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国外引进的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和夏洛莱羊为父本,以国内小尾寒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生物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等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肉羊新品种。三年来,共培育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738只;核心群母羊850只;育种群母羊1300只;改良群母羊5.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73.1%;成年母羊产羔率198.6%。培育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内外引进的波尔山羊、莎能羊、黄淮羊为父本,以本地山羊为母本育成杂交,采用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三级开放式育种模式,并应用胚胎移植生物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等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培育国内市场急需的具有肉用性状明显、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肉质好、板皮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广的肉羊新品种。6年来,共培育出符合品种标准的肉用种公羊852只,核心群母羊1076只,育种群母羊1621只,改良群母羊13.5万只;核心群母羊中特一级羊比例占79.2%;经产母羊产羔率204.4%。培育出的肉羊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合同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15-2025)》,计划到2025年形成纯种基础母羊15万只的核心育种群,重点选育的地方品种主要肉用性能提高10%以上,绵羊产羔率牧区达到120%以上、农区达到150%以上,山羊产羔率达到180%以上,培育10个左右肉羊新品种,肉羊群体生产性能稳步提高。《计划》明确了我国主要肉羊品种的遗传改良思路。对于绵羊品种,重点是开展乌珠穆沁羊等品种的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绵、山羊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有绵羊品种约79个,山羊品种48个,然而我国还没有育成经国家审定的肉用绵羊专门化品种.为适应肉羊生产发展需要,自上世纪80~90年代始,我国花费大量外汇陆续引进了国外专门化肉羊品种,主要有徳国肉毛兼用美利奴、波尔山羊、陶塞特、特克塞尔、波德代、夏洛莱、萨福克、南非美利奴等.受价格因素限制,进口品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肉羊生产需要.“十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争取到国家和地方资助,有计划系统地开展了肉用绵羊新品种育种工作.培育形成包括肥羔系和多胎系两个品系,核心育种群母羊达3000只,种公羊216只的新品种群.  相似文献   

5.
自1992年开始,吉林省在引进细毛型美利奴羊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扩繁选育和级进杂交等育种技术措施,建立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并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与新疆联合育种,于2002年培育成功新吉细毛羊新品种,种群规模为核心群1 880只、育种群6 330只.新吉细毛羊主体细度66~70支,属细毛型品种,成年母羊净毛产量4.12 kg±2.02 kg,毛长8.77 cm±0.62 cm,剪毛后体重47.2 kg±5.60 kg,产羔率110%~125%.对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原毛量、净毛量、细度等毛用性状遗传力均在0.3以上.对育种群不同级进代数生产性能与现场鉴定资料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种群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南非杜泊羊与地方品种小尾寒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FecB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我国农区生产优质高档肥羔肉的鲁西黑头肉羊多胎品系。该品系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头颈部被毛黑色,体躯被毛白色;体质结实,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成桶状结构;6月龄公羔重50.77 kg±8.60 kg,母羔43.26 kg±7.23 kg;成年公羊重107.33 kg±5.43 kg,母羊60.10 kg±4.52 kg,平均产羔率203%,其中60只经产母羊达到208.3%。鲁西黑头肉羊公羔3~5月龄育肥期日增重307 g±71 g,屠宰率55.09%。;羊肉中氨基酸丰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标准;硬脂酸含量低,膻味轻;且胆固醇含量低。肌肉组织结构、剪切力值等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肉,属于我国少有的高档羊肉。鲁西黑头肉羊皮厚、抗撕裂力、抗张力、断裂伸长率均优于小尾寒羊。经过5年选育和培育,目前鲁西黑头肉羊育种核心群存栏达到399只,示范基地培育鲁西黑头肉羊种羊2 530只。项目实施期间,向社会推广良种羊5 364只,生产优质肉羊92.5万只,每只育肥羔羊比小尾寒羊多收入100元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有限公司专业繁育良种肉羊30余年,从种羊培育到有机认证,从西式分割到美味餐桌,从绒毛筛选再到基因控制,金峰公司一直是行业中的领军人,金峰公司现有六个基础母羊分场、一个种羊培育中心、一个昭乌达肉牛肉羊产业园区。种羊生产方面:以昭乌达肉羊为主打品种,同时还培养德美、澳美、萨福克、杜波等良种公羊。核心群种羊1100只,联合育种户养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华蒙多羔肉羊的产羔特性,利用TaqMan探针高通量分型技术对育种群1 672只产羔母羊进行FecB基因分型,同时统计其2021年冬季产羔数及羔羊成活率。结果显示,华蒙多羔肉羊产双羔以上的羊比例超过60%,其中以两羔三羔为主;随着产羔数的增加,羔羊成活率显著下降(P<0.05);有190只华蒙多羔肉羊携带FecB基因,且携带FecB基因的母羊群产羔率(193.16%)显著高于不携带FecB基因的母羊群(175.84%)(P<0.05),但二者的羔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冬季保证羔羊成活率是养殖的关键,育种群整体携带FecB基因母羊比例偏低,还需对羔羊进行FecB检测和选留,以提高华蒙多羔肉羊整体产羔数。  相似文献   

9.
文章紧密结合内蒙古绒山羊育种需要,利用系统分析法研究确定了优质、高产内蒙古绒山羊育种目标性状及其边际效益,其绒用、繁殖、生长发育三类性状的相对经济重要性分别为78.7%、11.7%和9.6%,;采用基因流动法研究了不同群体规模、不同群体结构、公母羊使用年限、近交风险等因素对群体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现行育种规划的措施及最优化育种方案.通过优化分析认为,在群体规模为3 000只基础母羊时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比例分别处于7%~9%、11%~13%和80%,核心群母羊开放程度小于20%时,其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最高,规划期内育种的投入产出比为1∶4.20.  相似文献   

10.
以肉用德国美利奴羊为父本、当地细杂母羊为母本,培育巴彦淖尔肉羊新品种的过程中,在杂交创新、自繁定型,扩群提高等阶段,为了更快地获得理想型后代,使理想型的遗传性能稳定并迅速增加其数量和扩大分布地区,建立品系,完善品种结构,利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加快育种进度,缩短育种时间,尽快使巴彦淖尔市成为北方肉羊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11.
由于超细羊毛制品贴身穿着舒适,可广泛用于生产西装、休闲类、运动类多种服饰,过去10年来超细型细羊毛及15μm以细羊绒需求最为旺盛,今后将继续保持这个趋势。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品系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经过近20年在甘肃高山细毛羊核心育种区培育成的一个细毛羊新品系,目前该品系育种核心群达4 500只,育成母羊、成年母羊、育成公羊、成年公羊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肉羊品种的培育与杂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年来大量引进种羊和肉羊生产中的良种化问题,讨论了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模式;提出了建立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进行种羊遗传评估,培育新品系的途径;论述了引进品种的杂交利用和兼顾地方品种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培育出的第一个肉毛兼用羊品种,也是巴彦淖尔市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羊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肉羊业发展提供了主导品种,为全国今后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解决了优质肉用种羊严重不足的现实问题;提高了地区整体肉羊饲养水平;促进了规模化的肉羊繁育体系建设和肉羊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育种过程中推行"群选群育—集中连片—区域推进"和"边杂交、边选育、边生产、边推广"的方式,符合农村牧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主要以中环肉羊新品种为例,通过了解、认识及亲自参与培育过程及应用情况研究介绍,掌握其培育方法及相关试验操作,从而提高自己在肉羊养殖中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果显示,中环肉羊新品种比一般肉羊生长发育快,繁殖水平高,饲料转化率高,肉品质好,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目前,中环肉羊新品种育种核心群已达到1.7万只,培育F1代1.2万只。由此可见,该品种的培育效果显著。通过加速培育进程,以此来提高培育效率。将培育、扩繁更优质的肉羊种质资源,应用推广到当地及周边的市、县,使得农户、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肉羊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肉羊产业已成为甘肃省会宁县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截至去年年底,全县存栏肉羊共112.5万只,基础母羊75万只,肉羊产业覆盖率达到21.55%,达标率6.45%;建档立卡贫困户肉羊存栏量24.8万只,基础母羊16.4万只,肉羊产业覆盖率达19.6%,达标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夏洛莱种羊作父本 ,小尾寒羊作母本 ,进行级进杂交 ,级进二、三代时 ,选择理想后代种公羊交配F2 、F3 代母羊 ,横交固定 ,实行本品种繁育 ,其生产性能指标为成年公羊体重 1 1 0~ 1 3 0千克 ,母羊体重 70~ 80千克 ,符合肉种羊生产性能指标要求 ,填补了我国肉羊品种空白。1 育种方案制定1 1 种公、母羊的选择 后代种公羊应是特级羊 ,血统清楚 ,必须来自高产后代特级母羊 ,本身为双胎羔 ,体型外貌与生长发育成绩突出。睾丸围径大 ,性欲旺盛 ,精液品质好 ,所生后代合格率 (特一级 )达60 %以上。母羊不论是F2 或F3 代 ,只要符合育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肉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适合舍饲的高繁殖力品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对世界各国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及其在杂交改良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从应用高繁殖力品种中总结出2个主要经验:①在引入高繁品种进行新品种培育或杂交生产时,应保持育成品种或杂交母羊中高繁品种的血缘比例在25%~50%的较高水平;②引种数量不必很多,重要的是对引入高繁品种进行持续选育。这些经验可为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和高繁殖力品种培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材料方法1.1试验动物及品种公羊为南非肉用美利奴10只。南非美利奴肉羊原产于南非,后国内引进纯繁,是肉毛兼用品种。早熟,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繁殖力高;被毛品质好,羊毛细度以64~68支为主,成年公羊剪毛量5.6~8.2kg,净毛率50%以上,体重115~145kg。母羊为甘肃高山细毛羊1 000只。甘细羊属毛肉兼用品种,成年母羊产毛量达4.6kg,净毛率达44%,体重达55kg,羊毛细度以64支为主,经产母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湖羊母羊繁殖率和提升湖羊群体品质,利用现代分子育种和母羊早期培育技术,开展湖羊高繁殖力研究,以期建立湖羊高繁品系核心群及选育群。结果显示:(1)湖羊群体中存在BB、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9、0.07、0.04,B、+基因频率分别为0.93、0.07,BB型是湖羊群体中的优势基因型;(2)初配母羊5.5月龄即可配种,其受胎率、产羔率、产三羔及以上比率和羔羊成活率分别为92.24%、236.04%、30.93%、93.64%,配种效果良好;分娩母羊35 d即可配种,其受胎率、产羔率、产三羔及以上比率和羔羊成活率分别为95.86%、250.51%、40.86%、95.56%,配种效果良好。以上结果表明,利用现代分子育种和母羊早期培育技术建立的湖羊高繁品系核心群,不仅能够确保湖羊群体的高繁殖力,还可以快速扩大理想群体的数量,加快培育进程,实现高效繁殖和高频繁殖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农牧交错区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该品种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体躯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呈桶状结构。该品种公羊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为51.21 kg±3.12 kg、80.23 kg±4.11 kg、106.24 kg±4.22 kg、125.18 kg±4.07 kg,母羊相应月龄的体重分别为45.15 kg±3.27 kg、61.22 kg±4.15 kg、63.22 kg±4.35 kg和84.26 kg±4.19 kg;母羊的平均产羔率在130.74%~151.91%之间,且呈现随着横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趋势。6~12月龄的公、母羊日增重分别达161.12 g和117.06 g;周岁公、母羊的屠宰率分别达52.25%和52.08%;羊毛纤维直径在20.47~21.43μm之间(品质支数在66支的范围内),净毛率在45%~48%之间;公羊剪毛后体重在94~95 kg之间,母羊剪毛后体重在77~79 kg之间。已经具备了肉毛兼用细毛羊的特征。经过10余年的选育,目前该品种育种核心群母羊达1 500只,累计推广种公羊594只,改良羊达15 000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