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育王群又称养王群或处女王哺育群.那么哺育群的群势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我选择无病而且繁殖速度较快的强群,一般应达到16框蜂以上的群势.如果单王群未能达到16框蜂,可合并蜂群组成16框哺育群.  相似文献   

2.
蜜蜂为龙眼、荔枝授粉增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组对不同群势、状态的中华蜜蜂的授粉行为、座果率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有王群与无王群相比采花蜂数和朵数分别高出339.39%和480.75%;2、有王群为荔枝和龙眼授粉座果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16.67%和549.06%,无王群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05.56%和387.42%;3、有王3足框、2足框和无王3足框授粉后荔枝产量分别比对照组增产4.17、3.79、3.13倍;4、有王3足框、2足框、无王3足框授粉后荔枝单果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6.63%、6.21%、5.61%;5、有王、无王和不同群势授粉对荔枝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很荣幸地跟随养蜂专家马德风老师在北京和北戴河进行了一段联合繁殖养强群提高早期蜜源产蜜量和质量的试验,已获得初步成功。经过这一段试验,可以看出:联合繁殖方法可使繁殖加快,随时组成5公斤以上蜂量的群势投入生产,既能提高单位产蜜量,也能提高蜂蜜的浓度,又能增加王浆采收量。在蜜源相同的条件下,经过1个月繁殖,联合繁殖群在刺槐花初期的群势达到6公斤,子脾20个,平均单位蜜蜂产浆量,双王群比单王群提高100%,联合群比单王群提高2.75%,比双王群提高87.5%。联合繁殖群一次取浆30多克,而单王群一次只取浆4克,相差悬殊。联合繁殖养强群的方法,可使蜂群迅速地增强,做到优质高产,提高养蜂者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徐祖荫  孙启跃 《中国蜂业》1992,(6):15-17,43
在贵阳地区组织9群意蜂按L_9(3~4)正交表进行早春繁殖试验,对不同始繁日期、始繁群势和单、双王群的繁殖效果进行考察。试验表明,1月上旬开始早春繁殖为好,4框以上群势双王繁殖,流蜜盛期可达12~16框的群势投入采集,单群春蜜产量达50公斤;如以单王繁殖,则起繁群势至少应达4.8框足蜂以上,单群春蜜产量可达24.6公斤以上。文中还探讨了始繁日期、始繁群势、蜂王数等3因素对群势增长、取蜜数量的主次效应和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在多数养蜂者都采用十框标准箱,每群蜂都有空巢脾。空脾会降低蜂群的积极性,如果外界气温低,脾多于蜂,对繁殖蜂群也不利。我采用双王群同箱饲养,每群放六个脾,使蜂王在一般情况下维持六框左右子脾,不致过度疲劳。如流动养蜂,用双王群十二框,加继箱;如定地养蜂,采用十四框双王群,加十框共用继箱为好。双王群保温,减少热量散发,便于保持繁殖蜂儿的正常温度35℃,比单王群繁殖快,常常蜂多于脾,不会出现巢  相似文献   

6.
我们养蜂15年,前7年养单王群,后8年养双王群,所以对这两种饲养方式体会较深。单从蜂群繁殖角度来看,双王比单王优点多。双王群是2只蜂王同巢繁蜂。为防止群势偏集,开繁时用框式隔王板,把巢箱隔成两个区,一区一王,各开巢门,两区内各放2框足蜂,这样可以做到巢温互补,饲料互?..  相似文献   

7.
1981年2月,我们搞了一次人为的中、意蜂合作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试验从2月12日开始,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用四群同等蜂量和子脾的一框群意蜂,分做两个小组,试验组与对照组,从试验开始,试验组补入两框足中蜂封盖老子脾。第二组试验,用四群同等蜂量和子脾的四框群中蜂,也分做两小组,每组两群,试验组在试验开始,提出两框足封盖子。下面是第一组意蜂的试验记录:试验以前,两组的蜂、子、脾一样,试验开始后,试验组加入两框足封盖老子脾(中蜂的),每12天测定一次封盖子和蜂数,以及巢脾数。下表是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繁殖情况:试验组由于加入了正在出房的封盖子,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笔者曾经写过《苏南油菜泌蜜提前的蜂群管理措施》一文 (载本刊 2 0 0 0年第 6期 )。文中对苏南油菜泌蜜提前 ,采用提早开繁 ;单脾开繁 ;双王群开繁三种方法迎接油菜提前泌蜜的挑战。现仅谈双王群情况 :老孙的蜂群去年秋天分批治螨时 ,部分蜂群因蜂药伪劣 ,疗效欠佳 ,蜂数减少。2 0 0 1年 1月 2 4日奖励开繁。有蜂王 45群 ,组成 1 5群 2框足蜂的单王群 ;1 5群 2框足蜂 +2框足蜂的双王群。双王群于 2月 2 4日加第 1张脾 ;单王群于3月 1日加第 1张脾。双王群 3月 1 6日上继箱 ,3月 1 8日造王浆。看到单王群群势赶不上强群就把两个单王…  相似文献   

9.
试验表明:北京地区采用荆条花期的新王群,结合提前奖励饲喂培育越冬适龄蜂,能够比常规秋繁法培育出更多的越冬适龄蜂,从而使越冬蜂群保持有较强的群势。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繁殖群的群势以8~9框蜂最好。  相似文献   

10.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11):42-43
(上接2006年第8期)1.5精心挑选组织好育王群1.5.1定向选群大场3~5群,小场2群以上。基本条件是生产力强,生活能力旺盛,繁殖发展复壮快,抗病害能力强,性情温驯方便管理,高产性能稳定等。定向条件还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尽量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如产蜜性、蜜浆并重性、快速发展种蜂种王的能力等。一句话,定向选群就是在集团群中挑选育王群,做到优中选优,并灵活掌握。1.5.2群强蜜粉充足预定在一个主要蜜粉源盛花期实施人工育王,必须在移虫前1个月挑选好育王群,并精心饲养成强群,移虫前3~5日组成育王群,其群势应有15框足蜂,其中应有8框以上封盖子…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强群,刘伯瑗同志早在1956年就开始饲养双王群。 1979年早春,他在江苏宜兴分水地区饲养同是2框意蜂的单、双王群。双王群满箱时,比单王群多4框;双王群可以加继箱时,单王群才8—9框蜂;双王群产王浆时间可以比单王群提前10天,春季的双王群王浆产量可达400克,比单王群多一倍;蜂蜜产量也比单王群提高40斤。由此可见,双王群在早春繁殖中有明显的优势:产子多,蜂群发展快,有利于及早获得强群,双王群内过剩的幼蜂(4—12日  相似文献   

12.
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双王群,一般是对单王群而言,因为它在一群中有两只互相被隔离开来的蜂王,通常情况都是用闸板将巢箱隔成二个相等的区域,各养一只蜂王,有两个小群同在一个箱体中生活,因此也可称之是双王箱。目前国内饲养西方蜜蜂普遍采用十框标准箱,即朗氏箱体。朗氏设计此十框箱是按当时单只蜂王的产卵力作依据的,但从目前一般饲养的蜂种质量来看,蜂王的产卵力不可能保持十框都有大面积的子脾;而利用此标准箱养双王群,即使两只二年龄的老王,也照样可以保持有90%左右的子脾十二框以上。正因为双王群比单王群多一只蜂王产卵,因此饲养双王群的最大好处就是繁殖快,群势强,产量高;还有不喜分蜂,子脾整齐,面  相似文献   

13.
长期实践证明,组织双王群进行繁殖,是春季蜂群提前复壮的有效措施之一。一、双王群的组织在早春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后,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组织双王群:1.两老王组成双王群:早春利用储备王的小群和较强壮的基本群,合并成一个双王群,或有意识地将一强一弱的蜂群摆在一起。治螨后,将弱群提入继箱,加在较强群的巢箱上,中间盖上铁纱子盖,继箱上另开巢门。过几天待群味混和后,铁纱子盖换为隔王板即成;若两群群势相等,都是不足3框者,可在标准巢箱内组成,方法同上。2.单王群改为双王群:一般蜂群达到6至7框蜂,有10个巢脾时,用隔王板把蜂箱隔  相似文献   

14.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5.
1946年春天,我在河北省涿縣养蜂的时候。場內共有基本蜂群160群。在四月下旬,蜂群大多数已發展到加繼箱的程度,其中只有30个群势較差的6—7框群。我为了利用这些較弱群來輔助中等群加速繁殖,就在这个时候,把这30群与有8—9框蜂的中等群合并組織成双王群。双王群組成后;在繼箱上另开一个巢門,兩箱中間先隔上鉄紗子盖,过几天換上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期较长 ,蜂群出窖群势有时较弱 ( 1 .5— 2 .0框蜂 ) ,在春季饲养管理中 ,有人采取两弱群同巢 (组成双王群 )饲养 ,有人采取除掉一只蜂王、合并成一群单王繁殖。在东北地区早春气温不稳定的条件下 ,究竟哪种方法更利于蜂群繁殖。为此 ,1 999年我们进行了蜂群繁殖情况的对比试验。1 试验时间和材料1 .1试验时间与地点 :1 999年 4月 2 1日至 1 999年 6月 2日 ,分别在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威虎河和大川林场进行春繁。1 .2试验材料 :蜂群由吉林省蜜蜂育种场提供的卡尼鄂拉和喀尔巴阡蜂群 ,还有 5× 5cm的测子方格网等。2…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14,(12):30-31
<正>早春蜂群开始繁殖时,组织上下双王群可充分利用两只蜂王在同一蜂箱内产子,比单王群繁殖快,可以使群势快速达到1012张子脾。在当年第一个油菜蜜源既可以获得高产,提前生产蜂王浆,使蜂群常年保持强群,又能繁殖好越冬蜂,为来年繁殖强群打好基础。一、继箱群上下双王的组织方法要想饲养继箱群上下双王,必须在上年多培育蜂王,要求每箱蜂有两只蜂王。早春蜜蜂开始繁殖前,与平常饲养的单王群、双王群一样,先用水剂杀螨药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场试验组紫云英蜜期期初的生产基本情况是蜂47群,计265脾平均群势为5.5框蜂,蜂王75匹(内包括28个双王群)。(一)生产成果①本期共产蜜3,339斤,以基本群计算平均每群产蜜71.1斤,完成规划(2,000斤)的167%。②造脾850张以基本群计算平均每群造脾18张,完成规划(600张)的141%。  相似文献   

20.
<正>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饲养或继箱饲养。1.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郎式十框箱或十二框箱。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当巢门均设在箱前向时,可采用框式隔王板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