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产量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肥的施用与辣椒产量的形成呈显著正相关 ,磷、钾也有一定的影响 ,氮磷、氮钾之间的互作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均有利于辣椒果实的发育 ,促进单果重的形成 ,氮的作用最大 ,磷次之 ,钾最小 ,氮磷、氮钾之间的互作达到显著水平。经多元回归和频率分析方法得出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 :35 2~ 388mg/L ;磷 :5 0~ 70mg/L ;钾 :337~ 4 5 7mg/L。  相似文献   

2.
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氮、磷和钾素吸收利用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和辣椒产量的增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辣椒//玉米间作(10:2)条件下,作物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辣椒第1行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低于单作,问作辣椒中间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单作接近;(2)间作辣椒第1行叶片含氮、磷量低于单作辣椒,间作3、5行辣椒叶片含氮、磷量显著高于辣椒单作,从第1行到第5行逐渐增加.间作辣椒叶片含钾量在前期低于单作辣椒,后期则高于辣椒单作;(3)间作玉米含氮量高于单作玉米.前期间作玉米叶片磷、钾含量与单作玉米前期接近,后期低于单作;(4)辣椒//玉米间作条件下,辣椒和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单作时的产量.可见,辣椒//玉米间作(10:2)条件下,辣椒第1行的N、P和K的吸收受到玉米一定的影响,辣椒中间行的N、P和K的吸收利用效率增加,辣椒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比单作增加13.29%和28.36%.  相似文献   

3.
辣椒高产优质施肥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对辣椒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氮与磷;氮与钾,磷与钾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为正的显著水平,配施后有相互增效作用。磷、钾可显著提高辣椒维生素C的含量,氮肥的作用较小,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辣椒高产优质高效益的优化配方为纯N9.97~11.35kg/亩,P2O25.99~7.43kg/亩,K2O6.73~7.59kg/亩。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氮、磷、钾之间存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352~388 mg/L;磷:54~62 mg/L,钾:337~409 mg/L.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椒果实的全氮、全磷、垒钾含量影响显著,施肥水平越高,辣椒果实中积累的全氮、全磷、全钾越多。说明施用氮磷钾能有效地促进辣椒果实的生长与发育,有利于辣椒高产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用基质盆栽法,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氮、磷、钾之间存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352-388mg/L;磷:54-62mg/L,钾:337-409mg/L。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 ,氮、磷、钾之间存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 :35 2~ 388mg/L ;磷 :5 4~ 6 2mg/L ;钾 :337~ 4 0 9mg/L。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运用氮、磷、钾单因子复合试验、裂区设计,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及产量均随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氮磷钾施用分别超过15.54kg/667m2、12.88kg/667m2、22.10kg/667m2时反而降低。在氮磷钾三因子中其中两因子不变的情况下,辣椒果实中氮、磷、钾的含量均随相应肥料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几种施肥结构对辣椒和茄子产量及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地力产量相差不大,但茄子的施肥效应远远大于辣椒。不同施肥处理相比,无论茄子还是辣椒,有机无机肥配施及施用蔬菜专用配方肥均可显著提高蔬菜产量,其产量明显高于当地习惯施肥和NPK处理。(2)与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明显提高茄子和辣椒的氮、磷、钾吸收量和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肥施用量明显高于茄子和辣椒的需要量,而施钾量明显偏低,因而其对氮、磷肥的利用率明显低于平衡施肥处理。(3)茄子对菜地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低于辣椒,而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却大于辣椒。因此,在同样土壤肥力条件下,茄子的施肥量应大于辣椒的施肥量。(4)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88.94、100.16、212.46 kg/hm2和132.37、59.55、133.77 kg/hm2,茄子和辣椒所施肥料的N∶P2O5∶K2O值分别为1∶0.53∶1.12和1∶0.45∶1.01。据此,可以制定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平衡施肥量和研制其专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最优回归设计,在田间探讨土壤中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及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棠湾龙楼田洋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作用大于磷肥和钾肥。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最佳经济产量为550.83 kg/667m2。其氮、磷(P2O5)、钾(K2O)肥最佳施用量依次为:6.9、1.19、0 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辣椒产量和肥料利用率,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在不同施肥水平下(1 800、1 500、1 200kg·hm~(-2)),比较了2种缓释肥配方(A:N+P_2O_5+K_2O=19%+10%+19%=48%、B:N+P_2O_5+K_2O=17%+14%+17%=48%)对辣椒形态指标、产量、辣椒地上部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处理的辣椒长势好,其产量、地上部和果实中氮、磷、钾含量均大于对照处理(CK)。在相同施肥水平下,缓释肥A处理的辣椒产量比缓释肥B处理平均高4.72%;在辣椒地上部,A3处理氮、磷含量显著大于B3处理,A2处理钾含量显著大于B2处理;在辣椒果实中,A1和A3处理钾含量显著大于B1和B3处理;A3处理的氮肥、钾肥农学利用率均比B3处理高15.04%,A1、A2和A3处理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比B1、B2、B3处理的分别高59.08%、51.45%、79.99%。与缓释肥配方B相比,缓释肥配方A在辣椒生产上显得更有优势,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了肥料农学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沙葱产量的影响,以引种的甘肃民勤沙葱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了沙葱产量与水、氮、磷、钾用量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单因素效应及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处理7(相对含水量50.14%、施氮量0.049 g/kg、施磷量0.08 g/kg、施钾量0.1 g/kg)产量最小,最小值为0.527 g/株,处理17(相对含水量65%、施氮量0.12 g/kg、施磷量0.08 g/kg、施钾量0.1 g/kg)产量最高,最高值为1.851 g/株;2)水、氮、磷、钾对沙葱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X1)>氮(X2)>磷(X3)>钾(X4);3)水、氮、磷、钾对沙葱边际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X1)>磷(X3)>氮(X2)>钾(X4)。4)水氮、水磷、水钾对沙葱产量的耦合效应均为正耦合效应。水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沙葱产量的提高,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施氮模式对连作辣椒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常规化肥处理为对照,设置5种施氮模式,研究辣椒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优化施氮模式能够促进辣椒植株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常规施氮+菌剂+增效剂处理的辣椒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最高,土壤pH值、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因此该施肥模式可在辣椒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我县娃娃菜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能够产生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空白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氮的增产效应钾的增产效应;单位养分增产量,全肥区缺钾区缺磷区;氮、磷、钾互作效应最高,其次为氮、钾和氮、磷,磷、钾互作效应较差。通过模型分析得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5、109.5和153kg/hm2,可获得理论产量为41080.5kg/hm2。  相似文献   

15.
花溪辣椒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花溪湖潮乡辣椒氮磷钾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中量、磷钾高量或低量的配方处理对辣椒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低量氮磷钾配方和习惯施肥辣椒有早衰现象,不施肥处理的辣椒早衰更明显。经济性状以中氮低磷高钾效果最好,其果长达到11.95 cm,果粗1.2 cm,干重为64.2 g/10个;产量以高量氮磷钾最高,为188.9 kg/667m2,中氮低磷高钾次之,为183.7kg/667m2,两者差异不明显。中氮低磷高钾的配方既可使辣椒增产,经济效益最高,又能提高辣椒肥料利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1985~1986年在湖南农学院教学实验场进行。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供试土壤条件下,氮、磷、钾三要素其中两个因素固定在一定水平时,随着氮或钾施用量的增加,子棉产量成规律性的二次曲线变化,但磷对产量的影响没有规律。氮、磷、钾之间的交互作用以磷,钾的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以"散生子弹头"朝天椒为试材,采取"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氮、磷、钾肥施肥效应和推荐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朝天椒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增产率可达62.7%;缺氮和高氮处理增产率最低,说明适宜的氮肥用量是影响朝天椒产量的关键因素。氮磷钾三因素对朝天椒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是氮钾磷,氮、磷、钾肥对朝天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3.66%、20.84%、22.44%。氮、磷、钾肥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氮磷、氮钾、磷钾肥料均为正向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大小的顺序是氮磷钾氮钾氮磷磷钾。氮磷钾三种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均符合报酬递减律,任何一种元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朝天椒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朝天椒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氮(N)250.85 kg·hm-2、磷(P2O5)130.53 kg·hm-2、钾(K2O)201.25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2∶1∶1.5,最佳种植效益干椒产量为5 991.72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究水、氮、磷和钾水肥耦合效应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早熟五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桶栽试验建立了大白菜产量与水、氮、磷、钾用量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因素效应及多因素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处理14(灌水量:70%W;施氮量:0.185 g/kg;施磷量:0.095 g/kg;施钾量:0.240 g/kg)单株产量最大,最大值为1.44 kg;处理9(灌水量:40%W;施氮量:0.185 g/kg;施磷量:0.095 g/kg;施钾量:0.240 g/kg)单株产量最小,最小值为0.26 kg。水、氮、磷、钾用量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水量(X1)施氮量(X2)施钾量(X4)施磷量(X3)。灌水量与氮、磷、钾用量间存在显著正耦合效应。【结论】水、氮、磷、钾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大白菜产量提高,合理搭配水、氮、磷、钾用量能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在桶栽试验条件下,灌水量为84.34%W,施氮量为0.307 g/kg,施磷量为0.115 g/kg,施钾量为0.286 g/kg时,理论单株产量最大,最大值为1.52 kg。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浮板毛管水培栽培模式,研究了低氮N1(6 mol/m3)、中氮N2(12 mol/m3)、中氮N2(12 mol/m3)和高氮N3(18 mol/m3)和高氮N3(18 mol/m3)3种供氮处理对樱桃番茄各生育阶段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阶段积累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氮磷钾利用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叶片氮、磷、钾积累量峰值期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而延后;茎的氮、磷、钾积累量与氮素浓度成正比;N2处理有利于樱桃番茄果实氮、磷、钾积累;随着氮素投入量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比例、氮肥偏生产力、氮产量效用指数都不断降低,氮素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地上部吸磷(钾)量比例、磷(钾)肥偏生产力比例不断增加,磷(钾)产量效用指数不断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比例和氮肥偏生产力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产量效用指数与果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吸氮量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吸磷(钾)量比例与地上部吸磷(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施磷(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磷(钾)产量效用指数与果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吸磷量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吸氮量比例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吸磷量比例与地上部吸钾量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磷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氮产量效用指数与磷产量效用指数、钾产量效用指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N2处理有利于提高樱桃番茄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同时兼顾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量控制试验,进一步优化我县辣椒氮、磷、钾肥适宜用量,达到解决我县辣椒生产中氮、磷、钾肥施用量不足或者过量施用、偏施等问题。结果为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重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优化氮、磷、钾区,植株粗大坚实,叶片浓绿、大而厚实,生长旺盛,座果率高,果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