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1980年江西早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年均47万亩,1981—1985年增至213万亩。全面分析认为,品种、施肥及气候的变动,均不足以诱致此病如此剧增,而育秧方式的改变,即由水播水育改为湿润育秧、特别是薄膜育秧,小病害大量发生的关系更为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关系及灾变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仙居县23年(1978-2000年)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早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身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而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早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在温度、雨量、雨日和光照这4个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中,经计算机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以雨日对早稻稻瘟病流行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光照和雨量,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我县早稻的主要病害,对早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多采用中短期预测预报。笔者采用灾变预测法对我县早稻稻瘟病超长期预测进行了探讨。据我县1975—1985年早稻稻瘟病发生资料,将发生程度分为偏轻年(A)及偏重年(B)。  相似文献   

4.
不同育秧方式对稻瘟病发生为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秧田期在接种菌源条件下,旱育秧叶瘟较水育秧发生早、为害重;大田期在不防治条件下,旱育秧叶瘟、穗瘟发生为害显著轻于水育秧。说明在防止菌源进入的前提下,旱育秧是控制稻瘟病的一项好措施。  相似文献   

5.
滨海地区稻瘟病发生与氯离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地区不同田块土壤和灌溉水的Cl-含量不同,造成了水稻植株中Cl-含量差异,稻瘟病的发生也不一样。77、78社我们对同一品种,发病程度不同的植株,作了Cl-含量测定。发病程度不同田块的植株,各部位的Cl-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丰泉 《湖北植保》2003,(1):10-11
近年来,早稻稻瘟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常常流行成灾,成为当前早稻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为了减轻危害,杜绝大流行,我们对早稻稻瘟病的流行进行全面研究和大面积综防工作进行试验、示范、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仙居县18a(1978~1995年)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早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在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秧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而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早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在温度、雨量、雨日和光照这4个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中,经计算机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以雨日对早稻稻瘟病流行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光照和雨量,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蒙全 《广西植保》2012,25(3):27-29
贵港市港南区地处广西东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雨热同季,雨量较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1550mm,年平均气温为21.5℃,年平均日照数1650h,太阳辐射能丰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微寒。贵港市港南区属双季稻区,  相似文献   

9.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高寒山区,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73.8mm,年平均温度为17~19℃,5份月平均温度为22.5℃,6月份平均温度为25.6℃,每年春夏之交,冷暖气流交汇于此,造成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明显,历年均有稻瘟病发生为害。三江县2009年早稻稻瘟病发生严重,属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年份,是近30a来最重的1a,受害严重的田块颗粒无收,给粮食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周国福 《植物保护》1992,18(2):13-15
杂交早稻育小苗移栽,具移栽早、返青快、分蘖多、长势旺的特点。1989-1991连续3年系统观察,小苗田主要病虫发生期比常规苗早、发生量和危害程度重于常规苗。在防治方法上,主要采取以健身栽培为主的农业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生物防治和施药保护相结合的综防措施,对稻飞虱药剂防治应采取压前控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几年绥化市北林区稻瘟病发生造成水稻减产问题,通过多年田间多点跟踪调查,介绍稻瘟病的发病原因、为害症状与发生时期,提出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病源基数、把握关键防治时期、全田药剂防治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稻瘟病在浠水县的发生一年比一年重,产量损失越来越大,严重田块甚至毁耕,颗粒无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威协,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水稻稻瘟病重在预防,但农民往往是在发病后才求医问药,植保信息入户率亟待提高,如何准确判断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报并指导防治,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越西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阿说所布(四川省越西县农业局植保站615000)越西县位于四川省攀西北部边缘,介于北纬28°18’~28°53’,东经102°20’~102°54’之间,海拔1170~4791米,年平均气温7.2~13.4℃,年降雨量11...  相似文献   

14.
秭归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 600hm2,主要种植在全县12个乡镇,海拔600m以上区域,属一季中稻栽培.稻瘟病常年发生1 000 hm2左右,是我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5.
春棉覆膜种植以后,棉田生态条件发生变化,加快了棉花发育进程,病虫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防治策略和方法也需作适当的调整,以便更好控制病虫危害,发挥覆膜种植优势。我们在汝州城西村进行调查,现将地膜棉田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介绍如下:1.棉花苗病:地膜棉田地温高,促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理抗病的研究:稻株淀粉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株淀粉含量与稻瘟病的发生规律是明显的,有密切相关的。水稻一生,有二个时期稻株淀粉含量较少,一个是分蘖期,一个是抽穗期,而这二个时期又是最易感染稻瘟病的时期。因此,稻瘟病的发生与水稻生理有着内在的特殊关系,总的规律是稻株淀粉(在这二个时期)含量高,稻瘟病轻,反之则重。稻株淀粉含量与水稻品种的抗性有关,而且,对于气候、栽培等因素也有相互关系,而这些因素与稻瘟病的发生又有密切的关系,在几个因素中,品种的抗性是内因,而气候、栽培对于水稻属外因。然而,外因可以促使品种的抗性产生变化。因此,品种的抗性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品种本身的(基因)抗病,另一种是外界因素给予的抗病能力,而了解稻株淀粉,掌握水稻的生理规律,对于预测预报和加强综合防治都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稻区杂草上的梨孢菌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发现的稻曲病菌白化菌株其分生孢子座白色,厚垣孢子表面光滑,大小为3.5-6.0×3.5-6.8μm。在麦芽糖-稻芽浸渍液中可产生较多的分生孢子。pH值为6时生长最好。普通培养基中加入几种供试碳源和氮源均有利于菌落生长,以蔗糖为碳源,浓度为2%或以L-天门冬酰胺为氮源浓度为0.2%~0.3%时时其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培养过程中可产生对稻种萌发有抑制作用的毒素,而固体培养时产毒能力高于液体培养。白化菌株回接到水稻上可重新产生白色稻曲球。该菌和稻曲病菌的酯酶同功酶和RAPD扩增谱带明显不同。可见白化菌株具有独立于稻曲病菌的新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8.
韩友珍 《植物医生》2003,16(5):12-13
稻瘟病是道真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般发病率为 15 %~ 2 0 % ,损失率在 5 .5 %左右 ,局部地区为间歇性重发生。如 1998年因气候、品种等多因素的影响 ,该病在县辖区的各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流行成灾 ,最低发病率为5 4% ,最高发病率为 98.7%。1 种植情况全县水稻栽插面积 0 .9万hm2 ,种植品种有汕优6 3、汕优晚三、汕优 77、冈优 2 2、冈优 12、Ⅱ优 4 6和糯稻等 ,由于品种较复杂 ,海拔高低悬珠较大 ,环境气候变化异常 ,成为典型的山区立体农业结构 ,导致不同海拔的稻瘟病严重发生。据 1998年调查统计 ,全县发…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银川平原,生产上的主要水稻品种极易感染稻瘟病;同时,种子带菌率高(最高达14%),有病和无病稻草(作饲料)露天混放,菌源充足;在这样的条件下,稻瘟病流行与否的决定因素是水  相似文献   

20.
地膜马铃薯田的杂草发生与防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1999年进行了地膜马铃薯田杂草发生与防治研究 ,结果表明 ,地膜马铃薯田杂草有10科17种 ,主要优势种为猪殃殃、婆婆纳、看麦娘。播后约20d田间有一个明显的出草高峰。杂草防除每667m2用33%施田补200ml、48%氟乐灵100ml喷雾 ,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