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飞虱是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等,它们可以远程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靠吸取水稻汁液为生,为害水稻的同时,还能够传播病毒,轻则造成水稻减产,重则造成水稻绝收。受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耕种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稻飞虱已成为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虫害,常为中等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正>稻飞虱是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的一类迁飞性害虫,俗名蠓子虫。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对早稻影响较大的白背飞虱,对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危害较重的褐飞虱,以及虽然在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很少直接成灾却能传播稻、麦、玉米等作物病毒的灰飞虱。2007年广西、1997年安徽和1991年全国范围的大暴发稻飞虱,在众多植保工作者和农民心中可能都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正>灰飞虱又名灰稻虱,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北稻区发生较多,其中长江中下游仅在早稻上数量较多,但近年在部分稻区晚稻穗期亦有危害。除危害水稻外,还有大麦、小麦、玉米、稗、李氏禾、狗尾草、千金子和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植物。为害特点成、若虫都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近年发现部分稻区水稻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稻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灰飞虱是传播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褐飞虱是沿江地区中晚粳稻区水稻中后期的重要害虫,特别是三、四代褐飞虱的发生为害,严重威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对水稻高产稳产和增产增收影响更大。因此,针对褐飞虱对不少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现状,亟需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褐飞虱抗性发展监测,及早采取有效对策,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上升……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褐飞虱是沿江地区中晚粳稻区水稻中后期的重要害虫,特别是三、四代褐飞虱的发生为害,严重威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对水稻高产稳产和增产增收影响更大。因此,针对褐飞虱对不少药剂产生抗药性的现状,各方需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褐飞虱抗性发展监测,及早采取有效对策,延缓稻飞虱抗药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6.
在我省为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常暴发成灾,尤以黔东及黔南高温地区(两种飞虱均有发生)较严重,中部地区在大发生年,受害损失也是很大的(主要是自背飞虱)。灰飞虱Laodelphax  相似文献   

7.
<正>稻飞虱,生产上需要防治的一般有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三种。稻飞虱发生和危害特点:在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  相似文献   

8.
稻褐飞虱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褐飞虱别名褐稻虱、稻褐飞虱,分布于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新疆以外的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尤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发生量大。食性较单一,只危害水稻及普通野生稻等稻属植物。一、为害特点成、若虫都能危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下部,密度很高时或迁出时才出现于稻叶上。用口器刺吸水稻汁  相似文献   

9.
水稻改良品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水稻改良品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和辅以人工接虫诱发的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评价了水稻改良品系苗期对褐飞虱的抗性以及成株期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抗源RHT-sd1的改良品系G6和G8,Ptb33的改良品系G9和G10,Qb14的改良品系G15,Qb15的改良品系G16和G17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表现抗性,各抗源的改良品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均具抗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5.0%、66.7%、25.0%和100.0%,可见对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抗源品种进行改良可以获得多抗性新品系。本研究获得的7份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品系在多抗性水稻品种的选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诸多的水稻病虫害中,褐飞虱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水稻上重要的害虫之一。褐飞虱体形微小,在水稻种植后暴发,其对水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从而引起稻株瘫痪倒伏,导致严重减产或绝收。褐飞虱不仅是传播某些水稻病毒病的虫媒,也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的侵染为害。虽然国内外学者对  相似文献   

11.
长绿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别名蠓飞子,主要为害茭白、野茭白等,在南方地区茭白上发生较为普遍。长绿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吸茭白叶片,吸取汁液,并在叶脉上产卵,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输送受到影响,往往会导致孕茭时间推迟,从而造成茭白商品性降低、产量降低,严重时减产达25%~75%。  相似文献   

12.
<正>稻飞虱华南、江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水稻孕穗前注重发挥天敌自然控害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药剂防治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指标为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杂交稻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双季晚稻和单季稻注意压前控后。优先选用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品种,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对茎基部粗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褐飞虱是中国夏季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选育与利用抗性品种被认为是控制水稻褐飞虱为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综述了稻褐飞虱的生物型/致害型、抗褐飞虱基因,着重介绍了中国抗褐飞虱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抗性育种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中后期是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我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  相似文献   

15.
水稻褐飞虱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褐飞虱近年对水稻的为害愈来愈严重,为探讨新的防控策略,笔者从飞虱的主要越冬虫源地、成灾原因及综合防控等分析认为:(1)对中国水稻为害极重的褐飞虱,真正成灾的越冬虫源应主要来自16°N以南的地区,尤其是越南南部与泰国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区域。(2)水稻褐飞虱的成灾原因既与越战后东盟国家大力发展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且在耕作制度上也相应地由高秆改矮秆、单季改双季甚至三季,密集程度和施肥程度有所提高有关,又与国内水稻品种多、生育期不一,在防控上不能统一行动,用药混杂和过量有关,还与全球气候变暖更利于飞虱的繁衍与迁移,以及杂交水稻可能更利于飞虱类的繁衍有关。因此,要彻底防控水稻褐飞虱的为害,要“防控前移”,到飞虱的发源地-湄公河三角洲区域去实施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方面帮助其提高水稻产量,改良水稻种植模式,压缩冬春稻种植面积;另一方面帮助其发展经济,构建世界热带水果与特种经济植物基地,同时组建大型粮食生产加工集团,以及开展褐飞虱防控国际间合作;对迁入代要及早治理,并且以县为单位组建植物保护公司,再利用飞虱对某些水稻品种特别嗜好性,构建飞虱诱集区,形成聚而歼之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全省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专家会商,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预计今年全省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近8000万亩次。其中,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纹枯病大发生;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有较大流行的可能;细菌性病害在东南沿海稻区有较大流行风险。1.稻飞虱:褐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白背飞虱中等发生;浙北稻区穗期灰飞虱中等偏轻发生。预计稻飞虱发生面积约3500万亩次。  相似文献   

17.
<正> 水稻中后期是白背飞虱、褐飞虱、三化螟、二化螟、纵卷叶螟等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我市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8月底到9月初,这几种害虫的发生期与防治时期基本接近。因此,搞好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要实行总体防治,其关键是要有一个对水稻多种害虫都能兼治的好药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技术。锐劲特对白背飞虱、褐飞虱、螟虫、纵卷叶螟等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效。为了根据锐劲特的特性,确定合理的防治策略,达到总体防治用药一次,既能防治白背飞虱、褐飞虱又能兼治螟虫的目的,2000~2001年作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国许多地方水稻田稻飞虱发生严重,许多农民担心今年套播在稻田内的小麦出苗后会遭受稻飞虱危害。据了解,褐飞虱食性专一,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不取食小麦等其他作物,对小麦没有危害。褐飞虱为迁飞性害虫,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一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省植保检疫局根据全省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专家会商,预计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大发生态势,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其中,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大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浙西和浙中南稻区感病品种上有流行的可能;细菌性病害在东南沿海稻区有较大流行风险。1.稻飞虱:褐飞虱已具备大发生虫源基数,预计主害代将大发生;白背飞虱中等发生;浙北稻区穗期灰飞虱中等偏轻发生。稻飞虱发生面积约4000万亩次。2.稻纵卷叶螟:五(3)代大发生;六(4)代中等偏重发生,局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害虫之一。遏制水稻褐飞虱为害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既利用水稻自身的抗虫性。迄今为止,已经于栽培稻和野生稻中成功鉴定出30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其中26个主效抗性基因已被定位,显性基因Bph14已成功克隆,但仅少量主效抗性基因被育种家利用并培育出抗性品种。对褐飞虱的生物型和抗性机理、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基础及育种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抗性育种研究趋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