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左云县发挥地域优势和小杂粮产业的比较优势,把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做稳。总结了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思路、成效、特点,以及采取的措施,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小杂粮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杂粮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功能元素,是现代生活健康膳食的重要食材,我国是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市场上小杂粮的原粮销售长期占据主导位置。对小杂粮进行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对小杂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代表作物的天然物理性质进行了综述,并在讨论了杂粮成分结构和加工方式对杂粮加工特性影响的前提下,分别对小杂粮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营养成分的初加工特性和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杂粮增值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杂粮的物性研究与开发加工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省小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约占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2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山西省小杂粮种类多、品质优、珍品多、产量大,其中,谷子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荞麦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燕麦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马铃薯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随着山西省政府振兴杂粮产业的政策出台,将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热情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4.
鉴于山区的各种有利条件,隰县领导和农业部门领导经调查研究,建议把小杂粮产业开发作为山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使小杂粮生产特色化,从而为推动山区经济大跨跃做保证。  相似文献   

5.
平陆县农机服务中心依托黄河滩涂开发中大面积种植优质大豆的区位优势,小杂粮加工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创办了小杂粮加工企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有益于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一、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初见成效 1.立足科技进步,全力优化品种,提高产量质量忻州市发展小杂粮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有前景。但传统种植的小杂粮品种不优,品质不佳,产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孙家庄镇地处盂县县城东部延伸段,是该县的一个农业大镇,境内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适合种植玉米、土豆、谷黍、豆类等小杂粮作物.近年来,孙家庄镇利用自身优势,确定了农业强镇的发展思路,重点以杂粮加工销售为突破口,以绿色有机为方向,以功能性食品开发为途径,延长杂粮产业价值链,提升杂粮产品附加值,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全面...  相似文献   

8.
山西发展杂粮生产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绿豆是山西省广泛种植的杂粮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著名的大明绿豆、大同绿豆享誉中外。随着近年来全省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区建设和山西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的开展,山西省的绿豆生产也呈现出优质高产的快速发展趋势。本文简要谈一谈优质高产绿豆生产的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小杂粮在山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了小杂粮的潜力和优势,提出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谷子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营养食粮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66万hm^2,占世界谷子播种面积的90%左右。谷子去壳称小米,是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北方人喜爱的食粮,多数家庭每日必食,是体弱多病和产妇的较好滋补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性杂粮热的兴起,谷子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作物和小杂粮的龙头作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1.
侯宪英 《当代农机》2009,(12):72-73
结合目前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制约小杂粮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建立小杂粮生产机械化发展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朔州市是山西省小杂粮主产区之一,所产小杂粮无污染、无公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朔州市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把小杂粮作为特色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朔州市小杂粮主要品种和分布的介绍,尤其是珍品资源以及加工销售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吕梁市离石区小杂粮产业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形势下,小杂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面对离石区小杂粮产业的生产、加工状况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全区小杂粮开发的重点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荞麦花开,散白雪之香”。小杂粮是吕梁农业一大特色,吕梁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种植广,气候条件适宜,开发潜力巨大,是山西省的小杂粮主产区。荞麦作为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是吕梁山区小杂粮的一种,很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杂粮即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其特点是生育期短,品种杂,地域性强,多数适宜种植在冷凉地区、丘陵山地、新垦荒坡,生产条件差。种植方法传统独特,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大。由于小杂粮生产受制于多种因素,目前还处于小规模种植、管理粗放阶段,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16.
绿豆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大同县种植绿豆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种植面积达到0.13万hm2以上,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7.
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推广小杂粮机械化生产是娄烦县农机发展中心依托县域自身特色。而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项目实施至今已生产出豆面、荞面、莜面、红豆、绿豆、小米等多种小杂粮产品,并成立了晋娄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办起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相对过剩,市场出现了滞销。而传统的杂粮,如荞麦、燕麦、小米、甜玉米、糯玉米、蚕豌豆作物市场前景日益看好。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带来机遇,今后几年内,小杂粮作物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9.
小杂粮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殊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量稳步上升、增长较快,发展小杂粮的市场前景广阔。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素有“杂粮小王国”的关誉。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小杂粮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必将推动忻州农业经济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优势小杂粮区域发展条件和环境分析 1.发展条件 山西省属温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5.1℃~9.8℃,年降雨量380~550mm,年日照时数2300-2800h,全年无霜期130~190d,年内≥10℃的有效积温2900℃~4000℃,非常适宜于各种小杂粮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