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供求格局有了明显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于粮食品种及品质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小杂粮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再加上其具有独特的味道而被人们广泛用于餐桌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杂粮在市场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小杂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小杂粮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朔州市是山西省小杂粮主产区之一,所产小杂粮无污染、无公害,是理想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朔州市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把小杂粮作为特色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朔州市小杂粮主要品种和分布的介绍,尤其是珍品资源以及加工销售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荞麦花开,散白雪之香”。小杂粮是吕梁农业一大特色,吕梁种植小杂粮历史悠久,品种多,种植广,气候条件适宜,开发潜力巨大,是山西省的小杂粮主产区。荞麦作为一年生草本,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是吕梁山区小杂粮的一种,很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小杂粮发展战略对推动山西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山西小杂粮的主要品种有谷子、高粱、绿豆、糜子、莜麦、荞麦等,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5.
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杂粮即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其特点是生育期短,品种杂,地域性强,多数适宜种植在冷凉地区、丘陵山地、新垦荒坡,生产条件差。种植方法传统独特,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繁杂,劳动强度大。由于小杂粮生产受制于多种因素,目前还处于小规模种植、管理粗放阶段,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6.
1.小杂粮的概念和分类小杂粮仅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特有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在作物栽培学分类中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我国,人们习惯地把稻、麦之外的其他谷物叫做杂粮,又把杂粮中分布零散、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不多的谷物叫做“小杂粮”。由此可见,小杂粮是相对杂  相似文献   

7.
马锦钰 《农机具之友》2013,(12):107-107
<正>红小豆是出口创汇的小杂粮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红小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面积不稳,播种质量不高,不间、定苗,种植密度随意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红小豆产量的提高。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在选用适宜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取得较好的增收效果。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左云县发挥地域优势和小杂粮产业的比较优势,把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做稳。总结了小杂粮产业开发的思路、成效、特点,以及采取的措施,指出了进一步发展小杂粮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吕梁市离石区小杂粮产业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形势下,小杂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面对离石区小杂粮产业的生产、加工状况落后于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全区小杂粮开发的重点和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县借助“8+2”农业产业化工程,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在基地建设、品种示范展示、标准化生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该产业存在的单产水平较低、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名优品牌,促进全县杂粮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小杂粮在山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了小杂粮的潜力和优势,提出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侯宪英 《当代农机》2009,(12):72-73
结合目前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现阶段制约小杂粮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建立小杂粮生产机械化发展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省小杂粮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约占全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的10%,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4%;总产量25亿kg,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山西省小杂粮种类多、品质优、珍品多、产量大,其中,谷子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荞麦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燕麦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马铃薯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随着山西省政府振兴杂粮产业的政策出台,将小杂粮作为优势作物来抓,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热情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谷子是府谷县传统的、主要的小杂粮之一,府谷县种子管理站通过对张杂3号杂交谷子的引进、试验、示范,发现该品种表现优良,随后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并结合本地气候和自然条件,初步探索出适合当地条件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小杂粮在天镇县的种植历史悠久,由于本地气候、水质、土壤等各方面条件非常适宜,所产的小杂粮颗粒饱满圆润、香甜适口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而且天镇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无工业“三废”污染源,是小杂粮天然绿色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小杂粮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功能元素,是现代生活健康膳食的重要食材,我国是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市场上小杂粮的原粮销售长期占据主导位置。对小杂粮进行加工,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小杂粮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本文在对小杂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代表作物的天然物理性质进行了综述,并在讨论了杂粮成分结构和加工方式对杂粮加工特性影响的前提下,分别对小杂粮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营养成分的初加工特性和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杂粮增值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杂粮的物性研究与开发加工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杂粮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殊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小杂粮产品的需求量稳步上升、增长较快,发展小杂粮的市场前景广阔。忻州市地处山西省北中部,素有“杂粮小王国”的关誉。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小杂粮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必将推动忻州农业经济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营养型、保健型、药用型绿色食品.而小杂粮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同时具有保健功效,是绿色有机食品的重要原料.通过分析河津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小杂粮仅仅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一种特有的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在作物栽培学分类中也没有这个慨念。在我国.人们习惯地把稻.麦之外的其他谷物叫做杂粮,又把杂粮中分布零散、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不多的谷物叫做“小杂粮”。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沁水县小杂粮产业化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小杂粮生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