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环境监测 要定期监测鸡舍内环境,测定舍内空气、器物表面的病原菌、饮水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每星期检测1次有害气体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含量,氨浓度应小于20×10^-6;清洁的饮水,pH值〈8,每100毫升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能超过500。选用不同鉴别培养基监测,鉴定消毒效益和病菌存在程度,可采用取样法和自然沉降法。  相似文献   

2.
实验旨在研究“鸭-水生植物-鱼”“鸭-水生植物”和“鸭-稻”不同鸭养殖模式对环境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鸭舍内与运动场粪样、戏水池与消化池、水生植物池、稻田及饮水管水样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和沙门菌的数量。结果显示,“鸭-水生植物-鱼”养殖模式中,鸭舍内和运动场粪样中的细菌总数最多,汇入排水沟的粪污通过消化池处理后再进入饮水管,与排水沟相比,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及饮水管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分别降低11.11%、24.09%、28.35%和32.29%(P<0.01),表明该模式能逐级减少微生物数量。“鸭-水生植物”养殖模式中运动场粪样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芽孢杆菌数和沙门菌数均极显著高于水生植物池和饮水管水样(P<0.01),不同时间检测的各样品微生物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该模式不会对鸭粪便(肠道)微生物的数量造成显著影响,从而保障蛋鸭维持较高的产蛋性能。“鸭-稻”养殖模式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稻田水样中均未检出沙门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芽孢杆菌数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该模式对稻田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是家禽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饮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病毒等)常常威胁着家禽的健康。通常情况下,封闭的饮水线中存在有高水平的需氧菌,有的可达每毫升上百万个细菌。因此,定期对饮水系统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检测并进行净化是家禽饲养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新 《山东家禽》2008,(12):13-14
水是家禽的重要营养物质.而饮水中的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病毒及有机质等)常常威胁着家禽的健康。通常情况下,封闭的饮水线中存在有高水平的需氧菌,有的可达每毫升上百万个细菌,而可接受的细菌水平每毫升仅100个。因此,定期对饮水系统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检测并净化是家禽饲养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1 环境监测要定期监测鸡舍内环境,测定舍内空气、器物表面的病原菌、饮水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每星期检测1次有害气体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含量,氨浓度应小于20×10~(-6);清洁的饮水,pH值8,每100毫升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能超过500。选用不同鉴别培养基监测,鉴定消毒效益和病菌存在程度,可采用取样法和自然沉降法。取样法是用无菌棉拭子沾无菌生理盐水涂擦检测部位(如鸡体),接种于培养基上,于37℃温箱培养24小时,记录菌数并鉴别细菌。自然沉降法是置培养基于监测室的有代表性位置,打开平皿盖,让细菌自然沉降30~60分钟后,倒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记录菌数并作鉴定。  相似文献   

6.
1饮水 定期检测饮水中的大肠杆菌类细菌的含量,要求菌数不得超标且不含杂质,饮水中坚持使用3~5毫克/千克氯化物可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类细菌在饮水中的繁殖,当鸡舍空闲时,应当先放空所有水管中的水,然后注入50毫克/千克的氯化物水溶液,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Andersen六级微生物空气样品收集器和LWC-1型离心式空气样品收集器对猪舍空气进行采样,同时采集粪便。然后选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选择培养基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细菌培养和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的计数。计数结果为该场舍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超标比较严重,Ⅱ舍达标,场中心和门口均轻微超标。  相似文献   

8.
对种鸡采用乳头式和开放式饮水的生产效果进行了84天的测定。结果表明:乳头式饮水的种鸡饮水的浪费量为(0:61.4,52.5%)。垫草的耗费量减少59.2%以上(0.297:0.710,0.804kg/只),垫草的使用时间延长3-8天(15:7,12天),鸡舍内空气中的NH3降低5.2%。H2S降低1.1%,CO2降低12.7%;饮水中细菌总数降低。大肠杆菌数降低;种鸡提前2.5周达到产蛋率50%;节约饮水及垫草开支60%以上。故认为乳头式饮水有利于鸡舍环境的改善。节约生产开支。有利于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鸡舍中臭氧消毒和除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200只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饲养于A、B两间大小相同的动物房中,A组给予臭氧消毒,B组常规饲养,测定两个鸡舍内空气中细菌总数、鸡粪中大肠杆菌数和鸡舍氨气浓度。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空气中细菌总数杀灭率、粪便大肠杆菌杀灭率、氨气降低率随日龄的增长均出现下降趋势,但与B组相比,35日龄时,A组的空气细菌总数、粪便大肠杆菌数和氨气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30.45%(P<0.05)、23.52%(P<0.05)和28.20%(P<0.01)。  相似文献   

10.
1 奶牛场和奶牛现代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牛奶的卫生质量欠佳 牛奶生产中的卫生质量问题主要是牛奶质量偏低,如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嗜冷菌数超标,体细胞含量偏高,抗生素含量有时会比较高。  相似文献   

11.
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场饮用水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东部分地区肉鸡场鸡只的饮用水情况,试验采集寒亭区、平度市、莱西市、安丘市的肉鸡场饮用水,利用选择培养基对井水、水线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沙门氏菌数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肉鸡场的井水样品中菌落总数均小于100 cfu/m L,大肠菌群数不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未检出;不同地区肉鸡场的水线水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不得检出),沙门氏菌未检出。说明肉鸡场水线水的污染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33-838
为观察噬菌体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饮水给肉鸡服用。30只肉鸡随机分为3组,噬菌体Bp4组、噬菌体Bp7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只。将噬菌体添加到饮水中,保证每只鸡摄入109 PFU/d的噬菌体,连续使用15d。收集粪便,测定粪便中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并对盲肠内容物进行16SrDNA V4区测序分析,评价不同噬菌体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噬菌体可引起肉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显著性降低,但菌群多样性没有改变。在"目"水平,与对照组相比,Bp7组的拟杆菌目所占比例下降13.5%(P<0.05),厌氧支原体目升高2.9%(P<0.05),Elusimicrobia目降低4.8%(P<0.05),Bp4组仅Elusimicrobia目所占比例降低5.6%(P<0.05);在"科"水平,Bp7组的Barnesiellaceae科所占比例下降7%(P<0.05),厌氧支原体科升高2.9%(P<0.05),Bp4组厌氧支原体科升高1.2%(P<0.05);在"属"水平,Bp7组的厌氧原体属所占比例升高2.9%(P<0.05),Elusimicrobium属和考拉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分别降低1.5%及7.5%(P<0.05),Bp4组Elusimicrobium属和考拉菌属分别降低1.2%和10.3%(P<0.05)。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噬菌体可引起肉鸡肠道中大肠杆菌菌群数和细菌总数的显著减少,但肠道菌群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肠道菌群含量在各分类地位上都有明显变化。噬菌体饮水对鸡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不同养鸡模式的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笔者对邯郸地区57栋蛋鸡舍空气进行自动采样,检测并比较了空气环境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氨气浓度及鸡的死淘率。结果表明,全封闭式饲养模式鸡舍空气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氨气浓度及鸡的死淘率均明显低于半封闭式、开放式饲养模式(P0.05)。表明加强环境调控可以改进鸡舍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对鸭-稻养殖模式中微生物的数量进行检测和分析。试验期间采集样品检测麻鸭进入稻田前后稻田水体和麻鸭粪便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①与第一次检测的水体微生物数量相比,第二次检测的水体细菌总数降低36.48%,差异显著(P<0.05),大肠杆菌数和芽孢杆菌数分别降低和升高20.29%和26.79%,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第一次检测的麻鸭粪便微生物数量相比,第二次检测的麻鸭粪便乳酸菌数升高27.05%,差异极显著(P<0.01),细菌总数和芽孢杆菌数分别降低和升高1.75%和5.19%,差异不显著(P>0.05),大肠杆菌数和“沙门菌+志贺氏杆菌”菌数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鸭-稻养殖模式中,放鸭后可以降低稻田水体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的数量,不会影响稻田周边水域的水体质量,同时还提高了鸭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维持了鸭粪便(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不会影响麻鸭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正1什么是优质奶源我国的奶业起步比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乳脂率在3.5%以上,乳蛋白率为3.1%,体细胞数低于20万/毫升。澳大利亚细菌总数要求小于3万/毫升,欧盟小于10万/毫升。而我国就河北省而言,乳脂率为3.8%,乳蛋白率为3.2%,乳粉厂规定的体细胞数小于50万/毫升,细菌总数低于20万/毫升,奶牛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牛初乳从挤出到饲喂过程中防治细菌污染增殖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在此后贮藏过程中冷藏和添加防腐剂对细菌数的影响。分别直接、无菌地从乳腺以及用奶桶、饲喂奶瓶无污染地从16头刚分娩的奶牛取样,并分析初乳从挤出到饲喂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贮藏时,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数增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养鸡场鸡舍内空气和饮水细菌含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现代化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日龄鸡舍内外水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肉鸡饲养中期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前期和后期.带鸡消毒可以显著降低鸡舍内空气细菌含量;不同日龄鸡舍水质变化不大,饮水中细菌总数均较高,经过消毒处理后,饮水中细菌总数显著降低,与未消毒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乳牛舍内环境空气中细菌数量与乳房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规模化泌乳奶牛舍内消毒前后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泌乳牛群进行乳房炎调查,对乳房炎奶牛乳汁中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的牛舍不同的培养基其结果均不相同,NA培养基菌落数最高达77.8×103cfu/m3,S.S培养基在多个分布点无细菌生长。牛舍经过消毒后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大幅度减少,运动场空气细菌总数明显低于舍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与牛舍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呈正相关,细菌总数多的牛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高。环境空气中和乳房炎奶牛乳汁中同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相似文献   

19.
牛奶质量从内在讲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体细胞数是乳腺内受感染程度的定量指标;细菌总数和乳腺内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一种是在乳腺内部繁殖的细菌。一种是通过乳孔导管从外部感染的。控制细菌总数对控制乳房炎有重要意义。各个国家对于判定乳腺炎的牛奶的标准不同,美国的规定是:正常牛奶的体细胞数小于10万/毫升。乳房炎奶大于20万/毫升。因此,控制体细胞数就是控制乳房炎。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集约化蛋鸡垫料最适合用于农业生产黎巴嫩贝鲁特美洲大学的研究者对来自集约化和放养模式的肉鸡和蛋鸡垫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垫料中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集约化的蛋鸡垫料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最少。对垫料的pH、导电性、C、N、P、K、Cd、Zn检测的结果发现,蛋鸡垫料的导电性和锌含量高于肉鸡垫料;放养肉鸡的垫料pH值最高,总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