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遍布全国各地的种子生产与供应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使我国种业管理制度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促进了我国种业的发展,全面放开了种子市场,对培育龙头企业、实行规模经营、促进产业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将逐步增强我国种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且使我国种子企业基本进入了市场化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2.
王雷  柴毅 《种子世界》2007,(10):1-3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消费国和种子生产国,这是中国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世界级种业企业成长的沃土。种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种子产业才真正开始按照市场化方向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种业已告别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外来雄厚资本和大型外国企业的进入,中国种业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种业发展中站在前列,种子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种子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地区封锁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种业商海,笔者认为,广泛深入贯彻《种子法》,深化种子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种业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一大批民营、股份制和外资企业进入种子经营行业,给国有种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快国有种子企业改革,改变原有种子经营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种子经营规范化的新体制是国有种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前,我国种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封闭、垄断、平稳的市场环境之中,而在经历了近5年的实质性市场竞争后,我国种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调整应对策略,是种子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依法加强种子管理促进农业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种子法》实施对我市种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总结了《种子法》实施一年多来,农林行政主管部门所做的工作和成效,针对入世后种业的竞争,提出了相应的种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1 强化内部管理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和关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国内种子市场的开放,民营种子企业的兴起,国外种子企业纷纷介入,原有的种子生产、经营体系被打破,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把握市场、搞好经营是每个种子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放开搞活种子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种子成了商品,种业进入了市场化发展阶段。在多年的种子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中,各地对《种子法》及配套法规的部分条款理解和掌握尺度不一,这与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相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种业市场可以简单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前和颁布后两个阶段:2000年《种子法》颁布前的中国种业市场基本由各级国有种子公司所控制,分区经营,严守界限,整个行业是封闭的,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不允许进入该行业,所以市场竞争基本不存在。而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种子行业打破了原有的画地为牢、行政封锁的状况,多种资本纷纷进入,中国种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一个开放型市场,种子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