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省茄子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1):3-7
茄子营养价值较高,是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河南省是我国茄子主要生产大省,主要栽培类型为紫茄和绿茄。笔者阐述了河南省茄子育种进展,包括育种历史、主要育种单位、选育的主要品种;总结了河南省茄子育种的主要方法,品种认定及审定、鉴定和获奖情况;指出了河南省茄子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肖日新  陈贻诵 《园艺学报》2006,33(2):259-259
为了总结“十五”期间我国茄子育种工作的经验,交流茄子育种技术和材料创新技术,加强今后茄子育种研究协作,由中国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协办,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承办的“全国茄子育种工作交流会”于2006年3月10-12日在海口召开。来自全国30个科研、教学和企业单位的48位代表及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近年来我国茄子育种和资源新技术进行了交流,针对我国当前茄子育种和新品种推广工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商讨,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茄子育种工作应加强多抗与专用型品种选育,对于茄子育种中的难点和共性问题今后要加强研究协作,共同攻关。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我国重要的大众蔬菜,"十二五"期间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成绩显著:育成70余个商品性好、抗逆、丰产的茄子新品种,在各蔬菜主产区推广应用;筛选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茄子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等常规育种技术和单倍体诱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茄子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评价与创制、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近年来茄子抗黄萎病育种在病原菌生理特性和茄子抗病性两方面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我国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茄子种业现状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茄子种业市场逐渐成熟,为我国茄子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新品种的培育在茄子种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该研究从茄子的种业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对茄子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创新、产量育种研究、品质育种研究3个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我国茄子种业和育种提出了对策和展望,以期对促进我国茄子种业的发展及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茄子种质资源的评价、育种材料的创新、新品种选育、遗传规律和育种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十五”期间茄子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就我国茄子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5-195
阐述了茄子生产现状,并从种子资源研究与创新、抗病育种、抗逆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论述了茄子育种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茄子抗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茄子抗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包括青枯病病原生理小种及生化型、茄子青枯病的抗源筛选和抗病育种手段 ,并针对当前茄子青枯病抗性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蔬菜》2010,1(9):17-19
<正>茄子抗病育种研究进展魏小伞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生物技术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2)—《中国蔬菜》2010(10)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茄子在抗青枯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等主要病害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茄子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各有关单位、专家:为适应茄子生产的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茄子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加强茄子育种经验和材料的交流。现初步定于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武汉市召开全国茄子育种工作交流会暨茄子新品种展示会。会议期间将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1.
香蕉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对香蕉抗枯萎病的细胞生物学机制、激素及信号传导途径、抗病基因分离鉴定以及基于多组学挖掘香蕉抗枯萎病基因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揭示香蕉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靳颖玲  郭利敏 《蔬菜》2023,(1):26-29
摘要:为了更好地认识并防治瓜类枯萎病,从瓜类枯萎病病原菌、病菌致病机理、瓜类抗枯萎病分 子标记、枯萎病防治方法4个方面综述了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其中致病机理包括毒素作用、机械堵塞 作用、多因素共同作用,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并浅谈了抗枯萎病分子标记 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展望,即未来需加大分子标记研究,持续加强生物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成璐  欧阳寿强 《蔬菜》2021,(7):37-42
为了促进番茄抗枯萎病分子育种及提供绿色防控依据,围绕番茄枯萎病发病症状、病原菌致病机制、番茄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尖孢镰刀菌的定植机制和信号传导机制,并从寄主分泌抗真菌化合物、激发寄主信号传导途径及保卫反应、寄主抗性基因诱导表达等方面论述了番茄抗枯萎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茄子黄萎病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茄子黄萎病是世界各地茄子生产上重要的土传性病害,造成的损失高达40 %~50 %。本文从茄子黄萎病病原菌分布与危害、病原菌鉴定与致病力分化、抗源材料、抗病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对茄子黄萎病进行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西瓜核心种质枯萎病抗性与SRAP 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杏平  刘广  侯喜林  徐锦华  张曼 《园艺学报》2013,40(7):1298-1308
 对35 份西瓜核心种质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再采用SRAP 分子标记技术对35 份核心种质进行多态性分析。从63 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6 对多态性引物。SRAP 扩增共产生445 个条带,其中262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58.88%。平均每对引物产生9.67 个条带。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 软件对多态性标记与枯萎病抗性进行关联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35 份西瓜核心种质分为3 大群体:1 个野生西瓜群体和2 个栽培种群体。分析发现在2 个栽培种群体中存在基因渗透。聚类分析结果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分为4 个类群,其中第2 类群又细分为5 个小类群。聚类分析结果说明具有相同抗性水平的材料倾向于聚在一起。关联分析发现有1 个标记位点与枯萎病抗性显著关联(P < 0.01),该位点对表型性状的解释率为0.2035。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RAP 标记可以有效地对西瓜种质资源进行群体结构的划分,且关联分析能够找到与西瓜枯萎病抗性相关联的SRAP 标记,为西瓜抗病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西瓜、黄瓜、甜瓜等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瓜类枯萎病及其发病规律、抗病机理、分子标记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和抗源新材料创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介绍了国内外瓜类抗枯萎病育种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瓜类抗枯萎病育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8个同基因型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品种的苗期枯萎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同基因型的二倍体植株最先进入发病期,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对枯萎病的抗性优于同源二倍体,这些结果将为诱导西瓜四倍体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茄子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选用6个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茄子自交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6个组合(包含亲本自交)。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各组合抗性并计算病情指数,采用Grifmg方法I及Hayman方法对抗性配合力方差进行分析,估计相关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符合“加性一显性”效应模型。遗传效应中同时存在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反交效应,但以加性效应为主。茄子对青枯病的抗病性表现隐性,感病性表现部分显性。茄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较为复杂,由多个微效基因、较少的主效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以从美国番茄遗传资源中心引进的3个抗青枯病番茄材料LA2701、LA3202和LA3526为砧木,以番茄栽培品种早冠30为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试验。对嫁接苗和自嫁苗利用伤根灌注法接种青枯病菌,3个嫁接砧木均明显提高了番茄的抗青枯病水平。对嫁接植株活体内青枯病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抗性砧木有效地抑制了青枯病菌在体内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属的第三大栽培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俗称“半边疯”,是威胁茄子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维管束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可大幅度降低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和掌握茄子黄萎病发病症状及其规律,及早预防,以减少它的危害十分必要。笔者围绕近年来在茄子黄萎病发病症状、致病机制、抗黄萎病机制和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茄子黄萎病研究进展,旨在为茄子抗黄萎病分子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促进我国茄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