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蔡益航  吴建宇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03-103,105
总结了枇杷园套种青黛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与整理、适时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枇杷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常绿果树,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为高档、珍稀水果.近年来,莆田市及周边地区掀起种植枇杷的新热潮,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3万hm2,常太镇出现了大大小小枇杷专业村、专业户,但由于选地不当、品牌意识差,生产者盲目早采导致品质不良,加上产销渠道不畅,劳动力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原因,枇杷种植整体滑坡,生产效益下降,难以持续发展,枇杷果园纷纷出现抛荒、改种现象.  相似文献   

4.
不同牧草覆盖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套种印度豇豆[Vignasinensis(L.)Sari.ex Hassk]、羽叶决明(Chamaecristanictitanscv.Minyin)、圆叶决明(Chamaecristarotundifoliacv.Wynn)、平托花生(Arachispintoicv.Amarillo)4种牧草的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平托花生覆盖有利于天敌和中性昆虫的栖息和繁殖,能显著提高果园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对优化枇杷园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印度豇豆覆盖虽能提高果园丰富度和促进天敌增殖,但群落的优势集中度高,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低,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大,生态系统不稳定,潜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5.
枇杷园生物覆盖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园生物覆盖试验,选择衢县和黄岩两地初定植到第12年的枇杷园,分设三个区组,进行套种,自然生草,柴草覆盖等,与清耕的效应对比。试验效果证明:生物覆盖后,能加快枇杷园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调节园间的温度和湿度,旺盛根系和增加枝梢量。因此,使枇杷增产36.43-82.96%。  相似文献   

6.
福建南亚热带低山丘陵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各地引入9个豆科牧草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漳州地区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强,生长表现好,饲用价值较高,便于推广,且适宜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广泛种植的豆科牧草有:格拉姆柱花草,紫花扁豆,多花木兰,圆叶决明和大翼豆。  相似文献   

7.
几种豆科牧草饲喂草鱼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84桂花草、羽叶决明和圆叶决明鲜草及草粉配合饲料饲喂草鱼,试验结果表明:桂花草与羽叶决明初花期鲜草的适口性较好,桂花草草粉代替20%精饲料饲喂草鱼不影响其增重和饵料系数,羽叶决明草粉代替20%精饲料饲喂草鱼增重量稍逊于桂花草但不影响其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大足县生态农业试验区,通过对豆科牧草与粮作轮作、粮粮轮作和果园间种豆科牧草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将豆科牧草纳入耕作制是旱地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各地引入9个豆科牧草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漳州地区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强,生长表现好,饲用价值较高,便于推广,且适宜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广泛种植的豆科牧草有:格拉姆柱花草,紫花扁豆,多花木兰,圆叶决明和大翼豆  相似文献   

10.
11.
果园种草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种草是生态果园建设的主流模式,但选择草种要遵循选择适应性强、不与果树竞争水分和养分,并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分析了果园种草对环境温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等主要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与覆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与覆草是一项新形的果园增产的好技术.它可以改良培肥土壤,协调养分供应;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动;抑制土壤蒸发,改善农田水文状况;调节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理化性壮.土壤的改进有机肥的增加对果树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栽培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生草栽培的生理生态效应的最新研究动态,阐述了生草栽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即:在育种上应加强优良草种的筛选,在栽培上应以生态效益为目标,探索可调节草的生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枇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产量是发展壮大山区经济、实现林业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和田间调查,从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枇杷生态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关键技术指标,以期为枇杷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草对果园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果园生草或生草后刈割覆盖对果园土壤生态效应和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大量文献报道表明,果园生草或生草后刈割覆盖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减小了土壤温度的变幅,增强了土壤温度的稳定性;改善了土壤质地,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使浅表层根系数量尤其是细根数量增加,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6.
橘园种植豆科牧草罗顿豆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橘园种植豆科牧草罗顿豆,研究其对橘园土壤水分、地温、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干旱期种植牧草罗顿豆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平均提高了5.3%,地表温度降低了9.98℃(2003-08-09观测值);种植牧草罗顿豆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其中土壤有机质提高19.5%,全P提高34.5%,速效N提高13.2%,速效K提高16.11%,且达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枇杷种植的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并建立了各区划指标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了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区划评估模型,借助GIS技术制作枇杷种植精细化的气候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区占评价区域的16.26%,主要集中在杭州东部的平原地区;一般适宜区占评价区域的16.27%,主要在杭州东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沿富春江周边的低丘陵地区;但是杭州将近70%的面积都不适宜枇杷种植,主要在杭州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  相似文献   

18.
新疆林果基地防护林防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新疆林果基地的防护林配置结构和防护效应进行研究,为提高新疆林果基地建设质量和效益及保证农民持续增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林果基地的防护林带3~21 H范围有效防护距离、结构以及林网防护效应进行调查研究,观测林果防护林不同林龄、林网带宽、林带配置结构及林带距离对果园的防护效应.[结果]林果防护林对果园的防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林龄的增长而下降;宽带的防护作用强于窄带;随着网格的两条主林带间隔距离减少,林果防护林防护效率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果树靠林带越近,受害越轻,但当超过防护林最大防护距离时,果枝数便会下降,冻害大面积发生.[结论]合理确定防护林最大防护距离,优化林果防护林配置结构,改造原有农田防护林“窄林带,小网格”防护林结构体系,进一步缩减网格面积,加强防护力度,并利用林带胁地种植苜蓿等饲草,建立新型的林果基地防护林林网,有利于降低果树灾害率及增加经济效盖.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探究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方向,利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果园生草相关研究文献(1990—2022年)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1)果园生草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整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学科研究主要集中在园艺学、环境学和生态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期刊是Journal of Ecology、Plos On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2)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同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有密切交流,且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学者合作联系最为密切;果园生草研究机构相对分散,中国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大量的果园生草研究,对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3)果园生草多采用控制模拟试验方法,以生草覆盖实践为研究基础,研究主题由早期侧重于草种选择,过渡到杂草病虫害防除再到更加注重果园综合效益。综上,国内果园生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果园草种选择、病虫害防除、土壤理化特性、果树提质增效和果园生态效应方面,而国外果园生草逐渐倾向于自然生草和果实品质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