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侧柏是我国华北,西北以及华东,华中部分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我省稷山县参加了自1982年以来,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主持的“全国侧柏种源试验和分布区区划的研究”专题。根据稷山县第一次侧柏种源试验的数据,对7年生幼林的高径生长及保存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在树高,地径,保存率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地理变异趋势是侧柏高径生长量由北至南,由西到东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3.
侧柏是我国华北、西北以及华东、华中部分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我省太原市林场参加了自1986年以来,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主持的“全国侧柏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区划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4.
侧柏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范围较狭(北纬27°—33°,西经80°—90°),是美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分布区气候温暖,潮湿.冬干夏潮,年均温18.3℃,年降水1270mm,属夏雨型气候.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50多年历史,四川盆地大面积引种始于1974年,目前累计造林面积达36万亩,是引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外来用材树种.过去发展的湿地松大都采用商品种子,产地不清,林木间生长差异大.提高引种成效,选择适宜于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生产性课题.1981年以来,由林科院牵头分别3次提供,美国42个产地的种子,各次参试种源来自整个分布区范围内,遍及美国东南部8个州的21个采种  相似文献   

6.
国内进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种源试验始于1982年。当时,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种源108个、家系306个,在38个试验点进行了2次分布区的种源试验,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负责山东试验点的全面试验。平阴县的大寨山林场是其中试验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毛竹种源地理变异规律及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5年春收集全国毛竹分区8省16个毛竹种源的母竹,在福建建瓯和华安县营造种源试验林,经过5年观测不同种源发笋成竹,春笋营养成份和叶生理生化等70多项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毛竹种源各种遗传参数,结果发现毛竹种源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南部种源发笋量较大,而北部种源的新竹胸径、竹高较大。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分析,初步选择出福建武夷山、建瓯、沙县、江西上饶4个优良种源,遗传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地理种源选择和种源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云南松自然分布区内,收集各地理生态区域的代表种源41个,在5个生态区设置试验点,进行田间栽培对比试验。根据10余年来的试验观测得出,种源间的生长差异是极显著的。为各地筛选出2~3个较佳种源,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比对照提高47.9~76.7%,优劣种源间相差3.3~4.9倍。把云南松自然分布区划为Ⅳ个种源区,提出了种子调拨方案。  相似文献   

9.
火炬松在江苏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83年先后二次引进美国火炬松36个地理种源,选择能代表江苏丘陵山区气侯、土壤条件的南京市老山林场、江宁县东善桥林场东善、云台分场和东海县李埝林场等地造林试验。经多年观察研究,初步掌握了火炬松在江苏的地理变异规律,初选出了适合江苏不同地区生长的优良种源6个。其高、径、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湖北火炬松)大21.35—83.33%。进一步证明火炬松优于湿地松和马尾松。  相似文献   

10.
侧柏种源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项研究收集我国侧柏自然分布区内(17个省市)102个采种点的种子,分别在山东省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山地建立了3处试验点。通过苗期和造林对比试验,证明侧柏群体遗传变异模式属由西北到东南斜纬向渐变型,山东、河南、河北和江苏部分地区是高生长量和适应性强的最佳种源区,并提出了山东省的优良采种点。  相似文献   

11.
枫香地理种源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5个枫香地理种源的4.5 a生幼林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遗传力参数等的估算结果表明:各地理种源间树高、胸径和冠幅差异极为显著,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树高、胸径与各种源的地理位置不相关,冠幅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划分为4个种源区。根据枫香幼林生长表现,南部种源区表现最差,以中部种源区的湖南桑梓和东部种源区的江西湖城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地坛公园古侧柏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和烘干法分析了北京地坛公园古侧柏土壤理化特性。结果表明:1)古侧柏土壤含水量为14.54%;2)土壤容重为1.59 g/cm3;3)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26.86%,40.14%和13.28%;4)土壤紧实度为0.51 kg/m2。  相似文献   

13.
侧柏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侧柏林分结构特性、林地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的研究分析,证实了植被盖度、林地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对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采用挑选主导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出郁闭度、草本盖度、灌木盖度三个主导因子,并将其林分划分出高结构型、高中结构型、中结构型、中低结构型、低结构型5个水土保持结构类型,为河南省太行山区营造水土保持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绿竹优良种源及单丛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地生长的绿竹为基础材料,造林3年后通过对永安和龙海试验点各种源不同性状的遗传增益计算,结果表明:永安试验点遗传增益大部分为正值,福安、永安、永春和漳平等种源在永安有较大的推广前景,漳州、永安和龙岩号等种源适应在龙海生长.适合在永安栽培的优良单丛分别为福安的第1丛、龙岩的第6丛和福安的第4丛,适合在龙海栽培的分别是永安的第1丛和漳州的第2丛.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6.
油松与侧柏人工林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了生长季中油板和侧柏人工林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含水性主要受降水量、郁闭度和林木蒸腾的影响;在干旱季节,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然后又递增;降水量对0~60cm土层的水分分布影响显著,60~120cm土层含水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researchofprovenanceisnotonlythemeansofimprovingafforestationalforestrybutalsoisnecessarybaseforotherbreedingsystem.EverycountryhaspaiduniversalattentiontothiSway.lUFROhasalsoworkedoulthestandardizedrulesofprovenancetrialstodirectdifferentc…  相似文献   

18.
兴凯赤松3个中国种源及家系苗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天然分布区以外进行引种试验,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兴凯赤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木高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苗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各种源兴凯赤松播种后出苗均较快,9月末苗高基本停止生长,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可以安全越冬。苗圃育苗1 a和2 a生苗木高生长差别较小,但Msn(密山)种源3 a生苗高生长较快。在干旱的立地条件下进行人工林培育,Jdg(鸡东)种源表现出较大的生长潜力,其中部分家系高生长甚至超过CK(樟子松青山种源),地径生长量与CK基本相近。表明其生长潜力和抗旱、耐瘠薄能力远远高于Msn种源,是值得重视的种源。  相似文献   

19.
以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为对象,并以本地白桦种源作为对照,研究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的种子形态特征、发芽特性和在黑河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在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翅长度、种翅宽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引进欧洲垂枝桦不同种源这些指标都显著高于本地白桦对照种源,综合分析表明,引进欧洲垂枝桦新西伯利亚种源在种子形态特征、发芽特性和在黑河地区的苗期生长表现均优,可作为黑河地区欧洲垂枝桦育苗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20.
鹅掌楸属树种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17个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分析了各种源12a生时的生长量。结果表明:生长量在两个种间差异明显,北美鹅掌楸明显优于中国鹅掌楸;同时,生长量在种内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内个体间差异不显著。对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的生长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的生长量有从南至北逐渐增加的趋势,呈现出渐变群的地理变异模式;而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相关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