒背。植藕时间为4月10日,每亩用藕种250 kg。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夏季吃藕吃鱼难的问题,增加渔 (农 )民的经济收入, 2000年谯城区水产办公室与三官镇政府合作进行了 1.7公顷的塑料大棚种藕套养革胡子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月份即可上市销售莲藕和革胡子鲶成鱼,并取得每 667米 2利润 1.6万元的好成绩。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广大渔 (农 )民参考。 1藕池及大棚设计 1.1藕池以东西向为好,长 20米以上,宽 8米左右,面积一般不超过 200米 2;四周要求有 50厘米高的围墙,棚架用毛竹、钢筋或混凝土材料架成;棚膜采用无滴膜或 0.8丝的白色薄膜均可;膜外每 80厘米紧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荷量,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8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螯虾试验。试验面积1.67hm^2(25亩),平均每667m^2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纯收入8288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藕田养鳅属于生态养殖,莲藕能净化水质,吸肥和保持高溶氧量;藕田腐殖土含量一般都比较高,这种土壤有利于泥鳅天然饲料如水蚤、丝蚯蚓等小型水生动物繁殖,天然饵料资源丰富;而泥鳅钻泥穴居,又能促进田内物质循环,能疏松藕根部土壤,摄食水生昆虫,有利于莲藕生长。因此,利用藕田养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好措施,一般每667米2产泥鳅150千克以上,现介绍该项技术要点如下。1藕田改造凡水位较低、淤泥层较薄的藕田,均可用来养鳅。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米,深1~1.2米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1个。挖出的泥土…  相似文献   

11.
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阳谷县于2001年开始推广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技术,现已推广面积100 hm~2(1500亩)。2004年,平均每667m~2产藕4650 kg,套养鱼280 kg,每667 m~2平均效益8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技术报告如下:1硬化藕池的建造硬化藕池,是指池底、池壁用水泥沙浆或水泥板铺  相似文献   

12.
宋锦  颜丙光 《内陆水产》2004,29(2):27-28
格式池鱼藕混养技术,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m^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667m^2水面可产藕0.5万kg,产鱼400~450kg,纯效益1万元以上。该技术可利用荒坑、荒滩、河滩地、零星边角地筹建格式池鱼藕混养,具有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既能增加  相似文献   

13.
王德胜 《淡水渔业》2002,32(5):27-28
为寻找淡水渔业种养结构的优化模式和改善养殖品种结构 ,2 0 0 1年我们在本市渔业名优示范基地进行了藕池养殖黄颡鱼试验 ,取得了亩产藕41 5 0kg,鱼 62kg,亩利润 2 5 60元的良好效果。现将试验要点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 试验池为灰土铺底 ,水泥护坡的硬化高产藕池 ,池塘底泥厚度 40cm ,池深 60cm ,面积 2亩 ,东西走向。由于池塘经过硬化处理 ,保水保肥性能强 ,而且进排水方便。1 2 莲藕种植 种藕前 1 0天 ,每亩施鸡粪肥1 5 0 0kg,氯化钾 5 0kg,生石灰 1 0 0kg (主要用于消毒 ) ,将肥料撒匀 ,并将池底泥…  相似文献   

14.
1995年5月至1996年8月,利用藕池进行鱼种培育试验。试验面积3亩,共投放夏花鱼苗7500尾,每亩投放2500尾,共收获鱼种6770尾,尾规格达10-12cm,生产莲藕3200kg,总产值1.31万元,利润8970元。  相似文献   

15.
1.位置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1~4号藕池。1、2、3号藕池面积均为500米z,4号藕池面积为800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藕池。  相似文献   

16.
李超 《齐鲁渔业》2002,19(1):8-9
为了探索藕池套养乌鳢进行科学养殖的新方法,提高池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高产高效渔业,2000年2~12月,我局科技人员在昌里水库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把1处面积为2267m2的漏水池塘彻底改造,进行栽植白莲藕套养乌鳢的高产高效试验。经过245天精心管理,共产优质白莲藕 11 016 kg,乌鳢成鱼13056 kg。共获纯利 80 801.6元,平均每亩获纯利23 765.2元,投入产出比为1:1.5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此次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1.1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2 267 m2…  相似文献   

17.
藕田开沟养鱼,鱼、藕互利。试验结果每亩藕田产鲜藕1956.7公斤,成鱼26.07公斤,鱼种28.1公斤,收入较一般藕田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临沂市莲藕种植发展迅速,在一些低涝洼地,低产田及一些村内老化鱼塘,都开发种植莲藕,效益较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藕池内的水资源、生物饵料资源,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积极探索了藕鱼混养技术,该技术采用担形硬化藕池混养鱼类,实现了藕鱼共生、层藕叠状、消除害虫、疏松土壤,达到每667 m~2产藕4000 kg、产鱼100 kg,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于2001—2002年进行了藕田养殖当地鲶生态试验。试验面积60亩,平均亩产藕1500kg,亩产鱼75kg,亩纯收入775元。  相似文献   

20.
张凯云 《科学养鱼》2002,(11):21-21
临泉县田桥乡赵庄行政村在县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积极推广鸭、藕、鱼、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于2001年获得平均亩产鲜藕4000千克,商品鱼100千克,青菜750千克,销售肉鸭2000只的好收成,户年创产值11000余元,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现将该行政村探索出的鸭、藕、鱼、菜种养生态模式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一、抓好设施建设该行政村推行一户一个养鸭大棚,一亩藕池。每批养肉鸭400~500只,70~80天上市。年养肉鸭2000只左右,可获利4000元。鸭粪代替化肥,既可培肥土地,又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