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海不同产地藏药麻花艽中有效成分獐牙菜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26%甲醇水溶液(含0.04%H3PO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测定獐牙菜苦苷含量。[结果]獐牙菜苦苷在14 min内与其他组分达均到基线分离,獐牙菜苦苷的线性范围是0.009 5~2.900 0μg/10μl(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9.5%(RSD=3.2%)。[结论]RP-HPLC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etiana H.Smith)中分离制备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高速逆流色谱法。[方法]采用溶剂系统为氯仿∶甲醇∶水=4∶4∶2(V/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上下相超声波脱气20min;转速850r/min;流动相流速2ml/min;检测波长254nm。所得产物用旋光仪测定其旋光度,计算其比旋光度,进行纯度鉴定。[结果]从100mg抱茎獐牙菜粗提物中得到龙胆苦苷14mg,獐牙菜苦苷27mg。测得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比旋光度[a]Dt分别为-196.3°和-126.6°,纯度较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大量制备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提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并检测印度獐牙菜和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4种苷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可作为獐牙菜类药材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宁夏产栽培秦艽根(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秦艽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水溶部位分离并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和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结论]该研究分离获得的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宁夏产栽培秦艽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獐牙菜苦苷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獐牙菜苦苷抗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差速贴壁法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检测不同给药组中SD乳鼠细胞心肌细胞存活率以及培养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的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3种不同浓度獐牙菜苦苷均能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上清液中SOD含量,且能降低MDA含量,与H2O2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獐牙菜苦苷对H2O2诱导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氧化系统以及调控特异性蛋白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不同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云南林药复合种植滇龙胆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滇龙胆有效成分积累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龙胆根茎部位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4种有效成分含量。【结果】7种复合种植模式滇龙胆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平均值为67.95 mg/g,当药苷含量的平均值为1.85 mg/g,獐牙菜苦苷含量的平均值为9.69 mg/g,马钱苷酸含量的平均值为7.19 mg/g。其中滇龙胆-尼泊尔桤木复合种植龙胆苦苷含量最高,为(85.99±9.58)mg/g;滇龙胆-杉木复合种植当药苷含量最高,为(2.05±0.23)mg/g;滇龙胆-核桃复合种植獐牙菜苦苷含量最高,为(10.10±0.95)mg/g;滇龙胆-核桃复合种植马钱苷酸含量最高,为(9.74±1.94)mg/g。不同林药复合种植模式滇龙胆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35,P0.01),当药苷分别与马钱苷酸和獐牙菜苦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P0.01;R=0.41,P0.01)。【结论】不同林药复合种植模式下滇龙胆有效成分含量不同,其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可能与其生长的小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7.
秦艽地上部位中环烯醚萜苷类功效成分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筛选出适合分离环烯醚萜苷的大孔吸附树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水为溶剂,以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秦艽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静态吸附法筛选出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秦艽中环烯萜苷的提取以水作溶剂,温度68℃,料液比1∶12,提取次数5次为最佳提取条件,D-101树脂为最佳提取树脂。[结论]最佳提取条件稳定,适合于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的提取,D-101树脂适合分离秦艽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抱茎獐牙菜中不同部位的药效成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抱茎獐牙菜中不同部位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及芒果苷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HPLC法测定3种药效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0~25min,甲醇:2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论]抱茎獐牙莱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最高,其余2种药效成分在花的部位有较高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数獐牙菜中的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含量的方法。测定方法:在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流速1 ml/min时,用ZORBAX SB-C18(250 mm×4.6 mm i.d.,5μm)柱,以甲醇和水(含0.04%H3PO4)在0~20min内由20%至35%线性梯度洗脱。试验结果:4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落干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625μ(g r=0.999 9)、0.095~2.9μ(g r=0.999 8)、0.049~2.56μ(g r=0.999 7)、0.006~2.8μ(g r=0.999 9);回收率分别为101%(RSD=4.3%)、98.7%(RSD=3.3%)、99.5%(RSD=3.5%)、102%(RSD=1.0%)。结论:测定方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超声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鱼胆草中的獐牙菜苦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先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用L_(16)(4~3)正交设计对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鱼胆草中獐牙菜苦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10%、提取时间10 min,獐牙菜苦苷提取率达88%。[结论]此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为鱼胆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宁夏产秦艽中龙胆苦苷分布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83-7983
[目的]研究宁夏产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分布状态。[方法]采用RP-HPLC测定宁夏产3种秦艽不同部位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根部龙胆苦苷的含量高于地上其他部位,而且秦艽最高,麻花秦艽次之,小秦艽最低;部分秦艽的花、叶或茎所含的龙胆苦苷超过中国药典2%的要求。[结论]考虑开发利用秦艽的地上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提取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为秦艽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3%H3PO4=30:7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结果]龙胆苦苷在0.9—2.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7.6%,RSD值为1.02%。[结论]动态热回流提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野生与栽培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psbA-trnH序列的差异,为麻花艽的基源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野生与栽培麻花艽cpDNA 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野生与栽培麻花艽的cpDNA psbA-trnH片段长度分别为316和317 bp,两者之间有4个碱基的变异。[结论]利用psbA-trnH区序列的差异可以鉴别野生与栽培麻花艽。  相似文献   

14.
野生与栽培药材麻花秦艽的HPLC/UV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的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地11批麻花秦艽药材,建立麻花秦艽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野生药材与栽培药材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可较全面的反映麻花秦艽药材的主要成分,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相似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根产量、番木鳖酸含量、龙胆苦苷含量、獐牙菜苦苷含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麻花艽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麻花艽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种植株行距为20 cm×20 cm处理的根产量最高,且比最低的5 cm×5 cm处理高84.79%;但株行距为25 cm×25 cm处理的单株丛叶数、根径、主根长度、番木鳖酸含量、龙胆苦苷含量和獐牙菜苦苷含量最高。因此麻花艽在生产中最适宜的种植株行距为20 cm×20 cm~25 cm×25 cm,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秦艽基原植物间不同DNA序列的差异,为秦艽药材DNA条形码的筛选和基原鉴定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大叶秦艽G.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ex Burk.、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ITS、叶绿体DNA 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cpDNA psbA-trnH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316-318bp,有7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7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21.2%。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与单倍型反映的结果一致。nrDNA 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24~625bp。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12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59.3%。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表明,小秦艽与麻花艽聚为一支,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聚为一支,粗茎秦艽位于聚类图的最基部。[结论]nrDNAITS序列较适合作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7.
聂颖杰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41-7342
[目的]建立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不同部位中异荭草素的RP-HPLC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ODS柱(4.6mm×250.0mm,5μm),以40%甲醇-水溶液(含0.02%磷酸)等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异荭草素与其他组分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0.0899~0.539.0μg,r=0.9999。加标回收率为99.7%,RSD为0.49%。[结论]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李惠梅  师生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99-4804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下麻花艽植物的光合特性。[方法]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强、温度和CO2的响应和酶活性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海拔麻花艽植物的光合性质。[结果]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光合作用受到低温、强光、低气压的限制。低海拔的西宁麻花艽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但是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高于西宁的麻花艽植物。[结论]低海拔的麻花艽植物光合潜力和温度适应范围广,引种栽培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高温有可能造成光抑制,会降低光合生产力。高海拔的海北麻花艽植物光合色素的含量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了光合机构免遭破坏。  相似文献   

19.
张得钧  高庆波  李福安  李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09-14612,14615
[目的]分析秦艽基原植物间不同DNA序列的差异,为秦艽药材DNA条形码的筛选和基原鉴定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大叶秦艽(G.macrophylla Pall.)、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xBurk.)、小秦艽(G.dahurica Fisch)、黄管秦艽(G.officinalis H.Smith)5种植物的核糖体DNA ITS、叶绿体DNApsbA-trnH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cpDNApsbA-trnH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316~318 bp,有7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7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21.2%;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与单倍型反映的结果一致。nrDNA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624~625 bp,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有12个变异位点,序列的GC含量为59.3%;最大简约树的聚类结果表明,小秦艽与麻花艽聚为一支,大叶秦艽与黄管秦艽聚为一支,粗茎秦艽位于聚类图的最基部。[结论]nrDNAITS序列较适合作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