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是已经通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的种子处理技术,经过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能确保作物增产增收,同时还能增强作物品质。2008~2009年肇州县连续实施示范推广了两年,效果明显,2010年已经完成大面积推广的既定目标。通过两年跟踪实验示范,对等离子体种子机种子处理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汇总,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
冷等离子体技术装备在作物种子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冷等离子体技术对农作物种子进行激活改性而提高品质、产量和抗逆性等特性,描述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设备的技术关键,探讨了冷等离子体技术装备的结构与研制。通过大量室内研究和田间试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实用技术,分析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产生的生物效应,初步探讨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机理及技术推广。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激活改性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作物生长的同时,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农业应用方面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农业技术,它是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的高新技术,其播种方法与常规相同。目前大量推广使用的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是由大连博士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研制,该机使用起来非常方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海林市于2008年引进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研制的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3台,开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对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及部分经济作物的等离子处理跟踪情况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使作物增产10%~30%,获得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深州市农机局与衡水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积极配合,今年五月中旬,在深州市辰时镇窨子村花生实验田推广了一项种子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此项技术是利用种子等离子体处理机里的等离子体装置发出的各种物理能量,作用于农作物种子,使种子的生命得到激活.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等离子处理技术处理过的种子存在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全国广泛推广,目前,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已被纳入农业部和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应用与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农业技术。它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的高新技术,其播种方法与常规相同。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发明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等离子体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原理,研制成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种子处理机上部安装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构成的等离子体照射室,下部安装了由多组电感组成的会切交变电磁感应室。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承担的中央财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了由天津市农委农机办组织的结题验收。专家组现场查看了项目示范点技术应用情况,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专家组认为项目引进的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设备能耗低、效率高、操作简单、性能可靠;设备处理后的玉米、水稻和蔬菜等作物长势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是黑龙江省2010年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黑龙江省经多点试验证明,使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激发种子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止病虫害,更重要的是增产效果显著,是多年来单项农业技术推广中增产幅度最高的技术。作为全国农业大县、齐齐哈尔市农机推广工作的先进县拜泉,今后更要加大这项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0.
种子播前处理具有打破种子休眠、降低病虫害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等离子体活化水(PAW)种子处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种子处理技术,因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和批量均匀处理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PAW富含各类活性粒子,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减少种子表面病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在阐述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液相等离子体放电机理、PAW生产系统及存储方式,并探讨了PAW在促萌发和表面消毒的机理,总结了 PAW 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旨在为PAW种子处理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童  张頔  汤红卫  巩彪  仲崇山 《农业工程》2022,12(10):22-29
种子播前处理具有打破种子休眠、降低病虫害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等离子体活化水(PAW)种子处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种子处理技术,因绿色环保、操作简单和批量均匀处理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PAW富含各类活性粒子,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减少种子表面病菌,应用前景广阔。在阐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液相等离子体放电机理、PAW生产系统及存储方式,并探讨了PAW在促萌发和表面消毒方面的机理,总结了PAW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局限,旨在为PAW种子处理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简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农业技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通过等离子体发出的各种能量作用于种子,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增强种子的健壮度,使种子及作物后续生长的内在潜力得到提升。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明显提高,田间出苗整齐、长势旺盛、根系发达,具有抗旱、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从2004年开始该技术已连续两年利用省长基金在吉林全省进行试验示范,2005年分别在省内的30个县(市)对20多种农作物进行了的田间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使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激发种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黑龙江省将围绕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保护性耕作、玉米收获机械化和水稻钵体育秧机械插秧4项农机新技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为充分发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  相似文献   

15.
1应用2004年,吉林省敦化市首次引进一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敦化市农机技术人员精心运作,将此项工作作为推广工作的重点。一是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及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和人员培训。二是无偿为农民处理各类作物种子,建立了多个示范点,设立对照田,并进行全面跟踪指导和建立各阶段作物长势情况对比档案。由于操作得当,管理到位,当年就取得很明显的效果,各类作物在增产幅度、作物长势、粮食品质及抗病虫害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农民亲眼看到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效果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由吉林省农科院、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2004年,此项技术开始在吉林省小部分地区进行试验示范,2005年,根据吉林省农委的统一部署,吉林省农机推广总站在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截至2010年6月,累计推广等离子种子处理机600余台,年处理种子能力达到3000多万公斤,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田间长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苜蓿种子进行非电离幅射处理,研究该技术对于苜蓿种子萌发和田间长势的影响。利用不同剂量的冷等离子体处理苜蓿种子,经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种植试验,调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越冬、返青、株高、分枝数、结荚数等,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发芽指标和田间长势均有明显变化。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放置4 d、20 d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当供电功率为20 W时苜蓿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大幅提高,并且具有一致的规律性,处理后放置4 d各项发芽指标均显著高于放置20 d,说明放置时间影响冷等离子体处理效果,随放置时间增加苜蓿种子发芽优势下降。与对照相比,处理后苜蓿种子田间种植越冬性普遍增强,返青期提前,其中供电功率160 W的田间苜蓿株高、分枝数、结荚数提高幅度最大。说明该技术对苜蓿种子室内发芽和田间生长均具有重要影响,在生产上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青冈县农机推广站2010年承担黑龙江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下达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我们在全县10个乡、16个村进行试验示范,试验面积25 280亩,2010年9月28日至30日,我们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项目试验结果进行评估,县农委、科技局、统计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技术原理,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优势,得出此项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新型物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农机技术推广项目,此技术是通过专用机器设备对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激发种子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防止病虫害,达到增产目的。2006年嫩江县引进示范推广。实践证明,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