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家蚕三龄起蚕白僵菌分生孢子感染蚕体蚕座后,漂白粉液剂和粉剂的消毒效果。结果如下:1.含有效氯0.5%和1%的漂白粉液对白僵菌分生孢子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2%的漂白粉防僵粉;有效氯0.5%和1%的漂白粉液处理,及白僵菌对照与2%的漂白粉防僵粉处理间的白僵病感染率,在统计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和2%的漂白粉防僵粉消毒蚕体蚕座,对蚕的生命力、茧丝质等无影响;3.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蚕体蚕座消毒的成本低于2%的漂白粉防僵粉。试验结果说明:漂白粉液剂消毒防治白僵菌是一种比粉剂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防微”药剂不同使用方式对原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萱  薛宏  李丽蓉 《中国蚕业》2011,32(3):23-24,41
对饲喂在桑园中用250倍液防微灵喷施的桑叶、采回桑叶后用含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浸渍的桑叶、在桑园中用250倍液防微灵喷施+采回后再用含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洗消的桑叶,这3种不同方法消毒桑叶的原原种饲养成绩与原种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龄蚕饲喂在桑园中喷施250倍液防微灵的桑叶,大蚕期饲喂在桑园中喷施250倍液防微灵+采回桑叶后再用含0.35%有效氯漂白粉液洗消的桑叶,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八○年我县晚秋蚕发生了较多的白僵病,各公社普遍使用漂白粉防僵粉、毒消散防僵粉,及防病一号等药物,进行蚕体和蚕座消毒。对使用效果,有各种反映:多数反映漂白粉和毒消散的防僵粉效果好,防病一号效果差;有的地方却反映防病一号效果很好;也有少数地方反映:漂白粉和毒消散配的防僵粉,效果不显著。为了了解目前几种常用药物,是否质量不好,还是其它原因?特作本试验。一、试验方法:自己动手配制了(1)3%有效氯漂白  相似文献   

4.
孙书静 《蚕学通讯》2005,25(2):42-42
针对秋季气候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秋蚕稳产高产. 1 把好消毒关 在夏蚕饲养结束后,首先进行蚕后消毒,即用2%的福尔马林液或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将蚕室蚕具先消一次毒后再搬出去清洗,晒干.养蚕前又用含有效氯1%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然后用硫磺柏桠熏烟一次,最后开放门窗,准备养蚕.上一季养蚕的大蚕室和上蔟室不能用来养下一季的小蚕.在饲养中要做到蚕期继续消毒,坚持每天用漂白粉防僵粉或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如发现病蚕应及时隔离淘汰,除沙时,对死蚕和淘汰的病、弱蚕必须投入石灰缸中集中深埋.除沙后坚持换鞋进出贮桑室,坚持洗手给桑等卫生制度,隔离病源防止蚕病传播蔓延.小蚕期坚持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进行擦洗桑叶,稍干后再喂蚕.  相似文献   

5.
桑叶浸渍消毒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但桑叶浸消后往往会引起叶质下降,影响蚕种繁育成绩。通过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和2 000倍液消毒精(溴氯海因磷酸三钠)浸消的桑叶饲喂秋丰、白玉的5龄原蚕,调查原蚕的体质、蚕茧质量和一代杂交种质量等主要项目。结果表明:各消毒药剂浸消桑叶均能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春、秋2期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且克蚁制种量春制种(11.45张)高20.65%、秋制种(9.94张)高14.38%;用消毒精2 000倍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略优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但公斤茧制种量(3.31张)略低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3.35张)。说明用消毒精2 000倍液和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对蚕种繁育成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吴凡 《蚕学通讯》2003,23(3):23-24
饲养晚秋蚕一般从9月上中旬到1 0月上中旬,虽然饲养时间短,但只要措施得当,经济效益仍十分显著。1 严格消毒,控制蚕病危害饲养晚秋蚕半月前将蚕室打扫干净,蚕具洗净晒干;蚕室地面刮去一层表土填上一层新土,用2 0 %的石灰浆粉刷墙壁;用含有效氯1 %的漂白粉澄清液洒蚕室地面、墙壁和蚕具,关闭门窗保持湿润状态,使其荫干。在饲养过程中,用漂白粉和清洁水兑成含有效氯0 .3%的漂白粉液,小蚕期用新毛巾沾取澄清液将桑叶两面轻轻擦一遍后饲喂,大蚕期在晴天中午用澄清液喷湿叶后饲喂,以防蚕食下病原物;对蚁蚕和各龄起蚕、盛食期蚕各使用一次防僵粉…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白僵病对广大蚕农的蚕作安全、蚕茧稳产高产威胁很大,尤其是中晚秋蚕为害更严重。虽然在生产上用于防僵的药物较多,有漂白粉防僵粉、毒消散防僵粉、防病一号、402体喷、网浸等。但各有弊端。漂白粉吸湿性强,有效氯容易挥发,配成的防僵粉使用效果往往不很理想;毒消散防僵粉目前药厂已不生产,并且使用成本也较高;防病一号是目前生产上防僵的当家品种,但在高温季节使用或用量偏大,会引起蚕儿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8.
家蚕白僵病是一种真菌传染病,严重危害蚕业生产。目前常用防僵药剂是漂白粉与石灰配成的防僵粉和聚甲醛防僵粉,但两者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对人致癌性成为生产问题。三氯异氰脲酸对家蚕病原菌杀灭效果较好,稳定性好,是作为新型防僵药剂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通过药效试验测定了二氯异氰脲酸钠+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C、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D1、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3%有效氯)组合D2、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5%有效氯)组合D3、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7%有效氯)组合D4等7个组合对家蚕白僵病的防控效果,以漂白粉+石灰粉(2%有效氯)组合A、漂白粉+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B为对照,测定了D3的稳定性和对家蚕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A、B、C、D1、D2、D3、D4对家蚕的保护率分别为61.11%、62.22%、64.44%、71.11%、84.44%、91.11%、92.22%,显示三氯异氰脲酸与焦糠组合防控白僵...  相似文献   

9.
桑园漂白粉澄清液叶面消毒对养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期使用桑叶前用含0.3%~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桑树叶面喷雾消毒,用这样的消毒叶养蚕,与常规叶养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桑叶只要用含0.30%~0.35%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如不及时采摘喂蚕,桑叶叶质将遭到严重破坏,用该叶喂蚕,蚕儿食下量、全茧量、茧层量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1980年我县晚秋蚕发生了较多的白僵病,各公社普遍使用漂白粉防僵粉、毒消散防僵粉及防病1号等药物,进行蚕体和蚕座消毒。对使用效果,有各种反映:多数反映漂白粉和毒消散的防僵粉效果好,防病1号效果差,有的地方却反映防病1号效果很好;也有少数地方反映漂白粉和毒消散配的防僵粉效果不显著。为了了解目前几种常用药物的质量,特作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漂白粉作为一种消毒剂,由于它的广谱性和速效性,在蚕桑生产上广泛应用。它对于几乎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消毒效果,所以在养蚕生产中无论蚕室。蚕具、蚕体、蚕阳都要使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各地蔓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顺利进,为了防治此病,生产上也加大了使用漂白粉的比例.实验证明,漂白粉液能够吏微粒子孢子失活致死,有的种场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液进行桑叶消毒饲蚕,防病效果良好.那么,原蚕食下经漂白粉液消毒后的桑叶对蚕体生长发育有否影响?是否会给饲养制种成绩带来不良的效果?本试验的目的旨在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桑嫩芽叶粉对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探讨了桑嫩芽叶粉在人工饲料配方中的含量组成对饲养家蚕的效果。用含20%桑叶粉 20%桑嫩芽叶粉的配方对养蚕效果较好,其疏毛率、2龄起蚕率、2龄眠体重、4龄眠体重比含40%桑嫩芽叶粉或含40%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配方优。在人工饲料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桑嫩芽叶粉,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养蚕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文光 《广西蚕业》2004,41(3):52-52
消毒产品的种类很多,用途和用法也不尽相同,杀菌能力不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选择消毒剂。养蚕前对蚕室、贮桑室、蚕具消毒可选用1% 漂白粉澄清液、复方氯化磷酸三钠(保利消)或2% 福尔马林石灰浆喷洒消毒;周围环境于清晨或傍晚用复方氯化磷酸三钠(保利消)或2% 石灰浆喷洒消毒;在中午温度高时用新烟力宝对蚕室进行熏烟消毒;零星蚕具消毒可放入锅内煮沸30 分钟。蚕期中蚕座消毒可选用防僵粉、石灰粉消毒,添食可用克红素防细菌病和僵病;对桑叶叶面消毒可选用复方氯化磷酸三钠(保利消)主剂或2% 新鲜石灰浆、0.3% 有效氯漂白…  相似文献   

14.
前言近三年来我省蚕区僵病猛增,局部地区已严重成灾,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当前防僵消毒药剂以防病1号(敌蚕病)、402、漂白粉防僵粉为主,防病1号是广谱高效的蚕体蚕座消毒剂,由于成本高,大蚕期蚕农用药量不足,影响消毒效果,漂白粉需现配现用,易于失效;402是强挥发性药剂,小蚕浸网复盖,大蚕体喷消毒,往往因药效失散以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蚕病食下传染,确保种茧丰收,针对近年来在防止蚕病食下传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四川省在家蚕良种繁育操作规程中规定:采用含有效氯0.3~0.3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桑叶,防止病从口入.漂白粉液与桑叶之比为4:1,浸泡桑叶4~5分钟(中途翻叶2~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17.
漂白粉病对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已成为生产上不可替代的消毒药剂,无论对蚕室、蚕具、养蚕环境、桑叶、蚕体均具有极好的效果,但漂白粉配制成为漂白液后,其有效氯浓度的含量变化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为此,我们对生产上不同条件对漂白粉液的有效氯浓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给与有机磷杀虫剂污染桑的蚕对软化病病毒的感染性和在蚕体组织内病毒的增殖程度。把桑叶在MEP(50%)及DEP(50%)的一定稀释液中浸渍后阴千,在2龄及2~3龄期间给与污染桑,其后给与普通桑。其间在3龄起蚕时,给与FV 10倍稀释液涂抹桑经口接种12小时,到5龄起蚕调查发病蚕,用Behrens-k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帕力特(24%虫螨腈)和当地常规药剂80%敌敌畏,两种杀虫剂对桑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桑蓟马处于低龄幼虫或幼虫(1~2龄)时,不同剂量的帕力特对桑蓟马均有良好防效,药后7d的防效为83.72%~94.28%,且防效期达10d左右。施药5d后用桑叶喂蚕未发现蚕中毒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2016,(2):20-21
"野三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对多丝量蚕品种,具有单产高、茧质好、抗脓病、抗药性强、耐粗易饲养等优点,也存在抗细菌病差、中系品种在三龄后易出现大小蚕、在大蚕期对石灰和漂白粉防僵粉非常敏感等不良性状,因此,在技术上要采取合理用桑,充实营养,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搞好发育调节等综合措施来获取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