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跨度对日光温室光照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中国农业大学首次研发的日光温室光环境模拟预测软件,模拟研究了一定跨度(6m)和不同跨度(6、8、10m)下,指定时刻温室内各点的光照度分布,以及不同跨度、指定时间段,温室内各表面的累积光辐射能量的分布规律及温室的透光率。结果表明:随着温室跨度的增加,温室地面和墙面的累积光辐射能量是增加的,而两者的光照度却呈下降的趋势;考虑到温室内作物吸收能量的效率与种植规模的因素,温室跨度以8m为宜。温室的平均透光率在温室跨度为8m时达到最大值63.6%。这一结论,与日光温室实际建造的普遍做法相符。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村机电》2014,(2):32-33
上海坤盈温室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温室研究、专业设计、制造、安装、技术培训及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温室供应商。公司相继研发了新型节能玻璃温室、阳光板温室、塑料膜温室、日光温室、简易拱棚、生态休闲温室等6大系列现代化温室。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连栋温室的保温性能,验证连栋温室侧面保温膜的温、光性能,设计了一种以侧立面悬挂日光温室覆盖用的棚膜作为连栋温室侧面保温膜的试验温室.试验结果表明,有保温措施的温室在测试期内的平均温度较无保温措施温室的平均温度提高了约2.9℃.晴天时,与无保温措施的温室比较,有保温措施温室的昼间和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约2.2℃...  相似文献   

4.
津文 《山西农机》2010,(5):11-11
1.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仅有设施种植面积1133.3hm^2,基本上以中小棚、简易温室为主;而到2007年,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设施种植占地面积已达到2146.7万hm^2,形成以中小棚、大棚、简易温室、一代温室、二代温室和连栋温室(现代温室)多元化共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南疆地区昼夜温差大,蔬果资源欠缺,急需发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目前,当地农户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温室结构简单等缺点.文章针对温室大棚的控制问题及南疆地域特色并依据智能温室内部的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湿度等环境条件,设计了一种南疆低成本温室控制系统.采用反馈调节模式,使调节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结合番茄生长特点采用滴灌式水肥控制方案,能精确控制水肥供给与番茄根部水肥迁移规律.相比于传统日光温室,该温室具有建造综合成本低,操作性高,便于控制,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天津市各级政府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卷帘机和通风设施应用到了各类温室大棚上。日光温室卷帘机和通风设施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大棚种植效益,进一步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一、天津市当前日光温室卷帘机和通风设施控制应用现状和问题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日光温室卷帘机的广泛应用,对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室大棚的卷帘和通风是温室大棚生产必须环节,通风设施的机械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温室大棚的发展水平,对促进温室大棚产出最大化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设施农业分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两种。设施种植发展比较快,设施养殖量相对较小。设施种植主要以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拱棚4种类型为主;设施养殖主要以设施畜牧暖棚养殖为主,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元月,十堰市茅箭区农机局经过深入调查,多方查找信息,确定2002年工作重点是引进与大棚温室配套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当中,以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减轻菜农劳动强度,使菜农增产增收。 他们结合城效型农业的特点,引进了日光温室卷帘机和CO_2增施器,日光温室卷帘机只引进了主……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温室采暖综合环境调控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温室采暖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模糊物元理论方法的温室采暖模式选择的综合评价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以哈尔滨市香坊农场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将模糊物元方法分析结果与灰色关联投影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果方案排序基本一致,且与实际情况相符.这说明,该方法用于温室采暖模式选择是行之有效的,可以用于我国日光温室采暖模式选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东省设施农业已具相当规模.设施生产由单纯种植普通蔬菜发展到种植高档蔬菜、瓜果、花卉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由简易塑料大棚发展到日光温室,以及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现代化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由传统耕作发展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1.
刘文科 《农业工程》2015,5(S1):15-17
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设施面积遥遥领先,已发展成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多元设施类型并存的格局。日光温室是我国独有的设施类型,具有低投入、易管理等优势,但也存在单产低、环控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高低温和弱光胁迫频发、无法周年生产等诸多缺陷,在现有条件下提质增效的潜力较小。设施温光条件及其耦合调控能力是决定日光温室栽培模式和优质高产稳产的核心要素,继而关系到周年生产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高低,亟待提高。研发日光温室环境与栽培系统温光调控工程技术装备,提高冠层-根区生长要素调控能力,提升日光温室抵抗、削减光温逆境危害能力,对提高单产、实现周年生产和倍增产出效益是有潜力可挖的。目前,我国日光温室温光调控工程技术装备取得了许多进展,该文重点对日光温室温光调控技术装备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温室内部湿度高的的特点,采用再生式除湿机对温室进行除湿试验,试验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温室内部环境铺设除湿管道;第二部分在温室内布置温湿度传感器;第三部分用除湿机做除湿试验,把除湿目标湿度设置为45%,结果表明,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温室内湿度从80%以上降至50%左右,湿度保持效果比温室无通风降湿设施的情况下好。在无法使用通风除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除湿机对日光温室进行除湿,控制日光温室湿度过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跨度对山地日光温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鲜华  邹志荣  赵雪 《农机化研究》2015,(2):146-150,154
研究跨度对山地日光温室的性能、辣椒果实生长、辣椒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对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延安市安塞县越冬种植辣椒的9m、10m、11.5m这3种跨度山地日光温室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地温波动幅度、后墙均温等参数进行监测,通过对比分析来研究跨度对山地日光温室性能影响,同时监测了不同跨度山地日光温室中辣椒果实生长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10m跨度山地日光温室的平均气温以及典型天气气温最高,空气湿度最小,光照强度最好,平均土壤温度最佳且波动幅度较小,后墙均温最高,果实生长情况最理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由此证明,10m跨度日光温室是适宜安塞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温室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日光温室土地利用率、增大日光温室操作空间,设计了一种新型南北走向的大跨度温室。该温室在夏天种植作物时,室内温度较高,尤其在晴天,即便通风口全开进行自然通风,中午温室内温度亦可高达40 ℃以上。为降低大跨度温室内温度,该文提出了一种高压喷雾降温方法,高压喷雾装置由过滤器、储水箱、管道、高压泵、控制器解压阀和喷头组成。根据现有的研究理论,计算温室的喷雾量为0.27 g/(m2·s),选择锥心式喷头,喷头孔径为0.3 mm,雾滴直径为0.02~0.03 m,喷头流量为1.3~2.4 g/s,喷头安装密度为0.3个/m2。试验期间设置了60 s开300 s关、90 s开300 s关和120 s开300 s关的3种喷雾运行模式,并在夏季典型晴天开展了喷雾降温试验,选择室外环境差异小的3个典型晴天的3个时段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喷雾系统运行模式下,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相比,气温分别要低3.0、5.1和6.0 ℃,空气相对湿度分别增加10.2%、20.1%和23.8%。同等室外环境条件下,3种喷雾系统运行模式下的喷雾蒸发冷却效率分别为26.3%、39.4%和47.2%,从降温效果、空气相对湿度增加量及喷雾蒸发冷却效率结合来看,系统运行120 s关闭300 s的喷雾模式的降温效果最为理想。综合认为,该研究为北方大跨度温室夏季降温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祁县东观镇晓义村常年在日光温室内种植同一品种的蔬菜,不进行倒茬种植,并且由于蔬菜温室内化肥施用过多,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分布集中上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哈尔滨地区节能日光温室采光、节能及蓄热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计算与实际测试,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参数,为该地区温室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室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两高一优”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以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园艺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日光温室环境可控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严重地影响了园艺产业的发展。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温室控制系统现状,找出温室控制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温室控制系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四位一体”温室是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集种植、养殖、集雨、沼气于一体,综合利用“三沼”(沼渣、沼液用作肥料生产无公害蔬菜,沼气用于做饭、照明、补光、增温及提高CO2浓度),通过棚面集雨、旱井集水、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使之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新型温室生产模式。近年来,“四位一体”温室在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石羊坂村试验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温室种植平均每0.067hm^2收入达到2万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温室性能,进行一年多茬蔬菜种植模式试验,成功确定了3种种植模式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介于北纬38°13’-38°41’,东径112°17’~112°58’之间,全区总面积1974km^2,总耕地面积5.36万hm^2,总人口53万人,全年无霜期155d,为温暖带气候,年平均气温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