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串货的销售,不是成功的销售,大量的串货,是危险的销售。没有串货,没有流通,没有竞争,经销商画地为牢,割据一方,对企业销售不利,有可能会把市场做死,把品种做死;大量串货、恶意串货会将市场价格做乱,品牌形象下降,好卖的品种不赚钱,赚钱的品种不好卖。辛辛苦苦做市场的经销商没有赚到钱,没有做市场的经销商偷奸取巧,坐享其成。遵守规则的经销商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使品种提前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2.
邓岩  靳晓全 《中国种业》2003,(11):19-20
随着种子销售旺季的到来,对各级种子批发商来说,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稳定销售价格,维持市场秩序,各分销商之间不相互杀价,不串货,不倒货。保护分销商的利益也就是保护批发商自己的利益,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大家都受损失。往往是那些知名度越高、市场销售状况越好、利润空间越大的种子,市场串货、倒货的现象越严重。各级批发商认清种子串货、倒货存在的成因、危害,进而有的放矢地制订销售策略,对顺利实现种子营销计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种子串货、倒货的成因种子串货、倒货的形成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种子市场的有效销售份额是有限的,各级种…  相似文献   

3.
1串货的利与弊 通过对种子串货的利弊及种类、原因的分析,找到防串的措施,加强种子的监督管理,服务于"三农"。"芸芸众生,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串货和砸价是种子销售工作的两个顽疾。没有串货的销售,不是成功的销售;大量的串货,是危险的销售。没有串货、没有流通、没有竞争,经销商画地为牢、割据一方,  相似文献   

4.
周成 《种子世界》2011,(11):52-53
1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防伪、防串货 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种业竞争也逐渐加剧,种业市场的销售和生产中出现了大量无序竞争现象,制假售假越来越成为众多种业头痛的问题。代理商和经销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经常以次充好,假冒其他厂家的产品损害厂家信誉,打假和防伪、防串货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经销商来说,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产品被串货被砸价。但是在2015年,产品被串货、被砸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农药、种子类产品串货最严重的主要是进口产品,而产品一旦发生串货,谁都卖不上价格,谁也不想买,但对当地产品代理商绝对是伤害。同时也证明这种产品效果好、有需求,既然有需求,那就应该有市场,之所以串货是因为资源稀少,资源垄断。要改变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是打  相似文献   

6.
串货现象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活动中大行其道,在各行各业中随处可见,许多出色的名牌产品,在满意地完成产品设计,大胆地投放广告从而完成市场开拓后,最终在市场串货的打击下划上句号。同样的情况在种业市场也存在,许多好的品种经不住串货的打击,逐渐退出了市场。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种子市场的销售活动中,将不再分装种子(习惯称小包装种子)拆零销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地对小包装种子拆零销售问题认识不一致,导致实施监管的措施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将其认定经营散装种子,予以查处;有的视同正当经营行为,不予以追究;有的承认其合理』生,不诉不究,有诉则按经营散装种子给予处理。笔者认为,这种市场法理环境的多样性和不平等是十分有害的,应当加以克服,本文就小包装种子拆零销售的行为属性谈点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眼下,许多化肥、农药生产企业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施肥用药水平,促进产品的销售,纷纷聘请农技推广人员成立了自己的科技推广队伍,并深入各地农村进行科技讲座推广,有的还深入基层经销商处进行“坐堂诊断”,此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称赞。但在企业的下乡科技专家中,有的讲的确有水平,但也不可否认,不少“专家”水平很有限,有的实际上就是忽悠农民,误导农民购买其生产厂家的化肥、农药:因此农民在面对专家讲座时,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即将结束,2011年的农药市场是不平淡的,有起有伏、有涨有落。有的企业觅得商机,有的企业因亏损而愁眉不展;有的经销商生意红红火火,也有的经销商门店门可罗雀。然而,不管怎样,从事农药行业的人士依旧要为2012年的农药销售而奋斗,在此有必要对今年农药市场大事记一一进行盘点,以期为农药企业、经销商来年的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物流供应链行业领军企业北京爱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创”)在北京翠宫饭店举行“TTS双向安全追溯系统”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完善的打假防串货追踪系统已全面进入市场化动作阶段。  相似文献   

11.
刘一明 《中国种业》2007,(12):14-16
种业门市是种子生产和销售企业的“门脸”。种子门市虽不大,但它浓缩和展示了企业的全部,有的种子企业与门市还是一体的,只要顾客步入门市,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水准。因此,被比喻为企业的“窗口”,它还是企业零售利润的实现者。  相似文献   

12.
蝴蝶兰在年宵花卉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对其开花时间有很严格的要求.近些年,有的生产者会出现失误,导致植株在销售季到来之前就已开花,或推迟开花,或开花品质不良.甚至一些优秀品种由于管理不当,优良特性在销售季表现不出来,造成损失.要想适时开出高品质的花,必须在生产管理中注意每个细节.本文将蝴蝶兰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归纳,为在南京地区从事蝴蝶兰生产提出合理操作办法,进行科学管理,尽可能让企业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茶区在大力发展生产名优茶的同时,减少了低档茶的生产,有的地方甚至完全不采制夏茶,任凭芽叶老在树上。其主要原因是低档茶难销,价格低。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大部分人的收入还不高,每斤几十元的名优茶普通家庭很少问津,尤其农村,仍需要大量价格低廉的低档茶,低档茶的市场潜力大得很。目前低档茶销售疲软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主要是因为销售渠道不畅通。茶叶生产不能只盯住高收入,高  相似文献   

14.
侯艳阳  董艳 《种子世界》2004,(10):17-17
中国种子企业与国外公司相比最缺乏的是营销能力,种业营销的模式落后。本文着重介绍的是销售渠道模式选择问题,并对种业普遍采取的分销商渠道模式进行评估,提出分销商选择的标准,希望能为种业的营销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记者在采访各地凤梨红掌生产企业的年宵上市情况时,听到不少"市场行情仍不好"、"价格在下滑"、"销售收入比去年还低"的声音。的确,从去年年宵和全年来看,凤梨销售受阻,红掌价格低迷,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年宵行情很不乐观,红掌、凤梨的销售价格低迷是肯定的了。"有的种植者这样来评价目前的尴尬形势。对大多数红掌、凤梨生产商来说,今年的冬季格外"寒冷"。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种子公司的包装物核算和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不按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连包装物明细账也不设;有的对包装物多年不进行摊销或不按规定摊销;有的对包装物的管理混乱形成账物之间数量不符,价值不符,给企业造成了一个很大的漏洞。随着我国商品...  相似文献   

17.
<正>农资企业销售人员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虽说销售行业一直以来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适当流动对个人和企业都是有帮助的,但频繁的人员离职和辞职应该引起企业的重视和关注,为什么农资营销人选择频繁跳槽?为什么农资企业留不住人?是待遇太低,还是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平台?或者是没有系统的培训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侯艳阳  董艳 《种子科技》2004,22(5):256-257
种业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分销商渠道模式和自营渠道模式两种.分销商渠道模式是种子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开拓市场、销售产品的模式.它是由区域代理商主导,面对终端商,企业一般不直接与终端商进行业务往来,产品利润由代理商与终端商共同占有,这种模式也叫"大户制".另一种模式是自营渠道模式,也叫直营制.它是由企业自主独立经营,直接面对终端商,产品利润由终端商独自占有.种子企业很少采用这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销售打破了以前“四化一供”的种子销售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市场演变.各大种子企业都在不断的探索种子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固定和非常成功的模式.甚至有的企业歪曲了农业推广的意义。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认为种子销售和农业技术推广还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完全的种子营销会脱离农业推广的内涵.完全的农业技术推广可能步子跨得过大。目前种子的营销推广按以下方法进行比较有效。  相似文献   

20.
对规范种子市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金泉 《种子科技》2004,22(5):269-270
1种子市场现状 1.1以行政区域设置的国有种子企业供种的主渠道地位严重削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颁布实施以来,给各类原先没有固定销售区域或民营、个体的种子企业注入了空前的生机活力,特别是具有跨地区销售种子资质的大型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种优势,依托各地的销售网点,迅速打开了局面,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与此相反,以行政区域设置的原国有种子企业,特别是县级种子企业,因其人员多,负担重,经济实力弱,不具有品种优势,种子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下降,供种的主渠道地位严重削弱,有的甚至完全失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