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是山西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34万hm2左右。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  相似文献   

2.
3.
庞丽丽 《河北农机》2023,(1):154-156
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使用者的角度上更加强调土壤测试、配方制定、肥料施用的技术应用,目前已经有养分专家公众号、测土配方施肥App等进行指导。灌溉施肥具有节约水分、更有效的满足作物对养分时效性需求的特点,灌溉施肥中养分吸收主要取决于养分类型、土壤类型、营养液的配制三因素。  相似文献   

4.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除了食用之外,还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其有效供给已成为关系粮食安全、畜牧业生产及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玉米生产普遍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化肥施用不当及氮磷钾配比失调,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为此,在掌握土壤供肥性能基础上,进行了玉米部分"3414"肥效试验,研究晋北地区玉米的肥料养分配比,为当地区玉米高产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开原地区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稻谷45.1kg/667m2,增产率达7.58%:节省肥料施用量3.15kg/667m2增加经济效益84.76元/667m2。这说明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切实可行,增产、节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开原地Ⅸ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稻谷45.1 kg/667m2,增产率达7.58%;节省肥料施用量3.15 kg/667 m2,增加经济效益84.76元/667 m2.这说明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切实可行,增产、节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7.
辽东山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测土配方施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在辽东山区玉米生产中,采用配方施肥能够显著提高产量,3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开始,太原市在阳曲、清徐、古交、晋源等县(市、区)实施山西省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依据《山西省主要作物“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和《山西省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案》所定标准,从测土化验、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并结合田间试验,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特点,综合影响肥料应用的各种因素,制定出适合太原市不同地方的各类作物的不同肥料配方,实施了“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等,保证了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的供应。  相似文献   

9.
从2007年开始,太原市在阳曲、清徐、古交、晋源等县(市、区)实施山西省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依据《山西省主要作物"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和《山西省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案》所定标准,从测土化验、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并结合田间试验,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特点,综合影响肥料应用的各种因素,制定出适合太原市不同地方的各类作物的不同肥料配方,实施了"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等,保证了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的供应。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测土配方深施肥技术,是使用深施肥机具,按农艺所要求的数量、品种、施肥深度和施肥部位,适时均匀地将化肥施入到土壤中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辽宁水土保持现状分析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虽经多年治理,但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工作十分繁重。对辽宁省水土保持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围绕大凌河流域国家重点治理工程、黑土区治理工程、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矿山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种子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关键因素之一,而传统种子质量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其快速检测的要求,采用光谱检测技术可有效降低种子检验成本、提高检验效率.以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玉米种子光谱检测流程,阐述光谱检测技术在玉米种子活力、含水率与病害、品种与产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光谱检测技术已应用于玉米种子质量检测,预测模型的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当前有机肥生产技术工艺现状与关键加工成型设备的局限性以及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开发活性生物颗粒有机肥生产新工艺与空心对辊式成型设备。论述了生物颗粒有机肥生产新工艺的特点及该成型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应用表明,该工艺和成型机具结构和参数设计合理,能满足生物颗粒有机肥生产的要求,该技术的研究和成型机具的研制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生物颗粒有机肥成型的品质和成型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离心泵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同时提高性能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构建了一种通用性的离心泵自动化测试系统结构,将可编程控制器(PLC)或采集卡作为泵测试系统的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和泵阀控制器,并应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基于组态软件开发测试控制系统软件的同时将Visual Basic 6.0编写的曲线拟合、报表生成等软件功能程序模块嵌入系统软件中,使得系统成为可以采集多种传感器信号和支持多种数据采集设备的灵活性、通用性测试系统.介绍了离心泵通用化测试系统的组成方案、系统软件编写、曲线拟合原理及测试控制硬件的实现方法,系统调试结果表明,通过通用化控制器、组态软件及VB扩展功能程序模块的综合应用与开发,整个泵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通信能力、人机交互性能和可移植性都有了很大提升.该系统对于泵类设备测试和维护以及设计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液肥深施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液肥变量深施系统.该系统采用远程电脑终端与STM32F103RET6控制器同步结合实现液肥输出监测与控制:监控液肥水位值的同时利用流量传感器采集当前流量值,并通过ZigBee无线通讯协议传输数据;根据流量预设值,利用增量式PID算法动态调整变频器频率,最终使试验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液肥流量输出.在试验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液肥深施试验以探讨施肥深度、变频器频率、注肥压力、系统用泵的回水开度等参数对流量精确控制的影响,并利用试验数据建立精准控制流量的数学模型.果园试验结果表明,液肥变量深施系统整机施肥精度最高可达99.52%,单次施肥的液肥损耗量最大值为0.22 L/min;在改变施肥深度的情况下,系统液肥输出流量的最大差值为0.15 L/min,变频器频率的最大差值为0.79 Hz.在改变回水开度的情况下,确定了试验中系统的最佳工作参数,即回水开度在40%时,系统工作最为稳定,流量输出误差小,液肥损耗量少.  相似文献   

16.
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单片机在设施栽培环境检测与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淮安市小麦田土壤科学施肥,研究铁、锰、铜、锌、硼等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麦田土壤有效态铁、铜不缺乏,有效态锌、硼普遍缺乏,潮土缺锰较普遍。小麦中后期应有针对性开展锌、硼肥喷施,潮土还应增加锰肥喷施,以达到防小麦早衰及干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省时省工、节水节肥、增加产量、改善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四川省是蚕桑种养大省,应用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缓解桑园水资源地理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有效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通过对四川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应用情况梳理,得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四川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果蔬类经济作物,在桑园应用较少的现状。指出桑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存在设备使用维护成本高、技术应用推广难以及缺乏配套智能装备等制约因素。进一步提出开展适宜于丘陵山区的桑园水肥一体化新技术研究、完善典型桑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模式、推进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研发等措施,以期加快推进四川桑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需要多方面协同的系统性工程。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一轮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机鉴定机构、推广机构进行合并或重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机鉴定和农机推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举措都需要及时调整,更加需要密切配合、同向发力,特别是部省两级,要发挥牵头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整合优势资源,联手共促行业发展。简要概述鉴定、推广机构队伍发展现状和主要职责任务,从组织架构、工作方式、经费投入、试验内容等方面系统分析二者的关系和特点,提出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建立联席会商机制、创新协同工作模式、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措施建议促进鉴定推广协同发展,以期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鉴定推广工作、合力助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是建立节约型农业的根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全国广大农机推广人员把推广农机化新技术作为建立节约型农业的根本措施来抓,着力推广了精少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秸秆粉碎还田、化肥深施、旱地节水穴灌精播等农机化新技术,实现了节本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